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長短經

作者:趙蕤
長短經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八 雜說 二六 恩生怨

卷八 雜說

二六 恩生怨

晉使韓簡子視秦師云:「師少於我,鬥士倍我。」公曰:「何故?」對曰:「出因其資,入用其寵,饑食其粟,三施而不報,所以來也。」〔https://www.hetubook.com.com觀秦怒而來,則知至恩必有至怨矣。〕
《傳》稱諺曰:「非所怨,勿怨。寡人怨矣。」hetubook•com•com是知凡怨者,不怨於所疏,必怨於親密。何以明之?高子曰:「〈小弁〉,小人之詩也。」孟子曰:「何以言之?」高子曰hetubook.com.com:「怨。」孟子曰:「固哉!夫高叟之為詩也。有越人於此,關弓而射我,我則談笑而道之。無他,疏之也。兄弟關弓而射我,我則泣涕而道之https://www•hetubook.com.com。無他,戚之也。然則〈小弁〉之怨,親親也。親親,仁也。」〔〈小弁〉,刺幽王也。太子之傅作焉。〕
杜鄴說王音曰:「鄴聞人情恩深者,其養謹;愛至者和_圖_書,其求謹。夫戚而不見異,親而不見殊〔戚,近也。殊,謂異於疏者也。〕,孰能無怨?此〈棠棣〉、〈角弓〉之所作也。」由此觀之,故知怨也者,親之也;恩也者,怨之所生也。不可不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