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土著
一位朋友告訴我澳洲白人勸導土著工作的故事,那位白人對土著說:
一九〇一年澳洲成立聯邦政府以前,因為忙於應付國內種種問題,很少和外界接觸,所以澳洲人已把澳洲建設成一個美麗而富強的國家時,世人對澳洲所了解的還是很有限。據說,有一回,澳洲網球國手奎斯特(Adrian Ouist)到南美洲表演球技,當地人大感驚訝,認為一向擲回力棒(Boomerang)的澳洲人居然球藝如此高強,而且長相也和人們所傳的不一樣。奎斯特聽了這些話驚訝的程度不在南美洲人之下,白種人在澳洲打天下為時已久,而且已經到向下扎根向上發展的程度,居然還有人不知道澳洲是怎樣的國家,認為所謂澳洲人就是以擲回力棒著稱的黑色土人。
「每個人都要工作的,你必須利用每日的時間好好工作。」
回力
https://www•hetubook•com•com
棒兩種,一種擲著玩的,順著方向擲出去會回到擲者身邊來。另一種是打獵時用的,命中獵物時有足夠的力量殺死牠。目前遊客到澳洲可以買到模仿土著所製的回力棒以為紀念品。回力棒也有「希望你回來」的意義在裡面。我在南澳的艾德萊(Adelaide)訪問的時候,住在一位茲威克太太(Mrs.Zweck)家中,離開時她送我一隻土著手製的回力棒,告訴我澳洲也就是我的家,希望我有朝一日再回來。那隻回力棒是堅硬的紅木所製,上面有土著用尖銳石子刻出的袋鼠、蛇、鴯鶓、大蜥蜴、鴨嘴獸等圖形。我把它陳列在家裡客廳中,也希望有日能再「回到」澳洲去。根據一七八八年統計,澳洲土著人口共有三十萬人,目前所餘大約四萬五千人。當年白https://m.hetubook.com.com人登陸澳洲,必須尋覓有水有草的地區方能定居,土著也一樣的需要這等地帶,白人來了,他們只有退讓。本來他們的日子就過得簡陋,覓食覓水愈來愈不易,死亡率也跟著日漸增高。澳洲國基日趨穩固,社會日趨繁榮,聯邦政府開始注意土著的問題,展開各方面的協助和開導,改良環境,普施教育和輔助工作等,但因為文化背景大相懸殊,所收效果不盡理想。
自然,追溯到最原始,所謂真正的澳洲人就是那些黑色的土著,就像真正的紐西蘭人是毛里人(Maori),和真正的美洲人是那些印地安人一樣。澳洲土著在澳洲最少有兩萬四千年到三萬年的歷史,在這樣長久的時日中,他們已經學會適應澳洲的氣候和土地,不管海岸、森林和原野,即使是酷熱乾燥的沙漠地區,他們也能夠在那兒過生活。
和_圖_書土著們善於拋擲回力棒是很有名的,關於回力棒他們還有一個類似神話的傳說:最早的時期,天壓著地,人類和動物都只能腹部貼著地面爬行。一個土著找著一根棍子把天撐起,向上一推,站起來了,但是天的重量壓彎了那根木棍,那就是回力棒的「老祖宗」。
「為什麼?為什麼我要好好工作?」土著反問他。
「你現在開始工作,掙了錢,積蓄起來,到你年紀老了,你可以安享時日,不必再工作了。」
「說老實話,我有時候也看不出文明人的生活方式有什麼值得人效法和欽佩的地方。」有位澳洲朋友和我談話時笑著這樣說:「營營碌碌、為名為利、自私、爭奪,沒有一個時刻休止,我看土著得著了東西便邀請大家一起享用,那是美德,我認為有的地方我們還應該向他們學習哩!」
那位土著笑了起來:「你說我現在工作到我老的時候就hetubook.com.com不必工作,我現在就可以不必工作,為什麼還要等到老的時候呢?」
為了一直被隔絕在大陸上,沒有機會和文明的環境相接觸,時至今日,澳洲土著所過的還是石器時代人的日子。若干部落各有頭目,各有不同的信仰和習俗,分別佔據了大片地盤過著原始的遊牧生活。除去舉行祭典的時候身上掛了些特有的「飾物」,大半是赤身露體的過日子。他們不知道工作,利用石斧、盾、長矛、木棍子、小刀和回力棒打獵為生。到了海濱便利用鈎子、魚叉和獨木舟。鴯鶓(Emu)、袋鼠、儒艮(Dugong)、海龜和鱷魚等等都是他們的食物,山野林叢間的漿果類和根類植物也可以充飢。他們有分享食物的習慣,獵得一項獵物,利用土法燒烤一番,親戚朋友齊來大嚼。野火成灰,歌舞停息,餘下零星殘物,大家默默地分手,再繼續明日流浪的生涯。
澳和-圖-書洲土著的形貌也許會使第一次看見他們的小孩嚇得大哭,但如果仔細的端詳,可以在那略帶羞澀的表情中看出他們的樸實和純良。有關土著的種種常是我和澳洲朋友談論的話題。有一回我看到一群年輕的土著男女,他們在學校裡過著正常而愉快的學生生活,但是他們的老師告訴我,這些年輕人的父母都不肯放棄他們的「無罣無礙、自由自在」的遊牧生涯,誰也不知道那一天這些孩子們當中有誰會突然改變主意,悄悄地逃離學校回到他的父母身邊,重新開始歸屬於他們的傳統生活方式。在工廠、礦區,或農場裡做工的年輕土著也一樣,今天他來上班,也許明天就不見影蹤,沒有原因,事先也不讓人知道,他們就是這樣的不定無常,使人無從引導,也無法捉摸。有人說土著的傳統生活方式對他們有極大的吸引魔力,他們看不出文明人的生活方式有什麼值得效法和欽佩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