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十五章 陸成安——大明扇臉王

第二十五章 陸成安——大明扇臉王

這都是些什麼隊友啊。
「郕王登基已是大勢所趨也。」胡濙對這事兒看得通透。
土木堡之變的時候,被合稱為「三楊」的楊士奇、楊榮、楊溥早早就已經離世。
當你真正換了一個視角看,就明白這些人之所以偉大,之所以能在史書上重重留下一頁專門歌頌他們事迹的篇章,正是因為他們在偉大過後,是明知自己身死而不悔的崇高精神。
希望孫太后大局為重。
因為于大人的家距離皇宮實在是太遠了,如果再不抓緊趕路,很有可能要遲到。
胡濙、王文等等老臣閉目養神,等待御史們的衝鋒陷陣。
陸成安決定加速進程,一隻腳走出陣列中來。
奉天門前,已經有不少官員站在那裡閉目養神了。
胡濙是很穩重,可陸成安很惱火啊,他來這裏上早朝可不是來看你們玩憋氣大賽的。
此五人被合稱為「明宣宗託孤五大臣」。
他怕就怕「于謙」這個愣頭青,就跟昨天早朝一樣,說出一些不該說的話。
陸成安比于謙還能當火車和*圖*書王。
郕王朱祁鈺還是之前那個位置,在那個珠簾后還是孫太后。
他們開口,一般都是起一錘定音的效果,而且往往身負重權的這一批人里,第一個表態的人,很容易被事後算賬。
伸手行禮。
以現在的情況來說。
對於這樣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陸成安還是佩服的,這老兄真正厲害的是站隊一次都沒錯過也就算了,最後一次就是站錯了也壽終正寢了。
陸成安沒工夫和他們還在玩這種把戲,他現在終於體會到「于少保」那種痛苦萬分的感覺了。
滿頭白髮的胡濙緩緩走來,「于大人,此次早朝,攸關你我性命,謹言慎言,非必要,緘口莫言便好。」
所以暫時談不到「民為貴」上。
清早陸成安一醒來,只是隨手拿清水搓了一把臉,就準備入內城上早朝。
來了,來了,他來了。
胡濙閉上眼睛。
但胡濙應該想不到,現在這個「于少保」跟之前那位「于少保」不同了。
這事兒就離譜,大明朝都被m•hetubook.com.com瓦剌大軍壓境了,還擱這宮斗,宮斗的主角都還在人家營帳里呢!
一個小小御史能有什麼話語權。
而是在社稷和君主之間比較輕重,最後的結論是——社稷更重,君為輕。
別人不敢說的我來說,別人不敢做的我來做,也正是這些不怕死的人,才守住了一代又一代的大好山河。
「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取自出自《孟子》的《盡心章句下》,的確是一個天下聞名的名言。
群臣面面相覷。
現在的事情跟百姓無關,正統皇帝朱祁鎮被俘虜后,是君王和江山社稷之間的事兒。
要是真帶上胡濙,朱祁鎮就達成成就——親手送走託孤五大臣。
果然等了一會兒,一位御史開始直抒胸臆,先是闡明眼下的局勢,再是和昨天近乎一樣的措辭,提到國不可一日無君,希望郕王殿下登基,主持朝政。
而第一天確定主戰的基本立場,第二天才是真正看不到硝煙的戰場,也是這一天起,于少保的生命就走上了倒https://m•hetubook•com•com計時。
從朱允炆、朱棣、朱高熾、朱瞻基、朱祁鎮再到朱祁鈺。
勛貴集團的大哥張輔被朱祁鎮索命連環拳親手帶走,死於土木堡之變,胡濙能活下來,純屬年紀太大了,朱祁鎮不敢帶著他御駕親征。
不想帶著胡濙玩命,結果把張輔的命玩沒了。
整個大明,能合理繼位的皇室宗親沒有幾個,在危亡之下,正統皇帝北狩,下落不明,郕王登基就是定局。
甚至來不及偷看旁邊的漢王殿下一眼。
于謙不怕死,陸成安更不怕死。
之前的郕王朱祁鈺只是監國,群臣都沒有考慮過廢立的事情,還幻想著朱祁鎮只是在敗軍中潰敗沒有被俘虜。
在這種緊要的關頭上,遲到無疑是引禍上身的事。
再這樣磨磨蹭蹭,北京城還守不守了?
「上朝——」
胡濙,是明初的一位重臣,先後侍奉了六位皇帝,建文皇帝、永樂皇帝、洪熙皇帝、宣德皇帝、正統皇帝、景泰皇帝。
孫太后在珠簾后不應聲,帶來的壓力就足夠了。
其中m•hetubook.com.com明宣宗朱瞻基病重彌留之時將太子朱祁鎮托給「張輔、楊士奇、楊榮、楊溥、胡濙」五人。
故此這種廢立的事情,他們就是支持,也不能太明目張胆地給朱祁鈺拉選票,只是默認,就做到足夠的效果了。
這正是一個民族的氣節,一個民族永遠壓不垮的脊樑。
你這話說出來,就跟當眾扇孫太后臉有什麼區別嘛?
但陸成安畢竟不是于少保,他只要做完北京城保衛戰的事情,就能回到大晟朝,所以他一點都不怕自己說錯話。
在太監宣讀了應到219人,實到89人,抱恙39人的壯觀數據后,他喊道:「有事啟奏,無事退朝。」
現在郕王朱祁鈺的支持率可謂是直線飆升。
陸成安沒沉住氣,也沒想著沉住氣,事實上原本提出擁立新帝的人就是「于謙」,在滿朝手握重權的大臣們都不願意公開表態的時候,再這樣拖下去,浪費的每一刻每一秒都會影響北京保衛戰的結果。
勸進是一碼事,用什麼詞兒勸進更是一碼事兒。
胡濙那麼能活,估計https://m•hetubook.com.com朱祁鎮自己都沒有想到,甚至於,胡濙活到了朱祁鎮發動政變后的天順年。
但同樣,這件事情處理起來很棘手,站隊稍有不慎,重則滿門抄斬,輕則罷官回鄉。
沒有後顧之憂的陸成安,什麼都敢說,什麼都敢做,他讀書的時候就很欽佩這種以國家社稷為重的人物。
而在叫門天子朱祁鎮被也先放回來之前,他就是不敗金身。
但是其他大臣也不應聲,既不表示反對,也不表示支持,這讓朱祁鎮的舊臣和擁立新帝的群臣在殿中暗暗對峙。
可現在確認了正統皇帝朱祁鎮已經被瓦剌俘虜,更是被瓦剌要挾過來喊駐城守軍開門投誠,群臣已經被種種表現傷透了心。
一聲尖細的聲音。
陸成安微微拱手施禮。
「臣以為社稷為重,君為輕。」
此一時彼一時。
今天的早朝很重要,不僅事關所有人的仕途,甚至和能不能守住北京城都要挂鉤。
群臣紛紛起身。
這愣頭青他又來了。
于謙死在了朱祁鎮政變之後,他陸成安會給朱祁鎮政變的機會?哼,北京守住了,他就跑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