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練不練琴不知道,但我知道他教學生練琴去了。
視頻中。
如果莫扎特不熱愛日常生活中的瑣碎與點滴,怎麼能寫出動人的旋律?
只不過。
反而需要多去玩一玩才行。
語氣里也滿是嫌棄。
而李景霖呢?
只不過。
MD,自己好像是被帶了節奏了。
如果沒見識過人間疾苦,是很難演繹出二泉映月。
噴他不練琴的也沒多少,頂多就是可惜一下。
碰瓷這玩意見得多了,但拿玩具車碰高鐵的還是第一次見。
畢竟。
劉傑再次冷靜下來。
在帶節奏的人的邏輯之下……
拿行業發展道德綁架?
李景霖呵呵一笑,輕蔑的撇了撇嘴。
人們喜歡造神,但更喜歡把神推下神探。
「的確不練琴了,畢竟當碩導了,自己練琴少,教學生練琴多。滑稽.jpg」
劉傑是一位評論區的UP。
人家練不練琴……
總還是會有人是清醒的。
「咋的練琴還得特意給你打個電話是吧。」
知道,肯定是知道的,這幾天看看網路,很容易就能找到。
當然。
就這麼一套邏輯下來。
張毅教授嘶了一聲。
頓時再次揚起。
「在記者面前說的那些話,全都是給他挖坑的啊。」
#霖哥在退步和退化里選擇了退邪。#
「人家張口閉口,說李景霖退步了,沒他強了,你就信啊?那我還說,我天天苦練小提琴80個小時,是雙倍的lingling,現在比李景霖還要猛,那你們信不信啊?」
事情。
這種言論,已經開始逐漸小丑化了。
這就是傳說中的……
以及……最關鍵的。
「你買房子,會在意房屋設計,建造的人平時練不練砌磚,有沒有學理工嗎?」
真正需要做的。
李景霖不是別人造的,是自己爬上去的,可爬的高了,就總有人想要踹你一腳,扔塊石頭——哪怕這些對他們來說沒有一丁點的好處。
雖然也是要練這三項。
壓根,沒必要去向大眾如何解釋。
「嘶!!」
「還是來討論討論這個博士點建立的問題吧。」
【你得為行業做貢獻】云云的。
似https://m.hetubook.com•com乎完全不理解,為什麼網上會有這麼多腦子有問的人。
李景霖知道。
「嗯?誰說什麼青年形象,行業發展來的?」
於是乎。
於是。
劉傑開始錄視頻,剪視頻。
有不少的粉絲。
可是。
【李景霖是國際小提琴第一人】——【所以他代表了形象】——【那就必須擺出苦練的樣子,不能沒事亂玩】——【反正你不練琴就是亂玩,沒讓我們看到那就是不練琴,你不能有娛樂活動】——【外國爹說你了那就是你的問題】——【你抹黑了所代表的形象】——【也讓我們跟著一起丟臉了】——【那你就是罪人】——【你高低得道歉謝罪】。
提起最近鬧得沸沸揚揚的這個話題。
無論哪一點能夠達到SSR,都足以稱作一方大師。
練琴。
哪怕不是自己親身經歷,也得是自己親眼所見。
關於#李景霖不練琴#的話題,熱度開始不斷的降低。
機會最大的,便是在「情感敘事」這方面,完全超越頂級大師。
似乎是就要這麼落幕。
甚至真的懶得理。
還真的如同大巴掌一樣,扇在不少理中客的臉上。
提升的空間,已經被壓縮的極其微小,僅靠苦練打磨,是無法突破的。
和你們又有什麼關係呢?
成為理論上真正完整的天花板。
李景霖忍不住露出了一個十分嫌棄的表情。
雖然是在極力控制。
一共就三個。
「那是因為人家玩的東西不對,不練琴的情況下還圈錢,而且實力水平下降,作品輸出到聽眾們開始覺得難受了!」
在群里不斷的討論著。
可腦子該帶還是要帶的。
某跨欄選手都眼含熱淚直呼TMD真實。
實力退步,不練琴?
……
這樣沸沸揚揚的話題。
但……還是那句話。
沒想到,作為青年演奏家中,的確很有水準的一位頭部演奏家,也得經歷這些?
「【說他兩句怎麼了?他可是代表華夏青年形象的,怎麼可以還這麼任性,這麼貪玩?這hetubook•com.com真的是沒譜,欲戴皇冠,必承其重!他在那個位置,就必須要考慮行業的問題,而不是只顧著自己享受。】」
但劉傑依然是忍不住翻白眼。
只是覺得有些玄奇。
相關的評論視頻,頓時便出現在了許多平台之上。
「【上班好累,寶寶好煩,我不管我不管,想次好次的,想出去玩……】」
不存在的。
#代表青年形象的李景霖展示了一波青年天花板——22歲,比研究生還年輕的碩導你見過沒。#
「還有人拿李景霖和某鋼琴李比,人家鋼琴李之所以挨罵,是只因為不練琴嗎?」
貢獻?
但肯定是不當一回事的。
這次加上了不少其他的後綴。
而這三項。
#李景霖不練琴了——但教學生練琴去了。#
此時,不少吃瓜網友才意識到。
熱度多少還是要蹭一蹭的。
小提琴家練琴。
不見雄峰之頂的波瀾雲海,又如何能將巍峨壯美演繹到滲入骨髓呢?
但基本已經沒什麼人去理了。
視頻放出后。
「我說,這棒子和詭……咳咳,這棒子這麼說你,你就沒啥反應?」
群里的粉絲們,也有不少受到了影響。
「李景霖說白了就是一個作品輸出人,喜歡他作品的就循環,不喜歡的就別聽,人家若是想拉琴了,拉的好那就聽,拉的不好再說人家問題可以么,作品輸出都還不在,就因為最近人家沒在你面前練琴就噴人家?」
反而會讓一群並不理解的人,對此不以為然,甚至嗤之以鼻。
可有時候,又不能為了突破而去見,這樣往往會產生隔閡的誤差,只有在自己不經意間,意識不到的情況下,突然的感觸,才能夠在藝術的水準上達成進化與蛻變。
這來自於「巧合」的一滴清泉。
這樣的視頻,配合這樣的言論。
如果貝多芬不經歷苦難,寧折不彎,又如何能夠扼住命運的喉嚨?
「老張,你可能不知道,寒國真的是一個魔幻的國度,別看咱們這邊文藝圈和娛樂圈分的比較開,相對來和*圖*書說乾淨許多,但寒國不一樣啊。」
倒不是不了解寒國的那點事。
「想什麼美事,全是邪惡的1。」
劉傑可是絕對能看清的。
但這些人往往不知道。
總覺得……自己還是不要和一位德高望重的教授討論這種話題為妙。
人家鋼琴李挨罵,更多還是因為方方面面的不學好,並且,不練琴的基礎上,作品稀碎卻還是要擺出一副B格去商演圈錢,吃相難看罷了。
站得越高,摔的越狠。
再想突破。
「嘶。」
「富太?」
「那金尊希……嘶,反正,就在我留學的那段時間,他就已經有過不少次應酬了,至於應酬什麼,我就不用說了吧。」
劉傑多少有點激動。
平日里,做做音樂專輯,電影電視劇的點評,有時候也會評論評論塌房明星。
李景霖眼皮子抖了抖。
「這樣的實力退步我也想有。」
李景霖不缺悟性。
至於到底有多高,細節上,可能意識的沒那麼明顯。
你在開什麼玩笑呢?
「對於這個話題,我只能評價,你們真是閑的。」
李景霖現如今,技巧天花板,情感敘事堪比頂級大師,音色的打磨更是冠絕全球。
這種情況下。
可不同的是……
純純的地獄笑話了屬於是。
李景霖的共情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天賦,的確能夠支撐他在情感與敘事上走上大師的殿堂,但若是想繼續有突破,還是得從生活上下手。
「至於那金尊希……」
「要是你不說上面的,只說下面的,那我還得給你點個贊。」
「?1是什麼?」
有些人吧,自己認定了一個思想后,那是死命維護,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說法。
這天起床。
說到這裏。
「金尊希,更不用說了,16強,碰都碰不上李景霖。」
這些。
張毅教授大驚。
其實反而就是玩。
藝術,的確只能在打磨鋪墊厚密的文化知識土壤之上生存。
UR,SSR,UR。
這種情況下。
只是由於古典音樂圈有點遠,很多網友不太清楚這其中的差距罷了。
集道德綁www.hetubook•com•com架與身份綁架為一體了屬於是。
說到這裏。
對啊。
「……我要真讓他安心,那他才不會安心呢。」
「看看這人的離譜評論啊!」
只需要持續打磨音色,以及找找情感敘事上的進步方向,以及熟悉高階技巧罷了。
劉傑的表情滿是離譜。
總覺得還真有那麼點歪理。
「那田井松一真是你朋友么?你不用讓他安心一下?」
原本即將要淡化下去的話題。
「那田井松一是個右派,你真覺得我倆能是朋友嗎?」
需要打磨的項目。
上音小提琴專業的學生們先就不樂意了!
有些普通網友,總覺得有些過分,似乎哪裡不太對。
自然又是引起了一輪不大不小的爭議。
那麼。
仍然會有梗著脖子不認,強行說李景霖展示的這個長音太簡單,看不出什麼,我上我也行的人。
撇了撇嘴。
呼吸了幾下。
可是。
說到這裏。
當然。
這瓜,還是有點過於雷人了。
有時候吧,哪怕李景霖並不願意搭理這樣的話題,也更不在意,但意外,它還是喜歡瞧瞧來臨。
劉傑看了一眼粉絲群。
這討論的話題,直接驚呆了劉傑。
苦練,無法突破,熟練一下,便可維持水準。
可是。
但若是真想生長出來。
「違法的事咱都不說了,只要他李景霖玩的東西不觸碰道德底線,並且,對作品,對觀眾,仍然能保有尊重負責的態度,就算他不練琴了,他實力下降了,但作品不糊的情況下,那又咋了?」
反而和普通的小提琴演奏家不太一樣了。
高階技巧,情感敘事,以及在高階技巧,情感敘事的基礎上,打磨的音色。
一味的閉門造車是不好的。
也忍不住問了起來。
是靠生活的閱歷,經歷,以及悟性罷了。
「但人家李景霖二十二歲,國際第一人,你在這邊就是【欲戴皇冠,必承其重】,那你特么二十六七了還在這裏自稱寶寶寶寶的,你說這話的時候不害臊嗎?」
就算是信了那棒子和詭子的話。
更多的,不還是在噴他花錢打膠嗎?
擺和*圖*書出了一個ID為「嚶嚶子7777」的用戶評論。
自己知道就可以了。
「真是袁爺爺讓你們吃的太飽了。」
這樣假懂哥的言論。
「這雙標玩的6啊,對此,我只能評價,噁心!」
畢竟。
「那兩個評論的人我查過了,田井松一,說是好友,但兩人之間溝通似乎並不密切,而且,當年在帕格尼尼大賽上是被人李景霖完爆的。」
但那麼大的差距擺在那,就算劉傑是近視眼,但這誰高誰低,還是看得出來的。
看到這些評論。
但殊不知。
可是相比于那些大師……閱歷肯定是差一些的,畢竟,年齡太小了。
剛剛和李景霖商討完關於學科博士點建立進度的張毅教授。
「真離譜,你自己看他前兩天在別的視頻下的評論。」
「沒什麼,老張。」
但並不是。
當即,多少也開始自發的轉發起這堂公開課的視頻。
到了李景霖的這個程度。
畢竟。
情感敘事,吃的不是天賦,不是智商。
李景霖在上音的這節公開課開始在網路上傳播起來。
看著群里艾特自己,問問自己看法的群友。
當得知咱敬愛的李教授陷入這樣的風波里后。
他練琴不練琴的管我啥事兒啊,作品能保持水準不就行了?信別人的幹什麼?
「你出去吃飯,會在意廚子平時練不練刀工,練不練顛勺嗎?」
解釋了。
也不忘稍微陰陽怪氣一下。
頂多就是有些人實在太跳的情況下,拿出點真東西去打打臉,讓人體驗一次什麼叫丟人現眼。
雖然還有不少人「理性評論」中夾點道德綁架。
可是。
退一萬步來說。
劉傑開始點名了。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句話並不只適用於東方作品。
看在一些真懂哥網友們的眼中……
還需要來自於命運的陽光。
但即使是這樣。
在李景霖不練琴疑似實力大退步的這件事發酵起來后。
輕輕緩一緩。
並沒有影響到李景霖。
比方說……
「恕我直言,只要他李景霖輸出的作品水準夠硬,你管他練不練琴呢?」
可作為一位比較到位的評論區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