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易經雜說

作者:南懷瑾
易經雜說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學《易》與用《易》

學《易》與用《易》

至於我們要對每一卦、每一爻作再深一層的研究,據我現在所瞭解,便不是那麼簡單了,必須研究中國古代天文學,也叫作星象學——天文現象,二十八宿星的躔度,同每一個卦所代表的星座,每一星座在某一躔度上和其他星座所發生的關係,構成了一個現象。譬如說北斗七星,那七顆星如何像一個斗?是人類觀察天文,把那七顆星連起來,畫出來像一個斗。如西方人講天女星,是神話的構想像一個天女,實際上沒有和_圖_書,只是把一些星星連起來的虛線,大概像一個天女,那就如《易經》所說的「象」。現在西方的天文學那麼發達,也離不開星象,這個星象學和現代的太空學分兩路了。一路是實際研究追查每個星球在天體裡的相互關係,是天文走到太空方面去了;一路是研究追查星座和地球發生的影響關係,而構成抽象性的對人類活動的作用,這就變成星象學。星象學有印度的、埃及的、中國的、西洋的,各個系統https://m.hetubook.com.com不同,但大致上原則還是一樣的。可知《易經》每卦每爻的意思,是由星象學來的。漢朝有名的《京房易傳》,把這個要點藏在裡面,沒有明指出來,等於對後人留了一手。後來到了宋朝《易經》的大家邵康節,所謂能「前知五千年,後知六萬年」,就是從這個星象系統來的,所以他敢吹這個牛。那麼我們知道中國的天干、地支、五行、八卦,都是歸納了非常複雜的星象學,和-圖-書化繁為簡變成一般人都能懂得的抽象東西。因為一般人不知道天干、地支、五行、八卦的來源是星象學,就認為是江湖術士,實際上江湖術士的這一套,基本上有其最高深的中國文化作背景。
所以不要看了《周易》的各種解說,就只在《周易》上轉圈子,我個人認為這樣毫無用處。近幾年來研究《易經》又是一窩蜂,在我看來,只這樣打圈子,研究死了也沒有用,對國家、對文化不會有貢獻。唯一的用途,退休的人沒有事做https://m•hetubook•com•com,鑽進去蠻舒服,要真正有用,要有科學精神,而不是以現代的自然科學硬套上去,這是我個人到今天為止,很深切的體會的。易學是高深的,欲真的把它變成為有用的,必須如此。沒有做到實用,還是抽象化的偏重在思想方面,換言之只是偏重於哲學方面,是虛玄的,實際無用。所以研究《易經》,千萬不要鑽牛角尖,古人也如此,《易經》的著作本身,是了不起,可是有沒有用?此身都不能飽,如此而已。除非把古人的書都和-圖-書看懂了,都記得,然後推開,再找本文,或者有一點用處。至於講道理,像宋朝以後理學家們講《易經》的道理,我素來不大注重,如剛才說的那一些,每一個爻辭拿出來解釋,都可以寫一本書,可是有什麼用?有時候還會誤人,作為一個文化工作者,乃至寫一點小東西,一個字都不敢亂寫,寫出來是快意,但是如果偏差了,那個後果就不堪設想,所以不敢輕易下筆。古人著書就這樣嚴謹,現在的人不管這些,發表了再說,後果如何不考慮,這是古今不同處。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