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易經雜說

作者:南懷瑾
易經雜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由宗教而教化人生

由宗教而教化人生

那麼它說,這個蒙卦的現象,不是我求童蒙——例如辦幼稚園,教育的性質,不是我為了學費,像技生意一樣,把你家的小孩弄來,而是小孩來求我教育他。如果仔細研究這兩句話,看這個卦所表現的狀態就知道了,山水蒙,蒙卦上面是山,下面是水:早晨水蒸氣上來,一片大霧茫茫,前路看不見,如小孩子一樣,走在路上找不到前途,想找一個老前輩問問路和_圖_書,指引迷津,於是把這個狀況變成教育的目的,也變成政治的目的。不是我去找他,而是對方來找我,但有一個條件,像求神拜佛卜卦一樣,要很誠懇,最初來問的時候,就告訴了答案,如果告訴的答案不相信,又一次兩次三次再問,這就是褻瀆——開玩笑了,既然是開玩笑的態度,就不答覆了。透過這些話,就看出一個道理,人要m.hetubook.com.com至誠,對待人也是一樣,當我們第一次很誠懇向人請教時,一定得到答覆,如果故意開玩笑去問人,一定得相反的效果。所以宗教的精神也好,長官部下的相待也好,朋友相處也好,家庭相處也好,都應該是這種精神,所以中庸之道,講究誠。最後結論說這個卦是好的——利貞。可是這利貞是怎樣來的?是要最誠懇,不要開玩笑。當我https://m.hetubook.com.com們以謙虛的精神,像小孩子去找老師求教一樣的誠懇端莊,這就亨通、有利,這樣看起來,不必要卜卦了,以謙虛的精神、誠懇的態度去做人做事,又何必去求菩薩呢?所以《易經》是透過宗教的迷信性質,來告訴人生的道理。
這個卦辭,以現代觀念從字面上看,不知道它亂七八糟說了些什麼?大家對《易經》的觀念,一種是很神聖的看法,一種是和_圖_書很討厭的看法,總之都不知道它說些什麼。現在我們要把握住一個原則,這是我們上古文化,人生不可知的那一面——任何一個人,無論智慧怎樣高,對於宇宙不可知的一面始終不懂,譬如說,我明天吃幾碗飯,我也不知道,你也不知道,我們希望知道未來究竟是怎麼一回事,於是古今中外,有許多方法。《易經》原來是研究卜卦,透過了這個方法而想得先知,的確有這回事。後來www•hetubook.com.com人文文化的發展,到周公、孔子以後,透過了這個神秘色彩的卜卦,而加進去人生哲學的瞭解,結果這兩樣東西分不清楚了。所以《易經》不像西方文化,老實說外國的宗教,它們的教主並不跟人講道理,只是教人盲目的信。我們文化的《易經》是從宗教的性質來的,後來要講道理,不可盲目的信,因此這些加起來的東西,現在我們看起來頭痛,它說這個卦是好的,怎麼個好?它下面把道理講給你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