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伍子胥:從城父到吳市

作者:馮至
伍子胥:從城父到吳市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九、吳市

九、吳市

「我住在這裡,本來是清清靜靜的,不想沾惹你們,天天早晨打開門,是一片綠油油的田野。但這幾年來,城裡不知為什麼容不下你們了,在我的四圍左蓋起一所房子,右蓋起一所房子。把我這茅屋圍得四圍不透氣。我住的本來是郊,不知怎麼就變成郭了。我當然無權干涉你們,但是你們真會攪擾我。一清早就有女人們唱著不知從哪裡學來的外國歌,那樣不自然,像是鸚鵡學人說話;晚上又是男人們呼嚕喝雉的聲音。弄得我早晨不能安心研究我的劍術,晚上不能睡眠。你們這些人——」
村落漸漸稠密,路上的行人漸漸增多,在遠方的晨光中一會兒閃出一角湖水,一會兒又不見了,走過一程,湖水又在另一個遠遠的地方出現。子胥自己覺得像是一條經過許多迂途的河水,如今他知道,離他所要注入的湖已經不遠了。他心裡盤算著,若不是在下午,必定就是在晚間,一個新興的城市就要呈現在他的面前。
「你們這群敗類,」他的憤恨促使他說出更粗野的話,「你們就和這些腐爛的魚鱗蝦皮一樣地腥臭。」
午後,這畸人又走到市心,四圍的情調和上午的又迥然不同,他用哀婉的低音引導著聽者越過那些山峰,人們走著黃昏時崎嶇的窄路,簫聲婉婉轉轉地隨著游離的鬼火去尋索死者的靈魂,人人的心裡都感到幾分懍慄。但簫聲一轉,彷彿有平靜的明月懸在天空,銀光照映著一條江水穿過平疇,一個白髮的漁夫在船上打槳,槳聲緩緩地、緩緩地在簫聲裡延續了許久,人們艱苦的恐懼的心情都化為光風霽月,簫聲溫柔地撫弄著聽眾,整個的吳市都在這聲音裡入睡了……
但是誰也捨不開這雄壯的簫聲了,日當中天,簫聲也達最高峰,人人仰望著這座高峰,像是中了魔一般,腳再也離不開他們踩著的地面。
有人在拍子胥的肩,使子胥嚇了一跳,這對於他是多麼生疏,他久已不曾經驗過這肩上的一拍了。他悚懼地回轉頭來,面前是一個久已忘卻的面貌。他端詳一些時,才認識出是少年時的一個同學,以研究各國和*圖*書的國風見稱,後來各自分散,彼此都已忘記,不知什麼樣的運命把他送到吳國來了。那人望著子胥,半驚半喜地說:
第二天這畸人又出現了,人們都潮水似地向他湧來,把他圍在市中心。簫聲與昨天的有些不同,可是依然使人興奮,使人沉醉。這事傳入司市的耳中,司市想,前些天那個研究歷史的人,在這裡演講,為的是貝殼;今天又有人在這裡吹簫,聽說他既不要貝殼,也不要金銀,可是為什麼呢?他必定是另有作用,要在這裡蠱惑人民,做什麼不法的事。但當他也混在聽眾中,一段一段地聽下去時,他也不能擺脫簫聲的魔力了,一直聽到傍晚。他本來計劃著要把這吹簫人執入牢獄裡定罪,但他被簫聲感化了,他不能這樣做。
剛過中午不久,他就遇見些從市集歸來的人,三三五五地走著,比他所期望的早得多,忽然一座城在望了。他又低著頭走了一些時,不知不覺在空氣中嗅到魚蝦的腥味,原來西門外的市集還沒有散完。地濕漉漉的,好像早晨落過一陣小雨,這時陰雲也沒有散盡,冷風吹著,立刻顯出深秋的景象。郢城,他久已不見了,無法比較,但是比起鄭國和陳國的首都,這裡的行人都富裕得多,人人穿著絲製的衣裳,臉上露著飽滿的笑容,彷彿眼前有許多事要做似的,使這座城無時無刻不在膨脹。子胥正以他好奇的眼光觀看一切,忽然聽到一片喧嘩,看見在不遠的地方聚集著一堆人。這些人圍攏在一家門前,門前站立著一個高大的男子,那男子滿臉怒容,發出粗暴的聲音說:
這句話激怒了群眾。「他侮辱我們!」「他罵我們!」「我們要和他到官府去解決!」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有的向後退了兩步,有的又擠上前,這人看著這群人的激動,便挽起袖子,他的兩隻胳膊上露出來兩條紋飾的毒|龍。當他拔出他腰間的匕首時,四圍又是一片暫時的平靜,平靜中含有一些悚懼。正在這瞬間,門內走出一個老太婆——
「這人這樣順從他的母親,看來也沒有多大本領。」
「前和_圖_書些天還來了一位同鄉,據說他研究過許多年的歷史,他在這裡一座廣場上講齊桓、晉文、秦穆、楚莊稱霸的故事,說得有聲有色,招來了許多聽眾。每個聽者都要繳納一個貝殼,坐在前排的一個大貝殼,坐在後排的一個小貝殼。講了幾天,他背走了好幾口袋貴重的貝殼……
子胥早已忘記了這個名字,如今忽然想起,好像一個寶貴的發現,但是到越國去了,他立即感到無限的失望;這正如在人叢中出乎意外地露出一個久未見面的朋友,可是一轉眼,他又在人叢中消逝了。子胥的神情很不自然,不住地發呆,那人也覺得兩人中間好像有些話說不大通似的,又看了看子胥,把同鄉會的地址告訴他,說一句:「我看你這樣子,也很匆忙,我們明天再見,我還要趕忙去教某某小姐鼓瑟。」說完便匆匆地走去了。
「是的,——是陳音。」
這詩有多麼簡練,只有古人才能做得出來。」
聽者在上午感到極度的興奮,神經無法鬆弛,到這時卻都融解在一種平凡聖潔的空氣裡了:人人都抱著得了安慰的心情轉回家去。
他這樣喊著,並沒有得到回答,四圍的人聽了只是嘻嘻地笑。這無異於在他的怒火上加油,他的牢騷越發越大:
眾人望著專諸走進門去,人人的心也都鬆下去。等到專諸的家門緊緊關住了,才有幾個人用一句輕薄的話遮飾他們當時的恐懼:
那人愣了一下,立即說道:「你說的是不是陳音?」
「我看你有些面熟,我不敢認,你莫非是精於射術的子胥嗎?你怎麼也會到這裡來呢?」子胥還沒有回答,那人便接著說,「我在這裡已經很久了,這裡的同鄉並不少。我在這裡教音樂,你知道,一個新興的國家是怎樣嚮往禮樂……」
再吹下去,吹出一座周圍八九百里的湖澤,這比吳市之南的廣大的震澤要豐富得多,那裡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水產,靈龜時時從水中出現,如果千百隻戰船從江水駛入大澤,每隻船都會在其中得到適宜停泊的處所;還有濃鬱的森林,下面走著勇猛的野獸,上邊https://m•hetubook•com•com飛著珍奇的禽鳥,如果那些戰車開到森林的旁邊,戰士的每隻箭都可能射中一個美麗的生物。湖澤也好,森林也好,使聽者都引頸西望,望著西方的豐富的楚國……
那人聽見母親在門內呼喚他,他的憤怒立即化為平靜,把匕首插入鞘中,向人群投了一個輕蔑的眼光,走進去了。
飛土,逐害。
(原載《世界文藝季刊》第一卷第一、二期,一九四五年八月、十一月出版)
他的憎恨使他的語言失卻理性,大部分的人還是嘻嘻地笑。但是住在近鄰的幾家人有些受不住了:
忽然又是百鳥齊鳴,大家醒過來,簫聲裡是一個早晨,這時一個女性的心,花一般地慢慢展開,它對著一個陌生的男子領悟了許多事物。——簫聲漸漸化為平凡,平凡中含有雋永的意味,有如一對夫婦,在他們的爐灶旁升火煮飯。
子胥不願意遇見熟人,他聽了這話,面前好像又看見有一片污泥,同時他想起方才專諸所罵的外國歌,必定是這類的人給傳來的。那人不管子胥在想什麼,卻興高采烈地說下去:
「陳音幾乎和我是同時來的,現在到越國去了。從他那裡我得到不少關於射道的資料,你知道,我是研究詩的,從他的口裡我聽到了那首最古的詩——
「專諸,進來吧!你又在闖什麼禍?」
「放著眼前有一片空闊的廣場,你們不去擺你們的攤子,偏偏擺在我的門前,擺完了又不替我打掃,在白石的台階上丟下些魚鱗蝦皮就走了,弄得我的房裡充滿了腥氣。」
「你來了真好,這裡也有同鄉會,自從申公丞臣以來,我們楚人在這裡都很被人歡迎,不管是文的,或是武的。你知道嗎,一個新興的國家是多麼嚮往禮樂!我還記得,你的射術和劍術都很好,你不愁沒有飯吃。我除卻教授音樂,還常常做幾首詩刻在竹板上,賣給當地的富商們,他們很願意出重價呢……
「你這自私的獨夫,我們在晚間消遣解悶,干你什麼事?難道因為你住在我們的近鄰,我https://www•hetubook•com.com們就不做聲?」
「你知道嗎,在吳、越的邊境上還有許多野人,他們是斷髮紋身的,髮斷了的確不好看,但是身上的雕紋有些的確很美麗呢。我們可以把這些雕紋描下來,還收集一些他們的用具,帶到城裡來給大家看看,從這上面也可以賺不少的錢……
斷竹,續竹,
子胥望著那人走遠,他想,假如陳音也在這裡,他一定立即去找到他,向他說一說他的遭遇和他的計劃,因為這人深深地知道弓弩的作用是「逐害」。可惜這人到越國去了,他心中感到無限的蒼涼。在林澤,在田野,復仇的事無從開始;一到人間,就又難免遇到些拖泥帶水的事,聽到許多離奇古怪的話。他一路的遭逢,有的很美,有的很醜,但他真正的目的,還在一切事物的後面隱藏著。他意想不到,這裡也有這樣多的楚人,為了避免無謂的糾紛,他不得不隱蔽他的面目;但他為了早一日達到目的,又急切地需要表露出他的面目。在這又要隱蔽、又要表露的心情裡他一步步地走入吳市。
子胥聽著這些話,真是聞所未聞,好像另外一個世界裡的事,他無法回答。只是由於那人誇獎他的射術,他忽然想起一個精於射術的朋友,這人在許久以前就離開了楚國,聽說到東方去了,他倒想趁這機會打聽打聽這人的下落。他說,「我的射術和劍術早已荒疏了,這時我卻想起一個精於射道的朋友,不知他是不是在這裡?」
同時又是一片輕薄的嘻笑。子胥在一旁看著這幕劇,心裡有些驚奇。他從那老太婆的口中知道,這個「人的憎恨者」叫做專諸。他想,這人最初一定是與世無侮,在郊外蓋下這座茅屋,和他的母親過著平靜的生活。他並不尋找紛擾,但是紛擾找到他的門前,當年的郊變成今日的郭了。那些賣魚賣蝦的、呼嚕喝雉的、唱外國歌的……從早到晚在攪擾他,使他不能清靜地生活,如今他不能不憤怒了。這憤怒,誰能平息呢,只有那四圍是和平圍繞著的老母,因為他多少年平靜的生活都是和他的母親一同度過的,所以平靜也永久凝集在他母親的身上。—和_圖_書—子胥想到這裡,林澤裡的茅屋彷彿又呈現在他的面前,他想,那個楚狂一定還和他年輕的妻過著平靜的歲月,但宇宙間沒有不變的事,一旦那林澤開闢為楚王的獵場,楚國的貴族在他的四圍建起一座一座的別墅,也有些女人不三不四地唱些外國歌,也有呼嚕喝雉的聲音攪得他不能安眠……他會不會搖身一變,變為今日的專諸呢?他覺得,楚狂變為專諸的日子一定也不遠了。子胥立在街頭沉思時,那群人早已散開了,街上越來越寂靜,他也越想越遠。看著專諸門前的魚鱗蝦皮忽而化為林澤中的麋鹿雉雞,楚狂的藜實袋裡也忽然會露出明亮的匕首,而楚狂的妻與專諸的老母忽然融合為一個人了,——寧靜而樸質的女性。
「誰說時代亂不容易找金銀呢?金銀到處都是。」
他沒有旁的方法,只有把這事稟告給吳王。
再吹下去,是些奇兀的山峰,這在吳人是怎麼也想像不到的,每一步都會遇到阻礙,每一望都會感到艱難,岩石峭壁對於人拒絕的力量比吸引的力量要大得多,但是誰若克服了那拒絕的力量,便會發現它更大的吸引力:在山的深處有銅脈,有鐵脈,都血脈似的在裡面分佈,還有紅色的、藍色的、綠色的寶石,在裡面隱藏……吳人聽到這裡,要用很大的努力才能聽下去,好像登山一樣艱難。
不久,吳市裡便出現了一個畸人:披著頭髮,面貌黧黑,赤|裸著腳,高高的身體立在來來往往的人們中間,他雙手捧著一個十六管編成的排簫,吹一段,止住了,止住一些時,又重新吹起:這樣從早晨吹到中午,從中午又吹到傍晚。這吹簫人好像在盡最大的努力要從這十六支長長短短的竹管裡吹出悲壯而感人的聲音。這聲音在聽者的耳中時而呈現出一條日夜不息的江水,多少隻戰船在江中逆流而上,這艱難的航行需要無數人的撐持;時而在一望無邊的原野,有萬馬奔馳,中間摻雜著軋軋的車聲,有人在彎著弓,有人在勒著馬,在最緊張的時刻,忽然萬箭齊發,向遠遠的天空射去。水上也好,陸地也好,使聽者都引頸西望,望著西方的豐富的楚國……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