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工崛起1980

作者:策馬
重工崛起1980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二十四章 首戰告捷

第七百二十四章 首戰告捷

所有優秀的技術工作者都是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但是如果能讓一群人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麼這個團隊的戰鬥力將是無與倫比的。
張苗苗左右為難,而此刻寧濤也笑了笑道:「也是啊,原本的研討會變成了你一個人的彙報大會。我的確有些不好意思。」
「我也覺得應該這樣,是時候言歸正傳了。」寧濤回答道,臉上帶著幾分愧疚。緊跟著又補充說道:「這幾天苗苗小同志確實夠辛苦的,我那裡有上好的胖大海,回頭帶幾包來,讓她養養嗓子吧。」
「這幾天苗苗說的夠多了。我聽她的嗓音都有些沙啞了。所以我建議暫時把紅星廠廠標的事情放一放吧。從明天開始咱們繼續回到對三篇論文的研討上來,大家覺得怎麼樣?」這一天研討會接近尾聲時,劉芬明教授站起來提議到。
張苗苗臉微微一紅,點了點頭。
張苗苗又點了點頭說:「研討會這邊的情況對紅星非常重要,我和*圖*書猜朝陽他一定很想知道情況。要是讓他知道現在的形勢,一定會非常開心的。」
所有專家都急忙點頭。天啊,參加個討論會,怎麼感覺壓力山大呀?在場這些專家都有些理解龍源重工的那四個傢伙為什麼要急匆匆離開了!感同身受啊!
而通過張苗苗的這一番彙報,也讓在場的眾多專家打消了一個疑問。
長者賜不敢辭。見寧濤的態度這麼堅決,張苗苗也只好點頭。這幾天話說得太多,嗓子的確有些疼。
而這樣一來,在場眾多專家的腦海中已經形成一個對紅星廠的基本認識。這個企業規模雖然很小,但是技術實力的確非常強悍,而且在技術發展方向也擁有非常清晰的脈絡。
其實在最開始看到王朝陽的這三篇論文時,專家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持懷疑態度的,因為這幾篇論文的水平太高了,真的是由名不經傳的紅星廠的一名工程師寫出來的嗎?但是現在張苗https://www.hetubook.com.com苗彙報的內容跟王朝陽的三篇論文相互映襯,這將專家們的疑問徹底打消了。
但就在她準備撥號的時候,劉芬明教授突然走了過來問道:「是準備給王朝陽打電話嗎?」
「呃……依我看,開了一整天的研討會,大家都累了,還是早些散會吧。」寧濤說道。
這樣一個有實力,有活力,有清晰發展方向的技術團隊是令人羡慕和欽佩的。
研討會地日程仍然在繼續,但是在接下來兩天研討的內容卻有些跑偏,主題不再是王朝陽的那三篇論文,而變成了紅星廠的廠標。研討會的形式也發生了改變,不再是多人討論,幾乎變成了張苗苗的單方面彙報。
張苗苗的心事雖然乾淨,但是也看出了寧濤以及在座其他專家的臉色不對勁。她立馬意識到可能是自己說得太直接了,於是又急忙解釋道:「紅星廠內部做的這個廠標,是絕對不會跟國家標準發生衝突和_圖_書的。只是在國家標準的基礎,做了一些細化。範圍自然也不會有國標那麼寬廣!」
紅星廠所製作的廠標,就是一個巨人。等到廠標完善之後,紅星的所有技術人員都可以站在這個巨人的肩膀上,那麼,紅星廠的技術實力將會向前邁進一大步。
劉芬明的眉毛微微一跳,一把握住張苗苗的手,一臉看好戲地表情說道:「我有一個主意,你要不要測一測王朝陽那小子?一會兒電話里你跟他說,研討會這邊的專家對紅星廠非常不滿意,而龍源重工的那四個流氓專家變得更加囂張。你就這麼跟他說,看看他是什麼反應。」
這天的研討會結束后,張苗苗同劉芬明和葛慶利一道吃了晚飯,心情大好的張苗苗就打算給王朝陽打電話彙報情況。
其實要說跑題也並不准確,因為王朝陽的三篇論文涵蓋的內容分別是材料,設計和生產。張苗苗所介紹的廠標,也基本分成這三個大塊,許多地方是相同的。
https://www.hetubook.com.com作為國家標準編纂的負責人之一,寧濤感覺臉上火辣辣的,但是偏偏的他此刻又沒有信心去質疑張苗苗的話。原因很簡單。那鐵碳相圖不就是個例子嗎?
看著其他人慌忙離開的樣子,張苗苗吐了吐舌頭,雖然沒有真正搞清楚是怎麼回事,但她知道,一定是自己又說錯話了。
劉芬明笑道:「你一定是想告訴王朝陽研討會這邊的戰況嘍?」
寧濤的嘴角不由地顫了一下,心想紅星廠體量小,野心倒是不小。機械設計,液壓設計,電氣設計以及基礎理論計算,這個標準要是被紅星廠給搞出來,豈不是把國家頒發的機械設計手冊給頂黃了。
往往是研討會的一個半場結束,絕大多數都是張苗苗在喋喋不休。只有在少數情況下,其他人會提出一些疑問和見解。
「也是,也是,有什麼問題明天再說吧。」
「對對對,都累了,早點散會吧。」
作為研討會的組織者,寧濤如何意識不到主題已經和-圖-書跑題。但他主觀上並不想去糾正這個錯誤,因為他本人對紅星廠的廠標也非常感興趣。
張苗苗第一個反應是拒絕對方的好意,卻被劉芬明教授一把按住。劉芬明笑著輕聲說道:「寧老手裡的東西可一定都是好東西,苗苗你別拒絕。你要是不收下的話,寧老他心裏會過意不去的。」
國家標準只能把溫度精度控制在兩三百度,但是人家紅星已經能把精度控制在一百度左右,精度整整提高三倍!面對這樣鐵一般的事實,寧濤既張不開嘴質疑,也沒有臉發火。
一個小小的企業都已經開始籌備自己的標準,並且做得有模有樣,本身就是一件令人眼前一亮的事情。更何況張苗苗所講述的內容中,包含的亮點也是層出不窮,這讓長期從事標準化工作的眾位專家們都產生了共鳴。
在國家標準的基礎上做細化,寧濤的臉已經變成了黑色。那國標是由政府牽頭,消耗了眾多人力財力物力而得出的精華,是隨隨便便就能細化的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