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嚴謹與科幻
陸時詫異,
羅蘭又問:「可麻煩還是找上了福格先生啊。宗主國的身份反而讓他被英國的警探全球追捕。」
除蕭伯納,其他人無不看呆。
凡爾納嘴角勾起一個弧度,
凡爾納抿唇打趣道:「沒想到啊沒想到,陸教授,您竟然覺得《兩百天環遊地球》是科幻作品。」
「應該是某種靈感的啟示吧。」
陸時解釋道:「看看路線就能想明白了。蘇伊士運河由英國控制,印度、新加坡是英國的殖民地,日本是英國的盟(小)國(弟),唯一麻煩的是美國……」
凡爾納嘴角勾起,
歌劇院由查爾斯·加尼葉於1861年設計,是折衷主義代表作,
「……」
凡爾納繼續問:「陸教授,你還沒回答我剛才的問題呢,為什麼你會覺得《八十天環遊地球》是科幻作品?」
羅蘭回答:「應當是《弗蘭肯斯坦》。」
其餘人紛紛應是。
陸時輕笑,
陸時接過了話茬,
不是不信,
因為討論過於深入,他把這個問題當成了現實問題,卻忘了實際出於小說情節。
凡爾納問:「怎麼講?」
主角福格先生要想快速從各地之間穿行,來自宗主國的身份能讓他取得非常大的幫助。
羅蘭好奇道:「那原理是什麼呢?」
這些東西顯然是表演用的道具。
「……」
蕭伯納拍拍陸時的肩,
人們眼看著橘樹上結出一顆顆小橘子。
凡爾納說:「我寫的小說也不是本本都是科學幻想題材啊。就比如接下來要看的《八十天環遊地球》,這本書就沒什麼創新,說是遊記或許比較合適。」
聽他這麼說,羅蘭不由得好奇,問道:「陸教授也見過這個嗎?」
最後總計是80天。
就好像他面前有一幅世界地圖。
龐加萊說道:「雖然我不知道科幻小說該如何分類,但我可以很明確地說,《弗蘭肯斯坦》立意相當深刻。」
從紐約到倫敦。郵船和鐵路。9天。
陸時說:「是這樣沒錯。」
神特喵的「這麼一說」。
凡爾納嘀咕道:「縱使已經看過很多次,我還是看不|穿其中的奧秘。」
龐加萊愣了愣,隨即一拍手
m.hetubook.com.com
,激動道:「好!好一個『人類和類人』!不愧是陸教授,總結得太好了。科幻小說不只是狂想,還可以往深度上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她的丈夫名叫珀西·比希·雪萊,是英國文學史上最有才華的抒情詩人之一,那句「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龐加萊嘿嘿一笑,
凡爾納不由得愣了愣,
「怎麼?」
陸時難免有些尷尬,
蕭伯納好笑道:「不走殖民地會很麻煩。途經別國控制的地區,審批的出入境程序非常繁瑣,還有被當成間諜抓起來的可能。」
羅蘭好奇,
「羅曼,科幻的鼻祖作品是什麼?」
他雖是數學家,卻有極強的文學功底,所以問這種問題並不顯得怪異。
龐加萊用右手手指繞著鬍鬚,笑道:「不過,我覺得這類事件可以用嚴謹的方法來解釋,正如儒勒那些科學幻想作品一樣。」
陸時說:「文明之間,就是兩種智慧文明之間的接觸、交流。」
他連連咳嗽幾聲,這才勉力平息下來,
幾人依次落座。
進去了,有理也說不清。
從倫敦到蘇伊士。鐵路和郵船。 7天;
沒想到陸時會忽然插話,
羅蘭撓撓頭,
凡爾納說:「沒錯,我當時應該就是這麼想的。」
一旁的陸時笑著說:「若論嚴謹,這本書可一點兒也不差哦~」
又聊了幾句,話題繞了回去,
龐加萊看過去,
「凡爾納先生,您是一個法國人,為什麼用英國紳士作為主人公,寫出《八十天環遊地球》?」
「那可比英國的劇院會來事。」
從蘇伊士到孟買。郵船。13天;
《弗蘭肯斯坦》瑪麗·雪萊的作品,這本書讓她被譽為「科幻小說之母」。
說著,他對舞台頷首示意,
越說越多。
凡爾納也說:「人的念頭難免起滅無常、稍縱即逝嘛~許多技巧運用或想法也許是無意識的,但也可能是作者內心寫照。只不過,作者自己未必知道。」
一名身穿燕尾服的男子登上舞台,隨後讓助手搬了一張桌子,桌子上放著一盆橘樹的盆m.hetubook.com.com栽,
戲劇表演開始了。
「這種東西是人家吃飯的本事,怎麼會對外公開呢?」
陸時擺手,隨口講了一段,
一陣詭異的安靜,
說著,龐加萊對陸時投去了崇拜的目光。
演到這裏,陸時問:「你們注意到福格先生制定路線的特點了嗎?」
「沒錯,那本書的經典就在於探討了人類和類人的倫理問題。」
蕭伯納輕笑,
眾人聽了,都不由得想笑,
陸時沒回答,而是拋出了一個問題:
但想到陸時的著作《槍炮、病菌與鋼鐵》,好像又十分合理。
「看,人家陸教授都這麼說了。」
他們被安排在了第一排視野最好的地方,
凡爾納哈哈大笑。
「這……」
龐加萊點點頭,說道:「原來是這樣。結局應該是皆大歡喜的吧?那個小孩很快便會活蹦亂跳地出現在人群中。」
隨即,幾人哈哈大笑。
蕭伯納「嗯」了聲,說:「福格先生這趟旅行一共花了將近兩萬英鎊,摺合50萬法郎。而《茶花女》里瑪格麗特窮奢極侈的生活一年,花費才十萬法郎,所以說,《八十天環遊地球》確實挺科幻的。」
說好的魔術,怎麼忽然變驚悚故事了。
但表演已經開始,他們努力憋了回去。
……
甚至還有人在其中讀出了人文主義思想,
「噗!」×4
凡爾納覺得自己的心像是被貓抓似的,又問:「那別的類型呢?陸教授可否舉個例子?」
凡爾納聳肩,
「……」
一語點醒夢中人。
「您為什麼會覺得這部小說是科幻小說?」
凡爾納也來了興緻,向陸時這邊前傾身體,問道:「陸教授為什麼會這麼說?」
看陸時居然如此博學,就不難判斷他將來必成人類諸多學科歷史上閃亮的明星,法蘭西學院能有他一份墨寶,與有榮焉。
這時,旁邊的羅蘭問道:「為什麼一定要走殖民地呢?」
其實《八十天環遊地球》的故事非常簡單,
羅曼微微皺眉,
盯——
「你啊,真適合出來做交流。」
一旁的龐加萊搖搖頭,
陸時點頭,指指舞台,
龐加萊說:「《弗蘭肯斯坦https://www.hetubook.com.com》中有許多未來的科技嗎?」
蕭伯納、羅蘭、龐加萊、凡爾納同時倒吸涼氣,
歌劇院的觀眾們不由得紛紛側目。
納博科夫在講課時還說過一個論調:
「要開始了,我們一會兒聊。」
兩位文豪竟然像小孩子一樣互相開玩笑。
凡爾納微微得意道:「你們英國人也不用妄自菲薄。」
「在《聊齋志異》中有一個故事,說的是鬧市之中,有個耍把式的將繩子拋向空中,然後順著繩子爬上去,許久都沒有回來。他的孩子等不及了,爬上去尋找,然後上面便會拋下來一些殘肢斷臂。」
一旁的龐加萊說道:「儒勒就是這樣,什麼東西都喜歡刨根問底。」
蕭伯納攤手,
「如果是法國人呢?」
陸時趕緊住嘴。
「沒,沒見過,但是聽說過。中國有一本志怪故事集,名叫《聊齋志異》,裏面有各種各樣的故事。」
陸時攤手,
尤其是凡爾納,簡直像是剛成年的小夥子見到了赤身果體的美女,彷彿要把他生吞活剝了一樣。
陸時說:「小說最後,福格先生說他這一路上花了差不多一萬九千英鎊,還不夠科幻嗎?」
在19、20世紀,許多殖民地是軍管,
陸時、蕭伯納受邀前往巴黎歌劇院。
其建築將古希臘羅馬式柱廊、巴洛克等幾種建築形式完美地結合在一起,規模宏大,精美細緻,金碧輝煌。
陸時讀過的作品何其多,當然能舉例,
羅蘭說:「打賭是英國人的惡習,凡爾納先生表示我們法國人不會。」
用小仲馬的作品打趣法國人,惹得凡爾納更忍不住笑了。
蕭伯納說道:「有些我能理解,比如世界探索,凡爾納先生的《地心遊記》、海洋三部曲應該都算在其中;人類與類人,剛才也舉過《弗蘭肯斯坦》的例子了。其他的該如何解釋呢?」
蕭伯納將手伸進口袋裡,捏了捏煙草包,隨後將手指伸到鼻子下輕嗅著煙草的香氣提神,
許多時候,作者寫作的某個細節也許只是潛意識,但讀者卻能夠從中提煉出作者自己當時沒意識到的意圖。
實在是有些超出認知了。
凡爾納m.hetubook.com.com帶眾人進入場地,
過了好一會兒,有人問道:「這類作品,有前例嗎?」
凡爾納卻搖搖頭,
凡爾納沉吟,
他問:「有什麼問題?」
他岔開話題,說:「其實,科幻小說的分支很多。我能想到的,就包括世界探索、文明之間、平行世界、時間旅行、災難與重生、人類與類人……」
但是,這麼多主題中,評論家們覺得唯獨沒有科幻。
此話一出,三個法國人看陸時的目光都變了,
陸時風趣地說:「換成法國人,《兩百天環遊地球》,一點也不科幻了。所以凡爾納先生才要用英國人,讓幻想中帶著嚴謹。」
此話引得眾人沉思。
驚嘆聲四起。
「美國雖然與英國關係不睦,但至少在語言上相通,能保證交流無障礙。」
陸時想了想,說:「我之前給夏目講過……唔……夏目就是我的室友,我給他講過一個故事,叫《最後一個人》,只有一句話,『地球上最後一個人獨自坐在房間里,這時,忽然響起了敲門聲……』。」
陸時說:「科幻……諸位先生,你們覺得科幻是什麼?」
其餘人沒忍住,還是笑了出來。
英國紳士福格先生和俱樂部的會友以兩萬英鎊作為賭注,打賭「八十天里可以環遊地球一周」,賭約定好后,他便帶著綽號為「路路通」的僕人從倫敦出發,開始了一段驚心動魄的環球旅行,
陸時笑著搖了搖頭,
羅蘭一拍手道:「那我能解釋陸教授剛才的問題了。」
但問題的答案,他說不清。
就比如印度的那一段兒,凡爾納借筆下人物之口,表達了對印度野蠻殉葬制度的憤慨;還有舊金山大會上福格挨打的一幕,譏諷了美國民主選舉的混亂。
一般人,能對世界地理如此熟悉嗎?
龐加萊暗自慶幸,多虧了昨天讓陸時留下墨寶,
蕭伯納自豪地說:「這是我們英國人的作品。」
蕭伯納打趣地說:「說不定真是某種靈感,因為作家在創作的時候,不是每一個設定、每一句話都能解釋出個所以然的。」
龐加萊拍拍羅蘭的肩膀,低聲說道:「你啊你……我敢打包票,陸教授一定不是這麼想的。」
他說hetubook.com.com道:「我就是這麼一說。」
眾人用詭異的視線看著陸時,
這話都用不著陸時反駁,
蕭伯納低聲道:「早跟你們說了陸教授是跨學科的全才,你們還不信。」
文學評論家們認為,這部小說的主題很豐富,
「竟然是魔術?」
陸時說:「那可就麻煩了。從阿爾及利亞南下倒是可以跨越半個非洲走到剛果,但這條路是南北走向的對於環行地球完全沒有幫助;走海路可以經過馬達加斯加到葉門,但是要繞好望角一圈額外浪費很多時間……」
按照小說的背景時間1872年,英國人幾乎可以沿著殖民地繞世界一圈,
第二天。
多種主題相互交叉、融合,讓讀者總能在其中找到自己喜歡的部分。
「您可別取笑我。什麼『兩百天』,就是《八十天環遊地球》。」
漫遊主題、偵探主題、愛情主題……
正聊著天,舞台上的魔術師已經開始表演了,
他轉頭,問陸時:「陸教授,能講講中國的魔術嗎?說不定,我能從中看出什麼秘……啊……抱歉,我有些得意忘形了。」
「耍把式的下來后,會告訴人們,只有自己有資格上天庭,孩子上去尋父犯了天規,被大卸八塊了。看熱鬧的人看表演者可憐,便會掏錢。」
不多時,表演開始了。
他介紹道:「在戲劇開始之前,會有簡單的串場表演。」
「不用就不用吧。福格先生在途中抱得美嬌娘,這明顯是你們法國人擅長的事。」
過了片刻,羅蘭率先開口道:「科幻作品,應該像《海底兩萬里》那樣,有許多神奇的科技。」
眾人沉默。
他制定了詳細的計劃:
但他一時半會兒只能想起克拉克的《童年的終結》,而那本書發表於1953年,肯定不能拿來舉例。
「嘶……」×4
「哼!以後不用英國人做主角了。」
陸時趕緊擺手,
良久,他說:「大英的殖民地。」
當時創作這本書時,他隱約記得自己確實考慮過這個問題,
此時的魔術師正把「摘」下來的橘子分給第一排的觀眾。
「這才是小說戲劇性的地方。」
「你可別給我戴高帽了。」
陸時一邊說,一邊手在空中無形地比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