退出閱讀

三界大天師

作者:玄素君
三界大天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天師正位 第二百九十章 需償還地藏菩薩的因果

第六卷 天師正位

第二百九十章 需償還地藏菩薩的因果

天下各門各派來龍虎山朝賀的修士眾多,許多道士都攜帶了「隨身兵馬」。
布袋和尚身後那一個尼姑,三個僧人正是觀音、文殊、普賢、韋陀四位菩薩變化而來,最後的頭陀則是大鵬明王所化。
普賢菩薩所化僧人也開口:「尊者也無需擔憂大日如來扶持的草原瓦剌等部,您入雷音后自有諸佛歸附,我等三千諸佛、菩薩可和您一起勸過大日如來。」
這些時日他被各門各派那些護法兵馬吹捧奉承,忙得很。
張牧之又是無言一陣,幾次開口都不知從何說起,最後只好耍賴,一揮大袖道:
「這小道士回來了!」赤都神將心頭一跳,連忙深吸了一口氣,做出一副盡忠職守的姿態。
但見他頭戴金冠,身著華麗的紫色天仙洞衣,手持金光如意,怡然一副道家仙真裝扮。
「咔嚓」一道細微的破裂聲響起,一道金光撞破空間壁壘飛入張牧之祖竅之中。
「這次他和佛門不清不楚,正被我抓了把柄,我且去告于祖父知曉,讓祖父責罰他一頓!看他怎麼做我道家天師!」
來人正是幽冥世界背陰山上,那陰山禪院中替地藏王菩薩誦經度化地獄眾生的目蓮尊者。
幾個呼吸后,祥雲三花化為清氣收回肉身之中,張牧之輕輕張開眼睛。
好一些的是上界祖師賜下的神兵,更多的都是自己招募的英魂,五猖兵馬之流。
如西王母,東王公這兩位號稱女仙,男仙之祖,手中都執掌著一部分大道權柄,說他們是大神亦可。
「若他此時舍了肉身正位,便不好以『天尊』之身過多插手下界人道之事,如此拯救末法便無從談起了。」
而鄧、辛、張三帥以及王靈官、關元帥等和張牧之相熟的神靈都露出「早知會如此」的表情。
一是甄別這些兵馬的來歷,防止有心懷叵測的邪祟混入其中,再就是作為「前輩」享受各門各派隨身兵馬的「拜見」。
張牧之點頭,又朝和自己相熟的王靈官、張元帥等:「既如此,那我便返回下界去了!」
玉羅剎躬身領命而去,張牧之又在小院里站了片刻,才帶著赤都神將走了出去。
張牧之未向二郎神學習變化之術前,多借鄧元帥的身形來變化肉身,威力堪比「法天象地」。
鄧元帥連忙擺手推辭:「萬萬不可!小神何德何能,安敢持此雷祖重寶?」
這幾日天師府中大小道士都在為繼位典吏和羅天大醮忙碌,赤都神將也未閑著。
因為他知曉一旦棄仙道而入神道,那挽過末法劫數,甚至是拯救天地崩壞大劫的「天命」就和自己沒什麼關係了。
張牧之笑道:「元帥本伏羲帝之子,當年曾助軒轅黃帝平蚩尤之亂,修得雷法后也是驅邪逐祟,誅丑罰惡,數千年都未有絲毫過失,三界眾生哪個不知?且無需推辭了https://m.hetubook.com.com!」
眾天君、元帥等都面露喜色,一起勸鄧元帥執掌萬雷敕令旗。
張牧之瞠目結舌,混沒想到前幾日自己隨口胡謅了幾句話居然引出了如此變故。
張牧之亦點頭:「鄧元帥所言不錯,我在人間尚有天命未完,斷不可捨棄肉身正位,眾神且稍候些時日罷!」
張牧之先是微微欠身朝眾道士致謝,場中這才漸漸安靜下來。
「佛家道家都是渡人,爾等如今依舊執著于佛道之別,顯然未得『悟空』真意,著實讓我失望!」
這也是如張道陵等諸多修仙之人多在天庭擔任神職的原因。
遠處孫悟空本自豎著耳朵聽動靜,聽到「悟空」二字后心頭一跳,臉上隱隱現出幾分明悟之色。
他以「空無」之理推脫,這幾位菩薩便以「空無」之理相勸,張牧之頓時詞窮。
雷祖權柄是從南極長生大帝處分化而來,究其源頭乃是出自玉清元始天尊。
說著就打開門往外走去,赤都神將連忙在臉上堆起笑意跟上。
「正是有了這蓮台之助,你在幽冥世界,在雞鳴寺,甚至是在杭州應對邪神時才能不被眾魔頭迷惑,安然度過生死危機,一步步走到現在。」
「自你當年坐了地藏王菩薩的蓮台,這因果就已經定下了!哪裡兩清的了?今日縱使你道家六御大帝臨凡,貧僧也有話說!」
大小道士都議論紛紛,廣場中央布袋和尚等六人卻安之若素,就連後面孫悟空也對噪雜的議論聲置若罔聞。
張元吉朝月亮門外瞧了幾眼,確認張牧之已經走遠了,這才小聲嘀咕道:「祖母說我這二叔來路不正,他是搶了本該屬於我的天師之位!」
目蓮尊者來到張牧之面前,合掌拜了拜:「我佛家經典中早有預料,說釋尊涅槃之後,彌勒降生之前,當是地藏王菩薩為諸佛說法。」
張牧之也懶得理會赤都神將裝模作樣,只是問道:「上界和人間光陰流速不同,我神遊幾日了?」
赤都神將在身後小聲提醒:「天師私宅不宜接見佛門之人,主公還是去外面見他們吧。」
「如今彌勒自去佛位,距離修成寂滅佛光也早得很,正該你坐鎮雷音,主持西天極樂世界。」
觀音菩薩所化女尼也道:「就算我等諸佛菩薩不拘泥於佛道之別,那無量眾生卻不能放下成見,尊者就算坐鎮雷音也一樣弘法渡人,無非是換身衣裳罷了。」
故而老君在八景宮中推演天地大勢時,大羅真仙個個皆至,連那些法力低微的太乙天仙亦能旁聽。
張牧之不禁喜笑顏開,身後赤都神將剛欲附和幾句,卻見月亮門處有一位黑衣女冠大步走了進來。
他修五雷正法,由五行而入陰陽,由陰陽再入混沌,雖能以混沌神雷力壓雷部眾神,但關於雷法www.hetubook.com•com的種種細微變化之道並未純熟。
從此之後,自己便是至公至聖,心中不存半點私情,如此才能號稱天尊。
「轟隆!」一聲雷響,接著就聽一陣好似金鐘玉罄般的仙樂響起,三朵花苞中最左邊的那一朵緩緩盛開。
而自己的立身之本,自己之所以能「諸事皆順」,只用短短几年便修行到如今即將證得天仙的境界,恰恰正是因為有「天命加身」的緣故。
布袋和尚指了指張懋丞身後的張元吉,笑道:「尊者無需憂慮,張家自有血脈苗裔,縱使尊者離去後天師傳承亦不會斷絕。」
「這些和尚慣會蠱惑人心,莫不是想把下任天師渡入佛門中去……你看他們連一隻猴子都不放過……」
赤都神將開口答應:「末將感應到主公元神離體后便來此地護持主公肉身,如今已過七日了,明日便是主公繼位天師的大典……」
赤都神將只覺得張牧之雙眼亮的嚇人,連忙恭敬躬身:「主公!」
「雷部諸神雖然勇猛,但尊者繼位后,我佛家也有諸多天王、金剛護法,以及八部天龍,億萬佛兵聽后尊者調遣。」
即使如祖天師張道陵,虛靖先生等大羅天仙中的佼佼者也不能及。
而天庭眾神中唯有六御大帝和其他幾位帝君才有權利參与。
神位盪魔霹靂真君、五方雷王等還要再勸,鄧元帥開口道:「雷祖乃天命主劫之人,是道祖親自施展大神通從未來末法劫數中接引至此方世界,身上肩負著拯救末法的天命。」
此番正位雷祖,就似人登上了山頂后再俯瞰下來,那各種登山路徑便盡收眼底了。
這拯救末法劫數之事,如此輕易就完成了大半了?
張牧之無奈:「幾位菩薩有事直說便是!我若能應自然點頭。」
張牧之擺擺手站起身來:「好了好了!你護法有功,待日後一併賞賜!且隨我出去吧,這幾日片刻也不得閑。」
「……這,不能吧?當天上我道家各位祖師、大神都是吃乾飯的?」
玉皇殿外廣場四周圍了許多人,不僅有原本天師府中的大小道士,還有來自天下各派的道家修士。
「……這才過了幾天,這小道士居然又有精進……和他一比別的修行人都可以去死了……」
但張牧之知曉自己並沒有選擇,故而面對一步登天的誘惑,心中亦不曾有絲毫動搖。
目蓮尊者一邊不徐不疾地前行,一邊微笑著開口:「小道士,當年你神通法力未成,便坐了地藏王菩薩留下的蓮台。」
幾位佛門大德雙手合十,滿臉赤誠地躬身:「弟子等拜見彌勒尊者!」
赤都神將有媲美天仙的法力,歸正後作為下任天師的「貼身」護法,除了上界下來的神明分神,下界這些護法兵馬之流誰見他都得矮一頭。
張牧之閉目嘆息一聲,頂門https://www.hetubook.com.com一道青氣衝起,在空中皆為一團祥雲,雲中有三朵蓮花含苞未放。
就像雷祖寶誥中所說的那樣「以清靜心而弘大願,以智慧力,而伏諸魔,總司五雷,運心三界,群生父,萬靈師,大聖大慈,至皇至道。」
赤都神將帶著龍虎山上那些神兵護法一起則負責維持秩序。
廣場中央只有六個佛門中人,布袋和尚站在最前,後面是三個僧人,一個女尼,還有一個頭陀站在最後。
張牧之點頭,然後吩咐玉羅剎:「你且引他們到二門玉皇殿前廣場上見我,事無不可對人言,府中各位同道亦可從旁見證。」
張牧之又轉頭對張叔夜道:「我並非不信任真君,只是真君統領雷城內務,少在下界行走,而鄧元帥和我聯繫更方便些罷了。」
說的簡單一些,仙道之貴,貴在能自主,貴在能變通。
然而張牧之卻未張開眼睛,種種關於雷法的明悟一起湧上心頭,讓他感覺自己的雷霆大道正在以極快的速度精進。
赤都神將忍不住睜大眼睛,見那朵蓮花光彩奪目,隱隱有雷霆電光在花瓣間閃現。
張牧之走出靜室,正見大日東升,漫天雲霞赤紅如火,令人一望而心生喜悅。
文殊菩薩所化青年僧人雙手合十行禮,勸道:「尊者主持雷音后一樣能挽回人道氣數!實不相瞞,西天諸佛自聽了尊者點化后,已經有大半出了極樂世界。」
張牧之沉默一陣后才道:「我身上承負著挽回人道氣數,拯救末法之劫的天命!確實不能隨幾位菩薩去往極樂世界。」
玉羅剎手持拂塵站在最前,靜待自家師父前來。
鄧元帥硃紅色的眼睛中滿是鄭重,伸出兩隻龍爪雙手接過令旗:「雷祖放心,屬下定然不負雷祖所託,日後您飛升時屬下定當歸還此寶!」
且說雷部九天應元府中,一眾雷神聽到張牧之不願意以元神入萬雷池重聚法體時,大多露出了惋惜之情。
如今有兩條路,一是只暫時定下「雷祖」的名分,元神返回下界繼續修行,待證得天仙后才算真正執掌雷部,號令雷部諸神。
幾位菩薩面上都露出慚愧的表情。
雷霆三帥正欲相送,卻聽張牧之又開口道:「三位無需相送,我自行返回便可!」。
「再者末法劫數后還有天地崩滅大劫,我需主掌雷部,率諸神共同應對劫數才可!」
布袋和尚和幾位菩薩對視幾眼,都顯出無奈的神情,而站在最後的那個頭陀臉上卻滿是幸災樂禍:「這災星不入西天更好……」
「我等不明,那億萬佛子更是不明,正需尊者去雷音寺為無量眾生開示佛法真意。」
天雷、地雷、水雷、神雷、社雷,玉樞雷、神霄雷、大洞雷、仙都雷、北極雷、太乙雷、紫府雷、玉晨雷、太霄雷、太極雷……
關於雷法的種種細微m.hetubook.com.com之處無不洞徹。
張牧之沉默片刻,強辯到:「那又如何?蓮台還你便是!我也助你平了隱患,咱們兩清了!」
「屆時天地崩滅大劫來臨,我等諸佛菩薩亦會追隨尊者同那些不可知,不可言的對頭搏殺,和道家諸多仙真大聖一起應對劫數。」
「那布袋和尚八成是彌勒化身,我道家各位祖師雖然厲害,也不見得能壓得下彌勒……」
張牧之突然恍然大悟,笑道:「我雖不介意佛道之別,但此身生於張氏,乃祖天師嫡傳血脈,正該繼承天師之位,以回報張家生身之恩!」
「今日任爾如何分說,也不能動搖我的心意!爾等若念我傳法之恩,就直接退去罷!」
神道、仙道若修到高深處,其實本質上並無差別,都是以自身運行天地大道。
事情哪裡會這般容易?若末法之劫,天地崩壞大劫這麼容易拯救,道祖也不需接引他來此了。
這是真真正正的一步登天,自此成為此方天地中法力最頂尖的幾位大神之一。
而且張牧之修鍊《正一御雷洗身法》時曾感應過鄧元帥的神通,此神能顯化萬丈真身,其神威赫赫實不下天蓬、真武等大神,只是平時不曾顯露罷了。
「師父所料不差!有布袋和尚帶著幾位佛門大德欲要求見師父。」
「今日方得雷霆真意矣!」
張牧之說著又從袖中拿出萬雷敕令旗遞給鄧元帥。
大小道士都想看看張牧之如何應對。
他自修行以來,佛經只囫圇吞棗地讀過五六本,哪裡辯得過這些大菩薩?
下界靜室中,赤都神將正在張牧之肉身前站著,行使「護法神」的職責。
此言一出,場外大小道士頓時嘩聲大作,此代天師當受佛道共尊,卻沒料到居然「尊」到這個地步!
院子里連廊下,一根立柱后探出一個童子的身影。
「如今諸佛都已進入蠻夷之地弘法渡人,待取得些成效之後,可引導人間諸國都尊中原為正統,日後任憑朝代如何更迭,人道氣數也不會再出現動蕩!」
「然虛靖祖師去位,雷部不可無人統領,鄧元帥乃雷部二十四天君、三十六元帥之首,可替我暫持此旗,協理雷部上下諸神。」
再遠些又站了二十幾個和尚,西湖靈隱寺的道濟和尚,鄱陽湖湖心小島上的那個蘇頻陀老和尚,南京清涼寺的了塵禪師,甚至是穿著一襲僧衣的孫悟空也赫然在列。
「尊者持甚深般若,深得『悟空』之理,心胸自可容納天地,想來不會拘泥於佛道之別,不如隨我們去吧!」
而以混沌神雷凌駕于萬雷之上,又合正一「以一御萬」之理,乃太清之道矣。
眾道士見張牧之這幅派頭,哪裡不知這位小天師在藉此機會表明自家立場,個個都是面露喜色,一起躬身拜見。
片刻后,觀音菩薩輕聲開口:「我等早知說不動尊者,特得請了一位大m.hetubook•com•com德前來相勸!」
「前幾日當天天師放話,說下任天師當受佛道兩教共尊,這些和尚莫非是來朝拜的?」
張牧之眉頭一皺:「明日我便要繼位天師,佛門之人今日前來必有深意。」
接著只聽一聲雷響,張牧之的元神化為一道電光直衝而上,沒入雷城上方那厚重的雷雲中消失不見。
有稱呼小天師的,有稱靈威弘道真人的,有些來自南京靈應觀的道士乾脆直接稱「主持」,吵吵嚷嚷亂成一團。
張牧之冷哼一聲:「任憑誰人前來,千言萬言也是無用!」
「何事這般著急?可是有誰要見我?」
「天命雖然艱難,但未來仍是大有可為啊!」
頂上三花齊放,胸中五氣圓滿,便是天仙正果。
「不一定!明日便是下任天師繼位大典,這些佛門中人搶先一步來此,怕是還有別的計較。」
西天諸佛都在蠻夷之地弘法,如此再過幾百年,那列強進犯中原之事或許真的就不會再出現了!
布袋和尚為諸菩薩之首,率先開口道:「特地請尊者棄道歸佛,隨我等往西天極樂世界,坐鎮大雷音寺,為諸佛開示佛法!」
張叔夜等眾神只好躬身應命,張牧之遲疑片刻后又道:「我畢竟未證天仙,自問心中也未完全去除私念,手持萬雷敕令旗下界終究不妥。」
張牧之來到廣場中央,站在布袋和尚面前丈余遠處,欠身以道家之禮見過:「彌勒菩薩、各位菩薩好來!」
張叔夜躬身拱手:「屬下並未多想,您如今身為雷祖,無需向屬下解釋這些,且鄧元帥也有大法力,雷部上下盡皆信服。」
張元吉心中定計,登登登跑出院子,去尋張懋丞告狀去了。
二是舍了下界肉身,同時也擺脫了種種血脈因果,以元神入萬雷池重鑄法體,正位「九天應元神霄真王」。
彌勒合掌再拜之後才說:「吾等習了三法印后各有所得,卻未完全領悟『萬法皆空』之理。」
片刻之後,場中突然一靜,張牧之帶著赤都神將到了場中。
正在此時,當代天師張懋丞帶著垂頭喪氣的張元吉來到玉皇殿外,也不上前驅趕一眾佛門中人離開,只站在旁邊看張牧之如何言說。
卻見布袋和尚和幾位菩薩朝兩邊讓開,後方眾僧人也紛紛避讓,一個身材高大,面容方正的白衣和尚手持九環錫杖,帶著一位弟子徐徐走來。
神道所有的法力神通都源自執掌的大道權柄,而修仙之人的法力神通則來源於自家修持。
玉羅剎手持拂塵來到張牧之前躬身:「師父!」
張牧之搖頭,只好以「佛法」空無之理推脫:「我已經為爾等諸佛菩薩開示佛門根本三法印,爾等當知諸法無常,萬法皆空之理。」
張牧之一見此人,心中沒來由的一跳,強撐著開口道:「大和尚!我替你消除了橫望山中的隱患,你不知感恩,反而來勸我棄道歸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