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星灼
第1533章 峨眉
說到了這裏,劉大想故意頓了頓,環顧了一下四周,賣足了關子才繼續道:「我們預計將在3年內完成驗證機的試驗工作,同時轉向工程量產型號機的階段,而研究所將同期展開另一個課題——應用新技術和新材料對發動機進行減重增推,正在展開的課題包括進一步優化壓氣機結構、國產第2代耐高溫渦輪葉片的實際應用、陶瓷基複合材料尾噴管、粉末冶金一體式渦輪盤等等,這些課題目前都進展順利,預計應用這些新技術后,渦輪前溫度可以再提高100~150K,發動機將比現在增推15%~20%,我們的目標是,將推重比做到9一級!」
「給大家講講這型發動機吧。」張部長滿臉笑容地說道。
「嘩!」
當然楊巍本人也很以能和天下聞名的譚振華成為好友為榮——你看剛才會議開始的時候,帶頭吹口哨歡迎二公子的人,就是他!
「哇,能做到8以上的推重比!」
「是的,能做到8以上的推重比!」劉大想滿面紅光地再次重複道:「相比大和圖書推,中推的技術難度稍低,因為也更能做到較高的推重比,這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我們之前與羅羅公司的合作,讓我們能夠理清航發的正常設計思路和原則,建立了科學的項目管理制度,也得益於最近這些年來,我們在材料學及加工工藝領域取得的很多突破性研究成果,同時我們還有一個要向大家彙報的工作就是——」
「渦扇12」,就是當年「高推預研」課題成果的工程化型號項目,由它的後續投資者譚振華親自將其命名為「峨眉」。
對在座的這些人來說,他們當然明白,這次試驗的成功,對華夏意味著什麼!
譚二胳臂肘愛往內拐的脾氣天下皆知,他的朋友,誰敢讓吃虧啊?再說了,這位就是華夏最大的搖錢樹,抱緊了他的粗腿,缺錢的時候搖一搖,掉下根毛來就比別人的腰都粗,你說誰沒事和自己的錢包過不去?
屋內頓時響起了一片掌聲!
安靜,極度的安靜!
「好的。」劉大想應道:「渦扇12,目前的工程驗證機參數為:全https://www.hetubook.com.com許可權數字控制,三級小展弦比無凸肩風扇,7級壓氣機,高低壓渦輪各一級,短突擴壓超緊湊環形燃燒室,發動機涵道比0.5,長4010毫米,風扇進口880mm,發動機最大直徑905毫米,總增壓比23,渦輪前溫度1600K,空氣流量每秒80千克,最大軍用推力5300公斤力,最大加力推力8700公斤力,發動機重1080公斤,推重比8.05。」
「渦扇12」,是真正意義上的,華夏首款完全正向研製的渦扇航空發動機,雖然它只是一台8噸級推力的中推,但它的成功,將標志著華夏從此成為了能夠獨立研製渦扇航空發動機的國家!
比如曾經為譚二當過幾天「導遊」的楊巍,就沒有像另一個時空那樣,動了出國的念頭,更無須他的導師宋文華出馬曉之以情動之以理地挽留,才為華夏留下了這位將來的華夏航空領軍人物——事實上,楊巍現在的小日子過得甭提多滋潤了,由於他的工作能力和圖書突出,已經擔綱了「殲十」戰機飛控系統的主持設計師這一關鍵職責,還在「梟龍」戰機上充分驗證了他很多獨創性的想法,漸漸展現出3611所青年一代領軍人物的風采,隨之而來的當然是職務、職稱、收入的增加,再加上他與譚振華一直以「師兄弟」相稱,兩人見面的次數雖然有限,不過電話的溝通倒是從未間斷,這都是楊巍向上攀登的助力。
「看來你們是把希望壓在「渦扇12」上了。」張部長點頭道:「這個課題你們已經搞了十來年,那麼,我們什麼時候能看到可用的成果呢?」
除了事先已經知道了一些內幕消息的幾個人之外,其他人都不由自主地發出了一聲驚嘆。
從這個意義上來說,「渦扇12」將開創一個時代,成為華夏航發歷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如果說剛才我們討論的大推,是面向未來的話,那麼中推,就是解決我們華夏當前面臨的最迫切問題的關鍵。」劉大想接著說道:「考慮到現實情況,我們國家在很長一段時間內m.hetubook.com.com,都不可能裝備足夠數量的重型雙發戰鬥機,而「殲十」戰機因為技術難度較大、設計指標較高,採用的新技術較多,預計還需要幾年才能完成研製,真正開始批量生產裝備,需要的時間就更長,所以能遂行「殲十」70%以上作戰效能,並能完全取代「殲六」、「殲七」及「強五」,裝備中推發動機的輕型戰機「梟龍」,是這段過渡時期的好選擇,且這型戰機的國際出口市場前景也非常看好,所以我們認為,持續小改「華山」發動機,是我們需要一直堅持走的路線,不過,因為這型發動機也是來源於「斯貝」,技術有些老化,潛力也有限,很難再大幅提高其推重比,所以,我們和西航發方面的意見是,對這型發動機的改進,以延長其使用壽命和提高其維護性能為主,將不會再大規模地對其進行深入改造。」
譚振華雖然先從羅羅,后從烏克欄,接著又從羅剎搞來了多個型號的航空發動機技術,可那些畢竟是別人的東西,用作解決當前問題自然是好的,用作學習資料m.hetubook.com.com更理想,但,所有人都明白,只有通過學習后,自己掌握了的知識和技術,才是自己的,才能保證將來能獨立自主地,完全不受外部因素制約地使用它們!
科研生產任務飽滿,帶來的另一個好處就是,3611所和蓉城飛機製造廠人人都忙得腳不沾地,收入也跟著水漲船高,而這,就帶來了另一個好處,有更多的優秀人才願意進入這樣的企業工作,原本在企業中的員工,其穩定性也大大提高。
「從1989年初完成預研課題國家驗收完畢開始,至1991年初,我們燃氣渦輪院和西航發通力合作,在譚博士的有力支援下,已經完成了核心機的研製工作,該項目已經完成了全部實驗課題,驗證了核心機的性能完全符合當初的設計要求,從1991年至今,我們一直在推進低壓渦輪及風扇的匹配,現在我要報告大家一個好消息,經過兩年來的努力,「渦扇12」的工程驗證機已經於前天竣工,經過第一次點火測試,在80%轉速下,工程驗證機台架運轉平穩,功率輸出正常,試驗圓滿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