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生活十講

作者:蔣勳
生活十講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講 創造力 神話的無限領域

第六講 創造力

神話的無限領域

我要說的是,文字本身也有個神話化的過程,但這裡面是有矛盾的,就是既想要改寫成白話讓人看得懂,又想要保留文字的神祕性。胡適在白話文運動中想要把文字的神話性打破,可是卻不可能徹底,我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參加中國人的葬禮時,司儀唸的奠文,沒有幾個人聽得懂,這麼慎重的一個追悼儀式,怎麼會聽不懂?他到底是在崇拜他、感謝他、懷念他,你都不知道,你參加儀式做什麼?
今日我們要解析神話,會遭遇到一和_圖_書個問題:文字。因為文字本身會死亡,很多神話經典都是在一個不斷被改寫的過程中,而改寫的過程不可避免的就會沾帶了改寫者的語言系統。例如我們現在讀的佛經,大概是南朝到唐朝的這一段時間所翻譯的,用的是一千多年前的文字。當我說我在讀這麼古老的文字時,西方人聽到都會昏倒,基督教改寫成義大利文也不過是幾百年的事。對於現代人而言,若是古文的訓練不夠深,就沒辦法進入www.hetubook•com.com經典的世界。所以我曾聽朋友說,他們讀佛經是讀英文版,因為他們覺得讀英文佛經比讀中文容易懂,聽起來不合邏輯對不對?怎麼一個台灣長大的人,讀英文佛經比中文容易懂呢?
我自己是很著迷於神話的,因為神話好像雪球一樣,會越滾越大,你怎麼去解析,都解析不完,它好像還會跑,會往前跑,最後還會變成一個科學和幻想的競爭,科學要去解析幻想,但科學越強,幻想越多,幻想越多又越想www.hetubook.com.com去解析,好像是人類兩種基因的一個競爭過程。
所以我非常希望年輕的一代多讀神話,教科書裡也多點神話,因為神話有一個無限領域,同時可以滿足幻想的創造力與科學的創造力,所以小孩讀神話,他將來可能變成科學家,也可能變成文藝家,兩種都有可能。
神話另一種改寫,是拿來當作靈感再創作,如魯迅改寫嫦娥奔月和后羿射日的故事,他不是在翻譯,也不是理性分析民族潛意識,而是以一個創作者的角度,將神https://m.hetubook.com.com話再創作為一篇小說。有一段時間我也在做這樣的工作,改寫了很多神話,如佛經中割肉餵鷹、捨身飼虎的故事,後來我發現,當我在講中國美術史時,讓學生讀改寫後的佛經故事,他們會覺得很有趣,要他們去讀經太難了,但經過白話改寫後,好像變成一個更美麗的故事,對他們要了解敦煌壁畫來講,有很大的幫助。
這裡面就是有一種矛盾,當文學的某部分儀式化之後,文學就死亡了,可是文學又需要藉由儀式復活,儀式會使文學性重新再生。
和圖書簡單,因為翻譯成英文的是白話,英語的白話,裡面不會添加中國歷朝歷代的神祕性,它只是翻譯成最簡單的意思,沒有複雜的成分。但是中文的佛經,因為是古老的文字,所以文字本身就會神祕化,讓人看不懂,就具備了神性。我們注意一下,道士畫的符也是文字,但因為我們看不懂,所以覺得神祕。古代皇帝的詔書常常要用篆字寫,也是要讓人看不懂,還有像皇帝去祭天的玉板上的文字,大概都是篆字隸書,不是楷書,因為要用古老的文字,這樣神才看得懂,因為神是古老的。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