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作者:張仲景
桂林古本傷寒雜病論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卷第十三 辨瘧病脈證並治

卷第十三

辨瘧病脈證並治

師曰:瘧病。其脈弦數者,熱多寒少。其脈弦遲者,寒多熱少。脈弦而小緊者,可下之。弦遲者,可溫之。弦緊者,可汗之,針之,灸之。浮大者,可吐之。弦數者,風發也,當於少陽中求之。
柴胡半斤 桂枝三兩 乾薑二兩 栝蔞根四兩 黃芩三兩 甘草二兩(炙)hetubook.com.com 牡蠣二兩(熬)
知母六兩 石膏一斤 甘草二兩(炙) 粳米二合 桂枝三兩 人參三兩
師曰:此結為癥瘕,必有瘧母,急治之,宜鱉甲煎丸。
問曰:瘧病。以月一日發者,當以十五日愈,甚者,當月盡解。如其不瘥,當云何?和圖書
柴胡桂薑湯方
上三味,杵為散,未發前,以漿水和服半錢匙。
白虎加桂枝湯方
師曰:陰氣孤絕,陽氣獨發,則熱而少氣、煩冤,手足熱而欲嘔,此名癉瘧。白虎加桂枝人參湯主之。

和*圖*書
瘧病,其脈如平,身無寒,但熱,骨節疼煩,時作嘔,此名溫瘧。宜白虎加桂枝湯。
白虎加桂枝人參湯方
蜀漆散方
鱉甲煎丸方

m.hetubook.com.com
瘧病,多寒,或但寒不熱者,此名牝瘧。蜀漆散主之,柴胡桂薑湯亦主之。
即前方去人參一味。
上七味,各等分,搗篩,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丸,日三服,清酒下,不能飲者,白飲亦可。


蜀漆(洗去腥)、雲母(燒二hetubook.com.com日夜)、龍骨各等分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湯成,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鱉甲 柴胡 黃芩 大黃 牡丹 蟅蟲 阿膠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再服,汗出便愈。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