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四書章句集注

作者:朱熹
四書章句集注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中庸章句 第二十七章

中庸章句

第二十七章

包下文兩節而言。
待其人而後行。

峻,高大也。此言道之極於至大而無外也。

洋洋乎!發育萬物,峻極于天。
尊者,恭敬奉持之意。德性者,吾所受https://www.hetubook.com.com於天之正理。道,由也。溫,猶燖溫之溫,謂故學之矣,復時習之也。敦,加厚也。尊德性,所以存心而極乎道體之大也。道問學,所以致知而盡乎道體之細也。二者修德凝道之大端也。不以一毫私意自蔽,不以一毫www.hetubook.com.com私欲自累,涵泳乎其所已知。敦篤乎其所已能,此皆存心之屬也。析理則不使有毫釐之差,處事則不使有過不及之謬,理義則日知其所未知,節文則日謹其所未謹,此皆致知之屬也。蓋非存心無以致知,而存心者又不可以不致知。故此五句,大小相hetubook.com.com資,首尾相應,聖賢所示入德之方,莫詳於此,學者宜盡心焉。
總結上兩節。
故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溫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禮。


至德,謂其人。至道,指上兩和_圖_書節而言也。凝,聚也,成也。
優優大哉!禮儀三百,威儀三千。
倍,與背同。與,平聲。〇興,謂興起在位也。詩大雅烝民之篇。
右第二十七章。言人道也。

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

和圖書
是故居上不驕,為下不倍,國有道其言足以興,國無道其默足以容。詩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謂與!
大哉聖人之道!
優優,充足有餘之意。禮儀,經禮也。威儀,曲禮也。此言道之入於至小而無閒也。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