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生活美學.理趣

作者:黃永武
生活美學.理趣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欣賞下棋

欣賞下棋

下棋就是器量,下棋的人和觀棋的人不一樣,旁觀者能夠做到「勝固欣然,敗亦可喜」已經不容易,而下棋的人,能夠明白下棋的過程就是娛樂享受,對於結局的輸贏,不必認真,那就漸漸養成器量了。其實「人心無算處,國手有輸時」,連國手也會失算,輸了就算了,所謂「棋輸木頭在」,對誰也沒損失呀,何必一定還要戀戀舊局、細究錯著呢?古人雖有主張一局棋裏要拿出「征誅精神」來的,那是勉勵人事事要集中精力,並不是要人太執著,下棋時能饒和圖書人幾步、讓人悔棋重來,使長松蔭亭中的風日多清美呀!更何況大英雄真名士還能做到「勝局能輸始是棋」,該勝的都可以輸,是何等器量!難怪曾國藩在每天飯後,總下一局棋,叫做「養心棋」,曾國藩的器量可能就是如此培養成的。
下棋也就是政術,有人說下棋爭勝的要訣在「穩冷狠」,又有人說官場鬥爭的要訣也在「穩冷狠」,不錯的,綜觀民國以還的政治人物,袁世凱能穩能狠,但熱衷帝制不能冷;汪精衛能冷能狠,但仰hetubook•com.com人鼻息不能穩;劉少奇能穩能冷,但對付同黨卻不能狠,唯有毛澤東三字具備,出手驚人,陰毒絕情,殺人無算。像是深通弈術,其實這也不是限於什麼弈術,只要鬥智爭勝的野心存在,那怕是情場、商場、戰場、考場、大選場,無不以善於「穩冷狠」者獲勝,而且臉皮越厚越好。當年項羽以「起手無回」的高手姿態來下這盤江山的棋,而劉邦卻以「隨下隨悔」的低棋耐久來奪取楚河漢界,結果棋高反敗,棋低反勝,留給千古旁觀者hetubook.com.com扼腕歎息。不過,項羽曾在鴻門之宴時,饒了劉邦一著,又畫鴻溝為界,談妥了「和棋」,唉,饒過的棋,毀約重來,不討論它們的成敗高下也罷!
下棋就是智慧,善於博弈的人都明白,心裏稍存輕敵的驕傲,就會因懈怠而失敗,所以常告誡自己:頭贏不是贏!而現代人卻喜歡以「贏在起跑點上」作為號召。有一次我看英國賽馬,許多馬偷跑,跑得精疲力竭,結果裁判宣布不算!所以「贏在起跑點上」只是投機,並不代表智慧。人生的大智慧總表現在天翻m.hetubook.com.com地覆、艱難萬狀的時分,而棋局也常在劫殺紛紛、動彈不得時,所謂「殘局分明一著難」的關頭,誰能打破連周圍空氣都緊張凝結的僵局,誰才算有真智慧。
現代的青少年,往往是電動玩具的高手,會下棋的越來越少,能精於弈技的更是鳳毛麟角。我擔心這將是中國休閒生活的大缺漏,也是人生精神陶冶的大損失。因為下棋,絕不只是怕敗貪贏地爭爭閒氣,更不是「蠻棋」對「瞎著」地殺殺時間,如果你懂得欣賞下棋,這裏面深邃無底、變化無常,處處啟示著人生的和*圖*書哲思。
下棋就是做人,人不能沒有做錯的時候,棋也不能沒有下錯的時候,人在年輕時候走了錯路,及時回頭改正,還來得及。棋在初開始時該出車的,卻跳了馬;該飛角的,卻侵了邊,及時守成,仍可以穩住大局。但下棋千盤,末後一著,最為要緊。末後一著錯,滿盤都是輸,人生也是結局最要緊,所謂「學問要看臘月三十日」,可以總結一年的造詣,所謂「善觀人者索其終」,探索到臨終,才可以結論一生的德業,老年收場前若一失足,就把一生飾名欺世的醜境全盤暴露,難有挽救的可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