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三界大天師

作者:玄素君
三界大天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卷 平定京師 第三百零五章 散盡龍氣以利天下

第七卷 平定京師

第三百零五章 散盡龍氣以利天下

張牧之燃香供奉法壇上中天紫微大帝和後土皇地祇兩位大神,焚表上奏曰:
蛟魔王連忙推辭:「不必如此麻煩,再說我也不在意那些!」
今日這場法事,最繁瑣複雜的是散去龍氣歸還天地的過程,因為這不是張牧之自家本事,而是借的紫微大帝、後土大帝的法力。
這幾年齊天大聖取經的故事已經傳遍了天下,這幾個道士稱孫悟空為「大聖」,顯然是示好之意。
他們那天親眼目睹「張天師大展神威收服孽龍」,今日又能見證張天師散去孽龍身上的龍氣,自然覺得「與有榮焉」。
「這功德碑最厲害的是能當做法寶來使用,我原想著把他收了帶在身邊,作為咱父子二人最後的底牌來用。」
「道家主劫之人更加厲害了,普渡慈航雖雖然借國運修行了這麼些年,估計也只能和他勢均力敵。」
龍吟聲再起,又有幾條龍形金光飛出,散入天地之中。
禮畢之後,張牧之又從法壇上拿起一柄桃木劍,踏罡步斗片刻,喝到:「水德真龍且近前來!」
這幾個來自靈寶派,上清派,神霄派等正一教下的真人又在空中相互對了下說辭,便拱手作別,各自離去。
清澈如水的月光映照下來,明孝陵中一片寧靜。
朝天宮裡,無論佛道都齊聲讚頌張天師的大功德。
那是講述如何以火棗中的離火之氣,煉去元神陰渣,成就陽神境界的秘訣。
「或許是那邪佛變得更厲害了,也可能是有別的心懷叵測之輩也盯上了我大明朝的國運……總之咱有一種如芒在背之感。」
茅山上請來的陽神真人王克玄面色複雜,心中卻嘀咕:「這潑道將太祖皇帝封印后,居然如此明目張胆地給這孽龍邀功,簡直豈有此理!」
張牧之也跟著看了幾眼,笑道:「若沒有這秘訣,縱使食了火棗也不能成就陽神,只是增加些法力罷了。」
守靜道長點頭應承了下來:「既如此,那我便將靈應觀選個得力的弟子打理。」
顯聖靈源王面容一肅:「既如此,那小神這就去黃河上任,在此拜別天師了。」
「……百龍精粹孕化水德黑龍一條,然如今朱明國祚尚存,並非山河革鼎之時,此龍受臣教化,願散龍氣歸於天地……」
孫悟空站在空中,雙目中發出兩道金光,朝下方看去。
場外觀禮的諸多道士都一起隨著念誦《安土地神咒》
蛟魔王胳膊所化的那條黑龍具有懵懂的靈智,同樣也繼承了他對朱明王朝的怨恨。
眾人散去,張牧之留下守靜老道,囑咐道:「靈應觀弟子都在四方行道,道長成就陽神之後,可做這朝天宮主持之位。」
他和張牧之有殺子之仇,雖然不見得會因此鬧出紛爭來,心裏還和_圖_書是難免對這位新天師有些看不慣。
「……明洪武年間,我天師教下有不肖弟子劉、張二人,奉亂命行斬龍之事,遺禍千年,使朱明后中原難以孕育真龍天子,有異族竊居正統之患……」
蛟魔王忍不住身子一抖,好似正在經歷極大的痛苦。
守靜道長將桌上火棗小心收起來,笑著勸說:「天師無需憂慮!您只要俸道而行,所作所為無愧於心,倒是不必在意別人怎麼說。」
朱元璋冷笑:「咱當年做皇帝,這一雙眼睛亮著呢!這潑道士是什麼秉性,能瞞得過咱?」
朱元璋笑聲一停,尷尬道:「其實用那功德碑作為護陵法陣的核心,用處並不大,只要是法力強過陽神境界就能從容來去。」
「今日百龍歸天地,他年真龍定山河!」
「侄兒,經此一事,不知你有何感想?」
一團黑氣毫無徵兆地在孝殿前出現,好似突然出現的墨水在空氣里化開。
這猴子說罷不待幾個陽神真人回話,一個筋斗翻出去,化金光回清涼寺去了。
張牧之命人收拾法壇,朝前來觀禮的眾修士致謝。
「在他那種人眼中,咱這開國太祖還真不算是什麼好皇帝,咱要直接去求他,他還真不見得會答應。」
懿文太子躬身拜了拜,嘆息道:「父皇何必故意惹怒那小天師,激他出手封了這大殿。」
顯聖靈源王拜別之後,騰雲往北方黃河上任去了。
這喇嘛在大殿外站了片刻,還是沒靠近那團厚重的雷雲,又怕驚動南京城裡那些道家、佛家仙神,於是又變成一團黑氣消失不見了。
懿文太子恍然大悟:「原來如此!難怪父皇會故作魯莽,故意激怒張天師,引他出手將這大殿封印起來。」
朱元璋伸手一指,台階上龍椅旁又變化出一把小一些的王座:「標兒,你和咱同樣是國運化身的龍種,難道感應不到我大明國運的變化嗎?」
顯聖靈源王依舊連聲道謝。
樓中桌子上只放著幾顆火棗和一頁紙,守靜老道拿起那紙張一看,見紙上寫了幾句口訣。
張牧之伸手虛浮:「龍君能持公正之心,主動散去龍氣,恩澤億萬百姓,貧道自然要助力一二。」
張牧之迴轉身,念誦送神咒后結束了這場法事,又過來把蛟魔王扶起來,上下打量幾眼,笑道:
朱元璋聽了這聲稱讚,忍不住哈哈大笑,方才被黑龍毆打的鬱氣頓時一掃而空。
當然他也不能把自家想法說出來,因為在他旁邊,那幾位來自靈寶派,神霄派,天心派的陽神真人正滿臉喜色
「……望兩位上帝垂憐人間,使我華夏永為天地正統,臣俯首以拜!」
懿文太子心悅誠服:「父皇果然算無遺策!孩兒真是佩服的www.hetubook.com.com五體投地!」
那是屬於黃河水神「顯聖靈源王」的香火願力,自上任水神馮夷氏被殺之後,這些願力就消散在天地之間。
只因那上任黃河水神被殺后,這神職符篆本就在張牧之手裡,如今直接把他賜給蛟魔王就是了。
而最後封神的步驟卻十分簡單,甚至連水德星君的排位都沒有供奉。
顯聖靈源王躬身:「還是多虧了天師再造之恩。」
朱元璋擺了擺手止住了懿文太子的說辭:「標兒說的咱豈不知?但此時距離土木堡之變還有八九年呢,而咱感應到的危急,卻就在這兩年了……」
張元吉依舊背著劍,思索片刻后回答:「侄兒覺得這皇帝地位雖尊,但他們說的話有時候也不一定對。」
「老四將都城遷去燕京,咱們父子二人就失去國都氣運的守護,若真有大魔將咱父子倆殺了煉化,一樣能傾覆大明國運!」
蛟魔王眉頭一皺,額頭青筋暴起。
懿文太子思索片刻,不解地詢問:「父皇為何不直接開口讓張天師設下封印?如此也省的讓他心生不快。」
張牧之停下手中動作,來到蛟魔王身前,抬起一劍朝蛟魔王心口刺去:「安魂定魄,正神歸位!」
「按那小道士當年所說,我大明本有二百七十余年國祚,可咱居然感應到了江山傾覆之兆!」
「中原之地有百神庇佑,本座好不容易潛到這裏來,原想抓這兩條龍回去給普渡慈航精進法力,卻不想還是晚來了一步。」
「昂!」細微的龍吟聲響起,蛟魔王身上飛出七八條小兒胳膊粗細的龍形金光,瞬間衝上高空往四面八方飛去。
說的直白些,道家除了道士自己修行得來的神通外,其他大部分的科儀法事,如啟壇、誦經,請神等等,皆是借諸神之力行法而已。
蛟魔王那虛幻的身影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變得凝實起來,身上那黑袍金冠也變成了黃色的袞服、冠冕。
張牧之點了點頭,又道:「我封印了太祖皇帝這事兒根本瞞不住人,就怕那許多和我有隙的修士以此為借口生事。」
桃木劍一下刺進蛟魔王身體之中,蛟魔王面色猙獰,忍不住開口大叫,然而卻沒有聲音傳出來。
表文焚燒之後,場中風聲止歇,裊裊青煙筆直而上,這是兩位上帝收到了表文。
「顯聖靈源王雖然是靠香火願力重聚的身軀,按理應該算是業龍,但這一身法力卻可比你神道真龍了!」
守靜道長躬身朝方才赤腳大仙和希夷先生坐過的地方拜了拜,起身後笑道:「兩位大仙走的急,貧道都沒來得及道謝。」
就這樣張牧之腳下動作不停,踏著禹布繞著蛟魔王旋轉,手中一劍一劍不斷在蛟魔王身子四周和-圖-書虛斬。
蛟魔王拜過之後起身,跪在場中閉目不動。
幾位陽神真人相互對視了幾眼,一起拱手笑道:「大聖說的是!張天師今日降服了在皇陵中作亂的孽龍,又施符守衛太祖皇帝,此乃潑天大功。」
此刻殿中沒有外人,懿文太子也不再拘泥於禮節,走上台階后落座:「京師那邪佛在蠶食國運,孩兒自然感同身受,再者當今天子的皇位也有些不穩當……」
張牧之笑道:「朝天宮地下封印的魔龍都沒了,這主持之位皇家哪會在意?左右只是一個虛禮罷了,我進京后再為你請封。」
兩位真人一起大笑,片刻之後,蛟魔王忍不住開口:「趁時間還早,不如兩位真人助我散去身上龍氣,使天下龍脈再能孕育真龍,如何?」
自然也就不需要做這種散去龍脈回歸天地的法事。
孫悟空忍不住驚嘆了一聲,隨即連忙閉口,看著稍遠處幾位陽神真人,又怪笑起來:「各位真人,張天師今日立了大功德了!!」
張元吉點頭:「二叔說的有理。」
新的黃河水神繼位,這些香火願力再度匯聚而來。
卻說張牧之帶著守靜道長和蛟魔王回到靈應觀中時,赤腳大仙和希夷先生已經不在藏書樓里了。
「他就是那天生反骨之人,自負心懷天下蒼生,卻看不上皇帝老子!他這種人咱當年不知道殺了多少!」
又過了半個時辰,山中的風雨止歇,空中雨雲散去。
蛟魔王思索片刻,抱拳躬身道:「既然如此,那小龍便謝過天師提攜了!」
「元始安鎮,普告萬靈,岳瀆真官,土地袛靈,左社右稷,不得妄驚……護法神王,保衛誦經,皈依大道,元亨利貞。」
時至午時,天朗氣清,微風和煦。
修為高了,請神自然有靈,有許多心思細膩的道士正一絲不苟地記憶這場由第四十六代天師首創的「斬龍安天下」科儀。
「那兩位這些年一直是神龍見首不見尾,在人間四處閒遊,道長不必放在心上。」
孫悟空眼睛一轉,拱拱手:「幾位真人說的甚是!今日南京孽龍作亂,張天師出手降龍,老孫也看的真真的!告辭!告辭!」
張牧之又勸道:「你散去龍氣後去任那黃河水神,名氣聲望便是香火願力,我看這事兒還是馬虎不得。」
張牧之卻搖了搖頭:「你散去龍氣乃是惠利天下之舉,豈可如此草率?我當邀請金陵附近的同道作為見證,用以宣揚你的功德。」
半個時辰后,張牧之帶著張元吉在街上逛的累了,一邊往孫家藥鋪走,一邊隨口詢問:
朱元璋坐在龍椅上,面上卻不見什麼惱怒之色,反而長吁了一口氣。
懿文太子解釋道:「張天師上次來時,父親也問過他我大明曆https://www•hetubook•com.com代帝王的運數,當今這位幾年後當在土木堡之變中……」
懿文太子臉上有些掛不住:「……這足以看出張天師神通之威,有他布下的封印,父皇當可高枕無憂了……」
而現在散去的金色龍氣卻無五行屬性,無靈智可言,只會回歸山川靈脈之中。
「這些道士也是無恥……」
紫微大帝主人道王朝更迭,後土大帝主山川河嶽等地上萬物萬靈化生之事,今日正好借二位大帝的法力來令百龍精氣回歸天地。
張牧之點頭:「你自去便是,過幾日自有天庭水府的仙官將冊封旨意、金印降下。」
張牧之手中木劍動作不停,腳下禹步一踏,又一劍揮出,從蛟魔王右臂旁三寸外的虛空中斬落。
朝天宮中,當年張牧之祈雨的神君殿前搭好了法壇。
十幾劍過後,那蛟魔王的身影已經變成了一道虛像,跪在地上就似一團朦朦朧朧的人形霧氣,彷彿風一吹就會消散。
「燕京城那真龍天子只要還在位,那他就是鬼神不近,或許是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咱們父子二人頭上。」
朱元璋目光幽幽:「這才是氣運所鍾之人啊!只要有這氣運在身,自然是所向披靡,無人能敵,咱當年開國時也曾有此大氣運……」
朱元璋點了點頭,沉默不語。
「也不知張天師是如何修鍊的,兩三年前來時修為尚不能入眼,只能倚仗他那神劍逞凶,這次卻讓孩兒有一種直面巍峨雄山之感!」
張牧之只好道:「你也無需謝我,今年雨水頻發,你上任后如能儘力維持黃河不決堤,便是大功一件。」
其實今日這場科儀,並未被記載在各部道家經典之中,因為歷朝歷代,誰也沒遇見過「斬盡天下龍脈」這種荒唐事。
「大日如來被耗在大雷音寺,禪宗諸聖卻紛紛下界,連不動明王那廝都背叛了我佛,形勢愈發不利了本座還是再想別的辦法助普渡慈航一二。」
「孩兒最佩服的還是父王的大魄力,那神聖功德碑是四弟為父皇所立的護陵至寶,父親居然能從容將他捨去!」懿文太子臉上滿是讚歎之情。
守靜老道士擺擺手:「天師乃大真人,早已照見自家本性,任那山崩地裂也不可動搖,哪裡需要我的指點?」
張牧之桃木劍上已經加持了紫微大帝和後土皇地祇的法力。
黑氣中走出了一位身形高大,滿臉橫肉的喇嘛。
南京城裡各寺廟,宮觀中的佛道兩家修士都來觀禮,連橫望山中雷祖廟主持趙拙言亦帶著弟子前來。
「乖乖!小道士的雷法已經精深到這種地步了么?這是要將太祖皇帝封印到死啊……」
「豈料那潑道士的寶鍾如此厲害,輕易就破去了那碑上神光,讓好好一件功德至寶變成了頑石。」
www.hetubook•com.com魔王從容來到場中,伏地拜道:「小龍拜見紫微大帝、後土大帝,拜見張天師!」
這濃霧灰濛濛宛若混沌,將整座宮殿都完全包裹住了,層層霧氣縫隙里隱約可見道道電光生滅,讓人瞧了毛骨悚然。
於此同時,天地之中有一道道玄妙的氣息歸入蛟魔王身軀之內。
一點璀璨的金光從桃木劍的劍尖處亮起,照亮了蛟魔王那虛幻的魂體。
三日後,靈應觀中那些遊走四方的道士回來了大半,在老主持守靜道長的帶領下往朝天宮而去。
守靜道長手中拂塵一擺:「以天師如今的神通法力,又有那神鍾至寶,哪裡需要顧忌這些?」
但見張牧之神情肅穆地持劍在蛟魔王頭頂金冠三寸高處凌空一揮!
不施展法眼還好,在夜色中依稀能看到宮殿巍峨,而法眼中所見卻只有一團厚重的濃霧。
明孝陵,那被張牧之封印的大殿之中依舊燈火通明。
張牧之忍不住笑道:「守靜道長深諳處世之道,總能為我指點迷津。」
「我等欲發書信將此功德上報燕京道錄司,讓道錄司中的各位同道上書當今陛下為張天師請功!」
「就像這蛟魔王,皇帝說他是魔龍,我看他行事光明磊落,比許多人強得多了!」
張牧之摸摸張元吉的腦袋:「所以這天師之道,並不是一定要愚忠皇帝,而是要合乎天道自然,自己辨別是非善惡才是。」
張牧之搖頭:「是你自家品性中正所致,又有天地正統龍氣的底子在,干我何事?」
張牧之離去之後,紫金山間的雨勢明顯緩和了許多。
張牧之已經猜到了讓守靜道長去勸自己的仙人是誰,隨後又嘆息:「最近下界的仙人不少,我方才在皇陵時便感應到有許多天仙在以法術窺視我。」
這些龍氣和蛟魔王被斬掉的胳膊不同。
守靜老道遲疑道:「朝天宮畢竟是皇家宮觀,此事仍需燕京陛下下旨才可。」
朱元璋沉默了下來,片刻后冷哼:「老四的子孫著實不成器,這代天子的皇位豈止是不穩當!?咱看他過幾年有沒有命在還是兩說!」
法壇旁那負劍童子張元吉表情嚴肅地捧著一個水缽,張牧之焚表之後持波中柳枝朝四周潑灑甘霖,又念神咒:
蛟魔王感到頭腦一清,身上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不見,連忙拜謝:「小神多謝張天師敕封,日後我當恪盡職守,為華夏百姓謀福祉。」
張牧之拔出桃木劍,伸手一點蛟魔王眉心:「黃河正神顯聖靈源王還不醒來!」
「對付這種人,非得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氣他一氣,他才能為咱所用!咱看他這封印十分穩固,現在誰也別想來害咱們父子兩個。」
但修為到了張牧之如今境界,做法事時種種科儀皆可隨心所欲了,不必再拘泥於具體的形式。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