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潮起 第280章 我欲向北

第二卷 潮起

第280章 我欲向北

此戰於1974年1月展開,華夏籍此戰的勝利收復全部西沙群島領土。」
「第三戰,安南戰米國。
說到這裏,他走上前,拍了拍譚振華的肩膀,滿臉讚賞之色:「振華,你很好,剛才那一席話,振聾發聵,撥開了我老頭子眼前的迷霧,你說的對,97必然物歸原主,華夏也必然崛起,振華,我欲向北,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不過,這些內容對於譚振華來說,那就是屬於必修課了,以史為鑒,找出敵人戰術上、兵器上的長處加以規避,短處加以克制,正是一名合格的軍工科研人員的必修課。
「第四戰,寮國戰米國。
此戰於1962年10月開始,次月既結束,華夏全殲印地來犯之敵,俘虜約8700人,高原邊境始得安寧。」
「那,你倒是說說,這第九仗和誰打,在哪裡打?勝敗又如何?」
這話可問到了譚振華的癢處,可不是么?他重生前研究了一輩子的,不就是這個「兵道」么?當然真要論起來,按照華夏自古流傳下來的分類,他研究的,也就是「兵道」中「工和_圖_書」這一科中的一門分支小道而已。
這個問題實在有些大,不過,對於一名知道歷史走向的重生者這根本沒有難度,難的是,說出來的話怎麼才能讓在坐這些大佬們相信。
「第八戰,西南戰安南。
譚振華點頭道:「不錯,九為數之極,打了這九仗,至少在新世紀之前就可以換得些和平發展的好日子。」
「第二戰,高麗戰聯合國。
「這……,敢問譚公子,新華夏立國以來,對外共有幾戰?」
此戰於1969年3月展開,圍繞烏蘇里江江心珍寶島展開歸屬之戰,此戰了擊退了挑釁的蘇俄,護我北疆。」
沒有,一場也沒有!
此戰始於1959年,米帝接替高盧控制寮國,於1975年結束,米國全面撤離寮國。」
幸好,此時身邊傳來的一聲斷喝化解了他的尷尬,譚振華轉頭望去,發現發出這聲大吼的,正是六爺邵毅夫。
這也不奇怪,畢竟不是人人都歷史或者時政滿級,知道不全也屬正常。
「第一戰,安南戰高盧。
譚振華哈哈一笑:「對手和*圖*書當然還是那不知死活的安南,戰場么,肯定是在茫茫南海之上,至於勝敗,那根本無需多慮,無非是給我華夏英雄兒女再添一枚勳章 罷了!」
此戰始於1950年8月,華夏軍事顧問團先後協助安南指揮了7次大規模戰役,至1954年結束,結果是高盧徹底退出安南。」
「說的好!」
「如此盛事,怎能缺了我們幾個?振華,我欲向北,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甬港會其餘諸老一起上前,伸手搭在了譚振華的肩膀之上!
譚振華低頭思索片刻才答道:「《素文》有言,「天地之數,始於一而終於九,九為數之極。」又有人言:「一奇二偶,一二可為數,二加一為三,故三為數之成也,積而對十,則復歸一,十不可為數,故九者,數之終也。」
而且,無一敗績!
話音未落,又有一人走上前來,一把握住他的手說道:「也算我一個,振華,我欲向北,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說話之人卻是趙安中。
「第六戰,跨江戰蘇俄。
「九?難道振華說的意思是,還要打九仗和*圖*書?哦不對,剛才說過了,華夏立國以來,已經打了八仗,所以,還需要再打一仗?」
面對堂中沉寂的眾人,譚振華慷慨陳詞:「所以,面對這樣一個擁有不敗戰績的對手,聯合國5常之一,兩彈的擁有國,你當不列顛真的敢於在其家門口言戰么?不敢言戰,他憑什麼還能佔據香江?誰給他的勇氣?梁……咳咳咳咳……」
這幾位大佬如此相問,譚振華又有什麼可猶豫的,當即四面拱手道:「固所願,不敢請爾!」隨即與幾位長者一起哈哈大笑,以抒胸中快意。
譚振華剛想回答,就見包鈺剛也走上前來,伸出手搭在譚振華另一個肩膀上,沉聲說道:「算我一個,振華,我欲向北,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
這還沒完,就見一人哈哈大笑著上前道:「我早就勸過你們,你們不聽,怎麼樣,今天被個毛孩子教育了吧?振華,我已向北先行一步,可我也想問你一句,你可願助我一臂之力?」說話之人,正是已經在朱海開設了第一間工廠的曹游標。
立國以來,新華夏的人民軍隊,是唯和-圖-書一一支與全藍星最強大的幾個國家,聯合國5常中的其餘4常,都交過手的軍隊!
說完這這段簡短的華夏對外戰爭史,譚振華繼續再問,聲音慷慨激越:
老爺子神情亢奮,接過了譚振華的話頭:「我雖人在香江,還受封了不列顛的「爵士」頭銜,可我一日也不敢忘懷,我是一個甬港人,一個浙海人,一個華夏人!華夏才是我的祖國,我的根!百年的沉痾蟄伏,華夏也到了該醒獅崛起的時候了!」
所以,沒有絲毫停頓的,譚振華朗聲開講了他的新華夏戰爭歷史公開課:
笑畢,曹游標好奇問道:「振華,剛才聽你所言,對新華夏的戰爭史相當熟悉,看你年紀也不大,應該還在上學,難道你是學歷史的?在哪所大學讀書?或者,你好兵道?」
全場鴉雀無聲。
「第七戰,西沙戰安南。
此戰於1979年展開,至今未結束,但這主要是因為華夏不想擴大爭端,手下留情,否則,79年那一戰,安南已經可以宣告滅國。」
「才17啊,嘖嘖,那正是自古英雄出少年了,你既然說你對『兵道』和_圖_書也略知一二,那我問你一個問題,咱們華夏,什麼時候才能夠止戈為武,讓老百姓過上幾年安寧平和的好日子?」
「曹老,我今年17,還在讀高三,不過我已經決定去米國留學,想學電子門類的學科,可不是學歷史的,不過說到『兵道』,我還真研究過幾天」,他答道。
「第五戰,高原戰印地。
此戰始於1965年,米國入侵安南,華夏志願軍參戰部隊達32萬人人次,此戰於1975結束,米國全面撤離安南。」
有人發問道。
此戰始於1950年10月,華夏志願軍大規模進入高麗,與以米國為首,打著聯合國旗號的包括高盧和不列顛在內的18國聯軍展開連場大戰,最後於1953年7月迫使其停戰,劃定三八線。」
「敢問諸位,新華夏自開國以來,已逾三十年,可有一場當打不打、當勝不勝之戰?」
因為,這個問題的答案是那樣的明顯,那樣的確鑿。
不過這不妨礙他犯個老毛病,就勢裝個逼。
譚振華說的興起,差點滑了嘴,小丫頭今年才剛4歲,還唱不出那首膾炙人口的歌呢。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