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文化的教育精神
「蒙,亨,以亨行時中也。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志應也。初筮告,以剛中也。再三瀆,瀆則不告,瀆蒙也。蒙以養正,聖功也。」
「彖曰:蒙,山下有險,險而止,蒙。」
孔子解釋上面的卦辭說:卜到蒙卦是亨通的,因為行為思想,把握了時和-圖-書間,得其中道,不偏,自然亨通。這個卦為什麼是「行時中也」?因為陽卦多陰,陰卦多陽,這個蒙卦是陽卦,六爻中只有兩陽爻。以男女為喻,一群女孩中,只有兩個男子,其中一個上九是老頭,另一個是九二爻,還很年輕,又得其中,正在坎卦的中爻,像二十幾歲的青年,最剽悍的時候,而且亦得其位。位就是空間。《易經》告https://www•hetubook.com•com訴我們,任何東西得其時,得其位,當然是亨通的。至於「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孔子說是「志應也」,意志、思想、感情相通。從卦象上看,上下交互相連都是好的,所以上下相通是好的。「初筮告,以剛中也。」初筮告,是因為下卦坎卦的陽爻得其中,陽剛得中,誠誠懇懇,爽朗、坦白,當然得到答案。www.hetubook.com.com「再三讀,讀則不告」,把九二爻另外放到任何位置都不對,最後孔子作結論:「蒙以養正,聖功也。」所以中國文化的教育思想、政治思想,都取用這個蒙卦。所以中國古代的教育,以人格的教育為主。現在不同了,現在是生活的教育、技術的教育,古代教育的目的在「養正」——完成一個人格,這是聖人的事業,是一種功德,不是今日動輒講www.hetubook.com.com「價值」所可比擬的了。
中國文化的教育哲學思想,蒙卦裡包含了很多,但不是全體,而且蒙卦的教育思想哲學,不屬於現代教育思想哲學的狹窄範圍以內,中國文化蒙卦的教育思想,包括政治也是教育,中國古代是政教不分的,作之君,作之親,作之師,這就是政教不分的道理。全國的領導人就是大家長,就有教育全民的責任,這是中國古代觀念的和_圖_書一個重點。尤其在蒙卦中還看到,中國古代不但政教不分,而且還包括了現代的法治,就是所謂「刑教」,包括了法律的管理,刑教不分。譬如犯了法判罪,罪有輕重,在《易經》蒙卦的思想,判刑也是一種教育,如家裡孩子犯了錯,只好責打幾下,這也就是蒙以養正的《彖辭》觀念。
這要有智慧,有險的地方要止步,不要再亂闖,如果還不信邪,不止步,只有死路一條,這是蒙卦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