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沙鳴
第884章 提醒還是警告
「埃里克先生,我特意從東京飛來,就是為了聽你聊這些有趣的小事的,可以嗎?」
望著佐波正一臉上的那點得意之色,譚振華的嘴角卻掛上了一抹笑意,如果是熟悉他的人就能理解,那抹笑意背後隱藏著的意味。
「這句話語出華夏春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老子所著的《道德經》,意思是說,福與禍相互依存,互相轉化,福禍互為因果。壞事可以引發出好結果,好事也可以引發出壞結果,萬事萬物都有他的兩面性。
「社長先生,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華夏的古話?」
「從1955年開始,倭國在米國的默許下,開始對米國大量輸出毛巾等纖維品、金屬餐具、摺疊傘等雜貨類商品,由於同時期的倭國平均人工費用大大低於米國,所以,這些廉價商品很快便充斥了米國市場,到了1968年,倭國對米國的出口轉為黑字,並由此引發了第一次倭米貿易爭端,米國人要求倭國限制輸入米國的https://m.hetubook.com.com各類商品,特別是纖維製成品的金額和數量,這是一次長期的交涉,倭國纖維業界認為輸出限制關乎其死活而強烈抵抗,最終雙方與1971年達成協議,而那次的協議之所以可以以一種雙方都能夠接受的條件達成,是因為當年爆發的石油危機給了大家體面下台的機會,而且倭國也開始做產業的轉型,將低端的纖維再加工業轉移到了成本更加低廉的東亞、東南亞其他國家,本國則專註于技術含量較高的原材料生產。」
當然也是最大的利益獲得者。
佐波正一的臉上微微露出了一些得意之色,因為東芝公司,可是當前倭國最大的半導體公司,如果按照譚振華的說法,倭國在半導體戰爭中——其實在倭國國內,行業內的相關人員也是這麼稱呼這場與米國進行的激烈競爭的,取得了勝利,那麼毫無疑問,東芝是這場戰役取勝的最大功臣!和*圖*書
「不過我今天想要和您討論的,只是這段歷史中的一個小問題——關於倭國與米國之間的經貿摩擦,經過我的研究,倭國工業和經濟的發展,不可避免地與米國在不同時期發生了不同產業的經濟摩擦,社長先生,我這裡有一些資料,您也許會有興趣看一看。」
「當然,社長先生,看您的年紀,一定經歷了倭國經濟跨越式發展的那一段時間,也就是因為高麗戰爭爆發,米國人將大量軍需品訂單交給倭國生產,從而刺|激了倭國GDP總量從1951年的151億美元增長到了1983年的1.24萬億美元這一段高速增長的時期,不得不說,三十年時間,經濟總量增長了80多倍,這在全世界範圍內都是一個奇迹。」
佐波正一臉上的神色鄭重起來,他想了想,然後問道:「埃里克先生,我應該如何理解你說這句話的意思呢?是善意的提醒,還是充滿威脅的警告?」
「埃里克先生,華夏的和圖書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我不知道你說的是哪一句?」
這是一個看似遙遠而無關的話題,但譚振華卻說得非常認真,而佐波正一也好似聽得極為專註。
「不是將,而是正在。」譚振華糾正道:「從目前來看,倭國取得了全方位的壓倒性優勢,以半導體器件中最典型的產品DRAM來看,倭國從16K晶元的研發生產上追平了米國,64K晶元開始領先,128K晶元完成超越,到現在256K取得絕對優勢,在全球1000億美金的半導體市場上,已經佔據了超過60%的市場份額,如果單看DRAM的話,甚至超過了90%,如果這是一場戰役的話,我得說,倭國已經取得了勝利。」
「埃里克先生,你的意思是,我們倭國與米國在半導體行業上的摩擦將會越來越激烈?」
「接下來的局勢發展得更快,進入80年代,倭國的汽車製造業開始興起,工業機床、半導體等行業更是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和*圖*書倭米兩國貿易摩擦的重心轉到了機械工業,電子器械工業製品和高科技製品上,而對於東芝公司來說,當前對比米國最有競爭優勢的產業,無疑是半導體,如果說得更準確一些的話,是DRAM。」
「社長先生,你好,我是譚振華,你可以叫我埃里克。」
簡單介紹了兩人認識之後,熊谷川非常自覺地退了出去,同時輕輕關上了房門,只留下佐波正一與譚振華兩個人在房間里密談,他知道,這,也許會成為一個歷史性的時刻,而他,也成為了影響歷史發展的那個人。
「就是這一句: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從1976年開始,隨著各國逐漸擺脫石油危機,此時倭國輸出的商品發生了根本性的轉變,其中輸米商品中,家電、特殊鋼等工業品佔據了較大份額,而米國則開始要求倭國大量採購其牛肉、橙子等農業品,此時,這幾大類商品又成為了倭米第二次貿易摩擦的中心。」
而譚振華則繼續著他的小故事hetubook.com•com:
「聊一聊過去幾十年裡發生的一些有趣的小事,社長先生,如果你感興趣,而且有時間的話。」
「那麼埃里克先生,你好,你看,我收到了你的信,也接受了你的邀請,現在你可以告訴我,你想和我聊些什麼了。」
佐波正一微微皺了皺眉頭,因為譚振華提到了一個對倭國人來說非常敏感的國家——米國在倭國經濟發展中的重大影響,不過,他還是接過了譚振華遞過來的那份文件開始翻看。
那是看著獵物一步步跨入自己早已架設好的陷阱后的表情。
佐波正一微微點了點頭,表示認可譚振華的這個說法,身為一名在這段令人激|情澎湃的歷史時期內成長起來並渡過了自己絕大部分職業生涯的倭國人,這也是他一向引以為傲的一點,他認為,正是自己這一代人的奮鬥,才造就了倭國今天的繁榮。
佐波正一的眉毛楊了起來,他覺得自己好像明白眼前的這個年輕人想要說的是什麼了。
「對不起,埃里克先生,我不是太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