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之美
看不見的競爭力
可是這些情況都是相對比較而來。
我碰過一位視障的朋友,他會用皮膚上的感覺去形容月光,當他跟我形容著這樣的感受時,我大吃一驚,我忽然覺得視覺其實是可以用其他感官來彌補的。那時我回頭反問自己:「我是一個視覺正常的人,但是不是就因為我的視覺太正常,結果反而變得不敏感了?」
美,使一個人的生命充滿了聽覺、視覺、嗅覺、味覺等各種不同心靈感受的庫存。當有一天,孩子長大了,想從心靈庫存裡提領出美的時候,他覺得源源不絕。
有時候我會在想:一位天生的盲人,他的視覺感官經驗會是如何?我們常常稱呼盲人朋友為視障,指的是視覺受到障礙,可是我和圖書們會發現,視障朋友在很多感官上非常非常地靈敏,譬如說,他們能用聽覺、觸覺上替代自己的視覺。
也許因為我是學美術的,對視弱、色盲非常感興趣。很多美術科系會不准視弱或色盲的學生報考,認為視弱跟色盲是一種視覺上的病態,不適合從事與色彩有關的行業,所以也不能做畫家。其實在藝術史上我們發現,視弱跟色盲的藝術家曾經存在過。
我曾經看過一些朋友,在生命最沮喪的時刻不知如何是好,於是可能用最絕望的方式傷害自己、毀滅自己,我發現在他們的美的庫存裡,空空如也。當銀行戶頭裡沒有存款,提款機是提不出任何金錢來的;別忽略了:我們的hetubook.com•com心靈也像一張提款卡。如果庫存餘額是零,有一天,我們提領不出任何愛、恨、歡樂、或悲哀的時候,這一張提款卡,會變成自己非常沉重的負擔。
視覺這個特別的感官,常常會跟色彩相提並論。十九世紀從歐洲開始,對於人類視網膜、色彩及光三者之間的複雜性,做了許多的整理。現代科學在視覺上的研究,也愈來愈進步了。也許大家聽過「色譜」這個專有名詞。所謂的色譜,就是橙、紅、黃、綠、藍、靛、紫,也有人稱做光譜。在測驗人的視弱或者色盲這類視覺上異變的時候,會翻開內有各式彩色頁的專門書讓受測者辨視,考驗對色彩的敏感度。
所以我和_圖_書們常常說:「美,是看不見的競爭力。」
人類的感官潛能其實大部分停留在沉睡狀態,並沒有被喚醒。
喚醒沉睡的感官
可是這般成長的孩子,視覺上的豐富性比一般人來得強,他所看到的夕陽,已變成心靈的庫存,他有一個豐富的倉庫存放著許多色彩的記憶,有一天,他走到不同的行業裡去,他對色彩能夠有非常豐富的反應,他會是一個完整的人,也會是一個成功的人。
所以回到美學的本質來,其實人類的感官有很多種不同存在的狀況。有人色弱,也許有人對色彩很敏感,我們叫色強。有人看顏色會有盲點,稱為色盲;也許一般正常人就可以看到很豐富的色彩https://m.hetubook•com.com。
視弱、色盲
我的意思是說,如果科學家告訴我,我的視網膜可以分析兩千種不同的色彩,可是我發現看到的色彩非常少;相對而言,這不也是一種盲嗎?空有這一副眼睛,空有正常的視覺,但我的眼睛看到的色彩其實並不多。
很多的兒童美術理論便是因此而希望:從兒童美術去開發孩子在成長過程裡視網膜非常豐富的經驗,讓他們從小能感覺到月光、夕陽的變化,感覺到花在綻放過程中,色彩逐步逐步地改變。孩子於是感覺到,藍色、綠色、紅色這些泛稱,不能當做色彩的代表,色彩遠比這些文字、語言要豐富得多。這個過程就是所謂的「開發潛能」。
所以也許
www.hetubook.com.com
父母、老師都沒有想到,將一個成長的孩子帶到海邊去感受夕陽的變化,他所學到的東西不是文字跟語言可以回答的,也無法去應付考試,現實上毫無功能可言。所謂色盲,可能是對於某一種色彩的感受,與一般人有所不同。我問過一位色盲的朋友,他說他的世界大半是灰色,可是他會看到很強烈的紅跟綠,就是最強烈的色譜在他的視覺中存在著,而比較中間色調的部分,會變成灰色調。想想看,如果我畫一張以灰色為主調的畫,其中跳出很強烈的紅跟綠,也許會被認為是很美的一張畫。
在現實社會中,我們常常要求孩子分數考高一點,賽跑跑快一點……用分數、用數字來衡量競爭的結果。美,卻是看不見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