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星灼
第1535章 小推
此言一出,所有人都在恍然大悟的同時,也心下感嘆——這小子,終於要對這兩大領域下手了啊!
但是,這因為當初這點僥倖心理,導致這個項目現在遇到了極大的困難。
對此,譚振華當場給出了解釋——這型發動機可以用作新一代的高級教練機以及高空大型無人機!
因為,這兩個項目,都有著巨大的未來想象空間!
然而,目前的情況是,米國已經關上了對華軍售的大門,現在別說發動機了,連飛行儀錶都買不到了!
前文曾經說過,培養一名合格的飛行員,尤其是戰鬥機飛行員,幾乎要花掉與飛行員身體等重的黃金,這是一筆巨大的費用,而在這其中,開銷最大的,無疑就是培訓中飛機的折舊損耗費用了。
就以華夏為例,目前實行的是三級教練體系,新學員經過一段理論培訓后,首先飛的,就是著名的「初教6」飛機,這是一型採用活塞式螺旋槳動力的飛機,操縱性能和安全性能極為良好,是華夏所有飛行員的「搖籃機」,在西方很多航空俱樂部里也是明星
和*圖*書級別的產品,從1961年通過國家驗收並裝備部隊開始,已經持續生產了超過30年,產量超過千余架。由於這型飛機的性能十分優秀,特別適合初學者駕駛,而且製造和維護成本低廉,故而不管是國家還是研製生產它的企業都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再研製一款新飛機來取代它的地位,只要根據時代的發展,對其進行適度改進就好——所以,它很有可能成為華夏首款產銷超過百年的飛機。
他們不提,不代表譚振華不知道,這種事情也瞞不住對不?不過么,譚二可是很會做人的,明面上他依然裝作不知情,卻在這次去伊夫琴柯設計局「淘寶」過程中,特意將AI-22這型發動機加人了他的購物車。
但,大家都知道,研製一型新飛機,是要花很多錢的,且中級教練機的裝備量很大,就以「殲教5」為例,華夏僅自身就裝備了超過千余架之多,所以在這個級別的飛機上進行新老交替,無論是研製還是裝備,所需要的投資都是巨大的,故而華夏在當前軍費並不和_圖_書充裕的情況下,很難下這個決心。
粗看這型發動機的參數並不出彩,而且大於1的涵道比造成了這型發動機的迎頭阻力較大,顯然並不太適合用作超音速飛行器的動力——而且它的推力也太小了,單台2.5噸的推力,夠什麼樣的飛行器使用呢?
關於中推的討論終於結束了,接下來要聊的,自然是略微邊緣化的一型發動機——小推。
飛完「初教6」之後,大多數被選為戰鬥機飛行員的學員,就要飛中級教練機「殲教5」,「殲教5」是在「殲5甲」型戰機發展而來的,原型自然就是大名鼎鼎的「米格15」戰機,使用一台「渦噴5」發動機為動力,飛行學員們可以在該機上體會到噴氣式飛機與螺旋槳飛機完全不同的飛行感受和操控體驗,並開始在這型飛機上真正接觸到空中格鬥的一些技巧。
他買回來的發動機型號是AI-22。
K8教練機立項於1987年,還在「華夏與西方蜜月」時期,且巴方為了自身培養F16戰機及「幻影」戰機飛行員的需求,https://www.hetubook•com.com在研製過程中提出,要求該機必須大量採用西方的航電、儀錶以及發動機,這在當時都不是個事兒,別說教練機了,當時的國際環境下,西方世界對華夏的態度可是只要肯給錢,先進戰機都能賣的,故而洪都廠非常順利地採購到了米國不少分系統,包括由米國蓋瑞特公司生產的推力為1.65噸的TFE731-2A型無加力渦扇發動機,這也是K8教練機從正式立項到首飛,只用了短短3年的一個重要原因。
飛行儀錶其實還是有解決辦法的,自從譚振華攪合到航空部之後,接連推動了多個大項目,特別是「飛豹」和「超級7」這兩個項目都是立足於採用西方先進航電和飛控系統並將其技術吸收再國產化替代的,故而華夏在這些領域已經能夠提供功能完善、性能相近但成本更加低廉的解決方案,但發動機就真撓頭了。
不過在譚振華創下了「華巴聯合研製」的先例之後,這個成功的經驗很快就被航空部進行了複製和推廣,除了蓉城廠所牽頭的「超級7」
和圖書項目之外,洪都廠也很快行動了起來,並與巴鐵方面達成了聯合研製一型中級教練機的計劃,也就是於1987年正式立項,1990首飛的「K8教練機」,這個「K」,是齊亞﹒哈克總統為紀念華巴友誼而親自定名的,取「華巴兩國友誼之山KLAWQUELEN(喀喇昆崙山)」首字母而定,巴方在該項目上投資了600萬美元,佔總項目的25%,需要說明的時候,這個項目當初可沒譚二摻和,主要是航空部和巴鐵方面都認為,這事兒不大,讓他摻和沒必要——好吧其實還有一個原因,雙方都抱有一絲僥倖心理,巴方認為,譚二是個熱心的好人,就是要價的時候從來也不含糊,這個項目呢,很多資源也不算太難搞定,所以能省點就省點吧;而華夏航空部呢,也認為少一個人摻和,將來不就能少一個人分利益了……
但「殲教5」研製於60年代,它依然還是一架亞音速教練機,機上的操控系統依然還是傳統的線傳-液壓系統,飛行儀錶也是機械-液壓儀錶且非常簡陋,已經不能適應
https://m.hetubook.com•com培養新一代飛行員的任務,再加上採用的「渦噴5」發動機使用壽命只有幾百個小時,這就使得每個飛行小時的成本很高,是華夏迫切需要替換掉的教練機種。
AI-22渦扇發動機,長3138毫米,風扇直徑624毫米;無加力燃燒室,最大推力2.5噸,總增壓比15.4,涵道比1.18,空氣流量每秒50公斤,發動機干重510公斤,推重比4.9。
大家會什麼會有這種感嘆呢?
暫且放下譚振華已經在郭蓉瑋身上投資了將近十年的無人機預研課題,就說教練機。
就這事兒吧,馬哈穆德也好,航空部也好,都有點不好意思跟譚振華開口——也實在太沒面子了不是?
相比萬眾矚目的大推和中推,小推力渦扇發動機,關心的人就沒那麼多了,甚至就算業內的大多數人都很少將注意力投注到這個級別的發動機上來,可奇怪的是,譚振華不但非常在意這個級別的發動機,還為此多花了不少錢特意從伊夫琴柯設計局買下了一型發動機的全套技術資料和授權,甚至還買回來3台成品發動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