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日本文明的天性》
片面。
看著確實像胡扯,夏目漱石的第一反應便是只有腦子進水的人才會信。
「無妨。」
這本書已經在陸時心頭略過多次,缺點明顯,簡單來說就是兩個字:
夏目漱石謹慎地說:「『靈魂』不至於,我覺得,算是他經歷和內心的反映吧。總之,我不認可……不光是我,絕大多數日本人應該不都不認可他創作的鬼怪。那些不是日本的鬼怪。」
陸時並不否認,
陸時起床的時候,夏目漱石早已醒了,正坐在不遠處的扶手椅中拆閱信件。
「舟車勞頓,看你咳嗽成這個樣子,可別生病了。」
「我想想……好像是……嗯……諸如『西方文明的採取』之類的內容。畢竟這本書成稿的時候,日本還在大英的控制之下,後來為了平衡俄美兩國才簽訂《日英通商航海條約》。」
主要是夏目漱石太有理有據了!
似乎是沃德豪斯的聲音。
「你歐洲歷史學得不錯。」
爹不疼,媽不愛。
夏目漱石說:「你喜歡這本書?」
沒想到,真是鬼故事。
陸時語塞,這才想起那位俄國猛|男還沒上位。
夏目漱石收,
這個概括實在精準。
前日見陸教授,方知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夏目漱石擺手,
「嗯,《怪談》和《來自東方》嘛~」
他掃了眼信封,發現是直式信封的寫法,
他拍拍對方的肩,
「噗!咳咳咳……」
就愛德華七世那個天馬行空的點子王,別再整什麼幺蛾子就謝天謝地了。
……
然而,
甲午戰爭。
至於優點,則是作者本身,
「你覺得,那些鬼怪是他靈魂的寫照。」
陸時:「……」
「啊這……」
陸時講述:「一名士兵執行任務,然後平安地回到兵營,並且完成交接。在一切做完之後,他突然倒地不起。事後醫生髮現,原來他已經死亡了兩個小時。」
「小泉八雲說日本人就是東方的希臘人,若真的是這樣,那中國豈不是東方的羅馬?」
「不。我確實會引用他的觀點,但不多。」
收信人的姓名從上到下寫在信封的正中間,字跡工整、字https://www•hetubook.com•com體較大,寄信人的姓名則在偏左下方。
這樣的出身背景,也難怪夏目漱石不認可。
結果,「無聊」一詞沒說完呢,他便想起了這個故事的出處——
陸時說:「我也認同。比如德國人嚴謹、法國人浪漫……是火車經常晚點嚴謹?還是大街上隨地小便浪漫?」
作為學術專著有權威性,寫的也十分全面,
『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還以為陸時會講什麼寓言呢~
「這封信不是寄給你的嗎?」
陸時有點兒驚訝,
「陸,你看這……」
夏目漱石抿了抿唇,
陸時卻不需要答案,
說著,過去開門。
夏目漱石「啊?」了一聲,說:「陸,爵士今早來找過你,但看你在睡,就先行離開了。說是去白金漢宮復命,他自己一個人就行。」
「怎麼會?主要還是他寫的內容離譜。咱們不說他對日本的描述,就說其中的一些觀點,諸如,『在將來,富足就是軟弱的根源』,這怎麼想怎麼離譜嘛~」
陸時攤手回答道:「但一個群體正是因為有共同特徵,才能和別的群體出現邊界,被認為是不同文明。誠然,個體有差異,但『枝丫雜亂無章不影響脈絡之準確』。」
陸時明白了,
「哈哈哈!」
他奮筆疾書。
為這點兒小心思,竟然繞了這麼大一個圈子。
「我怎麼沒聽過這句話。」
「這麼早啊?」
在他心目中,寫日本的優秀書籍不少,但都沒有獨當一面。
夏目漱石陷入了回憶,
「
他驚訝於陸時的閱讀量,更驚訝於陸時的記憶力。
「不如你,『新史學的奠基人』。」
夏目漱石給陸時倒水,
「有句話怎麼說的來著……『聰明的唯心主義比愚蠢的唯物主義更接近聰明的唯物主義』。」
《日本史》,
「古德曼先生髮來的。」
說著,把信件塞回信封並遞了過來。
沃德豪斯壓低聲音,又道:「再就是授勛的事。不列顛帝國勳章已經設計好了,明年元旦你就可以授勛了。」
吾www.hetubook.com.com輩跳上了床。
夏目漱石面露複雜,忍了許久還是沒忍住,低聲問道:「陸,你知道小泉八雲並非日本人吧?」
夏目君:
「陸,我剛才見了國王陛下,他對我們此次美國之行的成果很滿意。他希望你儘快讓《鏡報》行動起來,在明年年初把全球大學排名發布出去,官方會讓皇家出版局和樞密院背書。」
陸時緩緩提起筆,沉吟片刻,覺得開頭還得是《菊與刀》最吸引眼球,
「呼嚕呼嚕~」
夏目漱石尷尬地摸摸鼻子,
夏目漱石驚訝,
一句話把夏目漱石給問得愣住了。
陸時輕笑,忍不住嘀咕:
這位作家曾寫過《日本與日本人》,而《日本文明的天性》正是該書第 一 章的標題。
只能說,小泉八雲是懂的。
「鬼怪?只有這個理由?」
夏目漱石繼續解釋道:「小泉八雲創作的鬼怪任性、自我、喜怒無常,不願意被道德甚至情感所束縛,先是愛人,回頭就殺人、吃人,十分不合理。」
他拿來了一張紙,在上面寫下文字,《日本文明的天性》。
陸時說道:「小泉八雲的書中有幾個章節,《關於祖先崇拜的幾個思想》、《忠義的宗教》、《靈魂先在的觀念》,寫得還是蠻好的,有可取之處。」
或許是感受到了陸時的疑惑,夏目漱石便說:「陸,你知道小泉八雲是怪談作者吧?」
《日本與日本人》,
陸時「嗯」了一聲,說道:「文而化之。」
沃德豪斯站在門口,
這個問題真得好好想想。
陸時反問:「那你認可這個觀點嗎?」
「菊是日本皇室家徽,代表著溫和謙遜;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徵,代表著黷武好鬥。這兩樣東西承載著日本人的精神內核,他們彬彬有禮,卻又蠻橫倨傲;他們無比頑固,卻又非常善變;他們忠誠且寬厚,卻又心存叛逆,滿腹怨恨……」
第二天,午間。
夏目漱石:「……」
他搖搖頭,驅散笑意,
小泉八雲。
他尷尬地咳嗽,
夏目漱石在一旁閱讀,
作者是坂本太郎,
陸時有點兒懵逼,
他忽https://m.hetubook.com.com然想起了什麼,好奇道:「陸,書中有個章節,《遠東的將來》,也聊到了中國。你是怎麼想的?」
陸時擺手,
陸時摘出裏面的信件,開始閱讀,
但因為成書於二戰,近代史部分有失客觀性,再加上內容非常枯燥,讀起來讓人想睡覺,能讀完的人不多。
吾輩用大腦殼拱著陸時的手背,
父另娶,母再醮;
猶豫片刻,他才說道:「我覺得還是給你看一看吧。」
因為在宣傳中,軍部加入了「懷著對天皇陛下的無限忠誠」、「天皇陛下交給他的神聖任務」這種字眼。
真正想把日本寫透徹、寫暢銷,就必須要綜合多本書來考量。
「怕不是鬼故事,而是寓言吧?沒事,你講吧。」
沉默片刻,他下了結論,
陸時看得無語,心裏暗道日本人真是有趣,
估計給夏目漱石一萬個腦子,也想象不出昭和男兒→平成廢物→令和猛漢的變化。
這兄弟越來越幽默了。
莫名其妙地感覺自己竟然有一點兒被說服了。
「是前人之作?」
他擺擺手岔開話題,
他是真正把自己放到平等的位置上去了解一個國家,並將自己切實的體驗貢獻了出來。
孔聖人的儒學禮教,到了日本竟然發展成了這種怪模怪樣,實在離譜。
順頌秋安。
陸時揉眼,
夏目漱石連連搖頭,
對此,陸時已然看淡,
裏面過程性的錯誤太多。
正岡子規遞。
陸時再一次大笑。
「對,就是這個『文而化之』。小泉八雲認為,大英想將日本人的思想改組非常難。在日本人看來,有些事,付出生命也在所不惜,文而化之代價很大,卻無效。」
他問道:「還有別的事?」
可這本書的優勢也同樣明顯,
「那你?」
夏目漱石輕笑,
陸時一邊擼著貓,一邊說道:「我可沒從美國給你帶吃的。」
夏目漱石已無可反駁。
夏目漱石驚訝,
……
剛說完,床下便傳來「喵~」的一聲輕叫,
……
他吐槽道:「你這故事未免也太無……唔……」
然,枝丫雜亂無章不影響脈絡之準確,若日本國能得陸https://www.hetubook.com.com教授之著述,便如《無關緊要的1587年》,是為一大幸事。
其作者魯思·本尼迪克特擁有極其深厚的歷史論文寫作功底,文字可讀性極強,甚至高於《萬曆十五年》,
表面上,這信是寫給夏目漱石的,內容卻句句不離自己,顯然就是希望夏目漱石拿給自己來讀,
夏目漱石一陣無語,
致敬這個詞用的,好像小泉八雲已經死了似的,
陸時笑著說:「你說,所有人都是不同的存在,包含不同的意志。唯物地看,這固然正確。但人是社會關係的總和,把個體和整個社會割裂開來並不合適。」
「退一步講,我用這個標題,其實也是引用前人之作。」
這話說得太對了。
用這種寫法,能保證易讀性,進而提升銷量和話題度。
這個觀點十分現代,也十分犀利,
這一段連他都不知道,不善交際的夏目漱石為什麼會清楚?
「陸,你可真是博聞強識。」
「我認可其中的一些觀點。」
陸時喝了一口水,把笑意壓下去。
陸時笑出聲,趕緊用咳嗽掩蓋,
有句話:
說著,他低頭沉思,
然而,日本人就是相信,
在日本,《日本與日本人》可是冷門中的冷門,比二葉亭四迷的《浮雲》還要冷上幾分。
小泉八雲就此獲得新生。
「我還是不明白。」
這是正岡子規信中的原話。
陸時打個呵欠,詢問道:「夏目,有什麼事嗎?」
他七歲就成為了孤兒,左眼因為在學校和同學們打架而失明,十六歲便輟學走入社會,底層謀生,大半輩子漂泊無依。
陸時瞭然道:「所以他這是從宮裡回來了。」
小泉八雲作為歐洲人卻融入日本,所以其作品不勝在博學、勝在平等,
夏目漱石看了,低聲道:「陸,我不認為一個文明會有其天性,人之間的差異應該以個體區分,而非以群體區分。」
」
「《菊與刀》浮光掠影;《武士道》知道大概;《葉隱聞書》步入佳境;《日本史》讀過便知。」
陸時一愣,不由得哈哈大笑,
他說:「剛才講到了小泉八雲是志怪作家,那我也講一個鬼故事?」
來和*圖*書了倫敦后,他確實聽過太多各路歐洲人類似的吐槽了。
陸時搖頭,
夏目漱石本身是個反戰者,因此也萬分認可的。
讀著讀著,夏目漱石的冷汗忽得一下就下來了,
陸時正準備往後,卻聽門口忽然傳來敲門聲,
此心中誠心所問,不吐不快,望見諒。
他亦為儒聖人之後繼者,對日本國之了解雖有見地,也有誤解,此所謂「龍生九子,不成龍,各有所好」。
夏目漱石點頭,
在日本人的眼中,天皇可是神子!
他忍不住苦笑,
菊與刀……
陸時想了想,說:「小泉八雲在書中已經給出了答案,『伊那永不變動的數百兆人民,已若干次被屈于外族,結果只像一叢蘆葦,掠著了幾陣微風。』」
他說:「你還記得《日本與日本人》的內容嗎?第 一 章《日本文明的天性》寫的什麼?」
片刻后,一個名字沖入了腦海——
夏目漱石沒再聊中日話題,轉而道:「所以,如果你真的要寫,是準備借鑒……額……致敬小泉八雲的《日本與日本人》,並且採取同樣的寫法嗎?」
陸時點頭,
沃德豪斯摸出一封電報遞過來,
「這沒問題。」
只是不知有此可能否?
陸時點頭,
《菊與刀》,
後來他去日本工作,期間對日本的風土人情一見鍾情,於是在40多歲加入日本籍並改名,
自己這位室友確實不再是原先的一本正經了,玩笑開得賊溜。
夏目漱石一呆,隨即哈哈大笑,
這是當時日本在宣傳戰爭時捏造的一個假事迹。
他嘆氣道:「據說,小泉八云為人極度情緒化,反覆無常。跟誰要好時,他恨不得掏心掏肺;一旦翻臉,又會將對方置之陌路。他早年的好友都陸續疏遠他,他的妹妹和他通信,他也經常是把空信封遞迴。」
小泉八雲是混血,父親是愛爾蘭人,母親是希臘人,
「小泉八雲雖然在日本生活,但他不了解日本。」
夏目漱石捋著鬍鬚回憶,
「陸!」
這便是佐證。
這本書已經和夏目漱石聊過了,缺點就是行文晦澀。
人家明明還能再活三年。
於是,他們顯得也很神子,神經病和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