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你不知道的二二八

作者:李敖 陳境圳
你不知道的二二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十八

十八

「台北綏靖區司令部奉令查封停刊報情形一覽表」「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四」(頁一八九):「人民導報、民報、大明報、中外日報、重建日報、青年自由報、大公報台北辦事處、和平日報、經濟日報、工商日報、自強日報。」
柯遠芬「台灣二二八事變之真相」「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五五五):「……世界大戰期間,復將此等浪人派遣至南洋群島,欺壓我僑胞。日本戰敗後,全部遣返台灣,為數約有五萬人左右,……。」
夏美「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一〇):「當時由於言論自由,所以辦報的人多,大家都批評陳儀,擁護陳儀的人不多,要他垮台的人很多。」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二二八研究」(李敖,頁一〇四、一〇五):「……主要是:(一)蔣介石和陳儀是日本士官學校的同學,對陳儀的軍事學識、行政才幹和思想作風一向器重,……(二)陳儀留日多年,對日本各方面的情況較為熟悉,……對台灣情況也有較多的了解;(三)陳儀統治福建多年,有一個較齊全的統治班底,……而台灣人民,除高山族外,絕大多數都是原籍閩南漳州、廈門、泉州一帶的人,這些對陳儀的統治台灣都屬有利的主客觀條件。……」

八八一 二二八前陳儀核准中央幾家報紙來台?

八九六 陳儀向孫中山焚香膜拜嗎?

賴澤涵「陳儀和二二八事件」「歷史文化與台灣」(頁二四五):「……陳儀資歷完備,又懂日文。當時有人不贊成他接掌台灣,但仍改變不了事實。……」
于百溪「陳儀治台的經濟措施」「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一七五):「……加上從戰敗解體的日軍中遣送回來的大批台灣籍士兵,更形成了如洪水氾濫般的失業人群。」
嚴家理「陳儀主浙見聞」「二二八研究三集」(二八三):「……蔣介石認為台灣人民之所以敢於起來暴動,是由於陳儀堅決執行了他的命令——將中央軍調出台灣,補充進攻解放區的兵力,造成省防空虛,給台灣民眾可乘之機。……」
李敖「二二八研究三集」(前言,頁二一):「說陳儀放縱軍人嗎?殊不知來台灣的部隊,不是他的子弟兵,他為要求軍紀,把馬姓少將當眾槍殺,他的氣魄可想。他信任台灣同胞,一方面把六十二、七十軍調回大陸,無懼於兵力單薄;……。」
史津「台灣人民『二二八』武裝起義」「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一二二):「國民黨反動政府接收台灣後,在政治上命令台灣人民各種團體停止活動,封閉進步的報紙雜誌,限制並剝奪了人民言論、結社等各種自由。……」

八九〇 二二八後國防部「和平日報」為什麼被查封?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二二m.hetubook.com.com八研究」(李敖,頁一一〇):「……在日本投降以後,由海南島和南洋各地日軍中集中的台籍官兵共有四萬多人,……陳儀竟也同樣不擇手段地想利用他們做為他統治台灣的馴服工具,當他們被遣返回台後,都被分派各縣、市,擔任基層工作。……」
唐賢龍「台灣事變內幕記」(頁一五七):「……台灣警備總司令部……於三月九日,首先將中山路的民報予以查封,……至十一日,台北所有之民間報紙如人民導報、中外日報、大明報、重建日報、國是日報等亦先後被封閉。各報之負責人與重要之工作人員,均以『叛國』或『異黨』、『暴徒』等罪名而紛紛加以逮捕。……」

八七八 陳儀喝的酒是「假酒」嗎?

八六三 遣返回台的軍人可以晉升軍階嗎?

八九四 二二八後誰負責箝制台灣的言論自由?

八五一 監察院為什麼要彈劾陳儀?

林宗光「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八一):「……雖然有很多台灣人的律師與法官,法院在情治人員的壓力下,不敢對中國人做不利的判決。台灣人再也不信任法庭,再也不願依循法律伸冤或解決糾紛。」

八七〇 陳儀為做「土皇帝」而將駐軍調走嗎?

八八八 二二八前台灣箝制言論自由嗎?

八九二 二二八後台灣報紙只剩那一報?

八六一 遣返回台的台灣人有三十萬人嗎?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一七五):「台省長官公署對於籌組致敬團這件事,表面上雖不加阻止,但內心是不甚贊成的,因為害怕地方人士到中央去說他們的壞話;……。」

八六四 遣返回台的軍人找得到工作嗎?

佚名「陳公洽與台灣」(頁九〇):「……公洽先生主張開放言論,讓民眾自行取捨,未加管制;截去年十一月止,一個小島的報紙雜誌,正式登記達三十六家之多。……」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台灣.中國.二二八」(頁一〇六):「陳儀抵台後,便將最初駐紮台灣的國民黨第七十軍以及其後的六十二軍,以軍紀敗壞為由撒回大陸……。」
馬起華「二二八研究」(頁二二五):「……本來中央要調軍紀嚴明和裝備精良的二〇八師來台,但因陳儀要求駐紮福建的陳孔達部(一般稱為陳儀部隊)來台。……」
「『文匯報』載:『台灣歸來』」「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一一九):「……陳儀用來控制報紙最特出的辦法,是省公署的紙業公會,控制著全省大部分紙的生產配銷,報館需要紙,必須呈www.hetubook.com.com請配給,假使所辦的報紙敢明目張膽的攻擊台灣省政,紙業公會不配給紙,眼看著報館關門。……」

八六二 從大陸遣返回台的台灣人是怎樣的一批人?

九〇〇 陳儀為什麼不准大陸「四行兩局」來台?

八五三 當時輿論支持陳儀接收台灣嗎?

嚴家理「『公沽』始末」「二二八研究三集」(頁八五):「……各方面對閩政的責難,亦甚囂塵上,尤以中央監察院的彈劾,和僑領陳嘉庚對福建苛政的指控,都使他的壟斷迷夢受到挫折。……」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一五二):「據外省籍大師級學者王作榮教授憶及,當年國府中央發表陳儀就任台灣行政長官時,在重慶一帶後方的輿論界及學界人士概認為上乘人選,鮮有反對聲音。」
「台北四月二十三日參電(密)」「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頁二一一):「……今日此間唯一之一家報社即新生報,……。」

八八三 二二八前陳儀查禁了多少書刊?

八九九 台灣人如何稱呼陳儀的三民主義?

八七三 陳儀為了「蔣介石的要求」而將駐軍調走嗎?

陳盤谷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三):「……當時台灣之專賣局有自製香煙,而陳儀自己也有煙癮,其部下為了欺瞞他、討好他,就先把台灣製的香煙之煙草取出,而放入外國煙草,再將此外表是台灣煙而實為外國煙的香煙置於陳儀之桌上,陳儀抽後,便認為台灣專賣局的煙品質相當好,……。」
林衡道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五五三):「……陳儀剛到台時,尚維持某種程度的言論自由,准許報紙反映一些現實問題,……。」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四):「光復後中央日報派人來台,……不過陳公洽到最後只准成立三家,……(一)台北:台灣新生報(台灣省政府辦)、中央日報(中央辦,只有駐台記者,並未在台發行中央日報),(二)台中:掃蕩報(軍方,後改為和平日報),(三)台南:中華日報(省黨部)。」
陳芳明「歷史情結的繫鈴與解鈴」「二二八研究」(李敖,頁一五八):「……在接收台灣後的短短一年之內,警務處及憲兵團就查禁書刊八百三十六種,共計七千三百餘冊。……被命令停刊的報紙、雜誌,如『大新報』、『遠東時報』、『青年周報』、『政經報』、『台灣評論』……等等,不下三十種。……」
王水柳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五):「……且那時來台的外省人水準太差,台人受日本教育知識水準高。當時來台的七十軍是最差的軍隊。」
「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頁一四):「政治、經濟等各方面已讓台人和圖書大失所望,但陳儀為了粉飾太平而將駐台的政府軍內調大陸剿共,台灣的兵力頓呈空虛局面;……。」

八八〇 陳儀主政下人民對法院的看法是什麼?

八九八 陳儀實行的三民主義與大陸實行的相同嗎?

八六七 來台的七十軍是最差的軍隊嗎?

「陳懷台撰文陳儀應明正典刑」「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七九一):「陳儀在台灣做土皇帝,……又居然想擴充自己的實力,編練所謂警察大隊和特務團來代替國軍,同時請中央把七十軍調走。……」

八八六 二二八前當時的輿論擁護陳儀嗎?

八七七 陳儀抽的煙是「假煙」嗎?

唐賢龍「台灣事變內幕記」(頁九七、九八):「……中央原曾派令林雲儔所轄之七十二軍駐紮台灣。因林係廣東部隊,非陳儀嫡系人物,故自移駐台灣以後,兩人曾發生多次齟齬,雙方均耿耿心懷,互相忌恨。……故在林部駐台期間,陳儀乃即用種種之壓力,攻擊林雲儔,……。」

八七五 陳儀為了「減輕財政負擔」而將駐軍調走嗎?

台灣旅滬六團體「關於二二八事件報告書」「二二八研究」(李敖,頁一七三、一七四):「……大公報航空版被封兩日,復刊後關於台灣記事一律被刪除(即開天窗)。國內報紙有關台事之記載者一律沒收,郵電經過嚴密檢查,不許將屠殺真相傳出,……。」
一書生「台人如此話台灣」「二二八真相」(頁二八三):「……國防部之和平日報亦因二十三日登載——『陳長官於三中全會由劉文島以下五十一名委員之聯名提議通過其徹職查辦案』,遂被封鎖。……」

八七一 陳儀因「私人恩怨」而將駐軍調走嗎?

八六六 陳儀沒有安排回台台人的工作嗎?

八六〇 遣返回台的台灣人有十萬人嗎?

路人「台灣二二八真相」「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九八):「這一年來長官公署從南洋群島、大陸、海南島遣送回省的省胞,總數在十萬以上,……。」

八五八 從火燒島開釋回台的有多少人?

錢履周「我所知道的陳儀」「愛憎二二八」(頁一六一):「……酒原本只是開水加酒精,缺香少味;但供給陳儀的是換裝在專賣局瓶內的真正的好酒。這些黑幕,陳儀始終不知。」

八七二 陳儀為了「粉飾太平」而將駐軍調走嗎?

楊鵬「台灣受降與『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五七):「……他主張維持台幣及台灣金融機構自成系統,阻止法幣在台灣流通,從而不致使台灣像大陸各省那樣法幣氾濫成災,物價暴https://www.hetubook.com.com漲的現象。他這個主觀的善良願望,初步地得到勝利,所以當時國民黨政府的主要金融機構四行二局(指中央年行、中國銀行、交通舉行、農民銀行,中央信託局、郵匯總局)均不在台灣設置分行分局。」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四):「……他主張財產國有,對三民主義中的平均地權、節制私人資本卻拳拳服膺。他十分崇敬總理,對總理焚香。……」
「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頁一三、一四):「……長官公署不但對台人返鄉之事不予關心與協助,相反的,多方阻撓台人返鄉。」

八七四 陳儀因「軍紀不佳」而將駐軍調走嗎?

八八二 二二八前台灣有多少家報紙雜誌?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二九二):「還有許多外省籍的新聞界人士,也在『二二八』事件中被捕或被殺。……」
唐賢龍「台灣事變內幕記」(頁一〇四):「……民眾即對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實施新聞圖書電訊等檢查制度表示不滿,希望迅予廢除。……」

八九三 二二八後台灣還有言論自由嗎?

八八七 二二八前台灣有言論自由嗎?

八八四 二二八前陳儀用什麼方法來控制報紙?

八五七 從日本遣送回台的有多少人?

「台灣鋤奸團團長丘俠呈蔣介石函件(附件)」「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九一):「……國家銀行不能在台灣發展業務,至今連匯率都不能決定,弄得事業停頓,貨運不暢,形成經濟的自我封鎖,用這種故步自封的辦法來建設新台灣,台人稱之為『三眠主義』。」

八六五 陳儀有安排回台台人的工作嗎?

屠申虹「介紹『二二八事變親歷記』」「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三七三):「……從海外遣送回來的三十萬自日軍中退伍的年輕人,……。」

八六九 陳儀為什麼不派軍紀嚴明的二〇八師來台?

八五五 陳儀有阻止台灣人回台嗎?

八八九 二二八中國軍有逮捕記者嗎?

佚名「陳公洽與台灣」(頁五):「公洽先生的政治、經濟、教育、文化都是在切切實實的實施三民主義,……所以在三十四、三十五年兩次國父誕辰紀念日中,陳公洽先生重複聲明他的願望:『我希望台灣的每一塊土地都是實行三民主義的實驗室、育種場。』」
章英「台灣鱗爪」「愛憎二二八」(頁一四二):「……我在台南碰到一位台籍青年,他曾被日寇強迫徵召學習航空機械,……勝利後,在服役北平的敵部軍隊裡,被脫羈遣送回台。但是一年以來,他曾拿出許多被日本甄別航空及格的證明書,幾次三番想www.hetubook.com.com投效祖國的空軍充任修理匠,而始終不能得其門而入,……。」

八五二 蔣介石為什麼派陳儀接收台灣?

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台灣省『二二八』事變記事」「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三八八):「……彼等在汕頭、廈門、一福州等處,無惡不作,盡人皆知。光復後,初返家鄉,劣性未改,避難就易,……。」
彭孟緝「台灣省『二二八』事件回憶錄」「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五八九):「……火燒島上拘留的一萬多人,也開釋回台。……」
閩台通訊社「台灣政治現狀報告書」「二二八真相」(頁二四):「……長官公署對於台胞返台既不肯幫助,又多方留難,如廈門市政府向美國接洽船隻,遣送台胞返台,長官公署乃去電阻止,其理由為無屋可收容。……」

八五九 從南洋軍島遣返的台民有多少人?

林祺瑞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二):「……結果到台灣來的國軍第六十二軍軍紀最差,使宣傳民眾大失所望。……」
李慶輝訪問紀錄(省文獻會續,頁七七三):「日本戰敗後,我自南洋搭日輪返抵基隆,在船上一道被日軍徵召到海外服役的台灣同胞,都以為重返祖國懷抱後,軍階可望晉升二階,……。」

八九七 陳儀在台灣實行三民主義嗎?

八七九 陳儀贊成「台灣光復致敬團」的成立嗎?

葉明勳「不容青史盡成灰」「聯合報」(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九日):「……三十五年由日遣送回台的二二七人,其中部分並不是參戰的,而是當年的特級流氓,……。」

八五六 陳儀用什麼方法阻止台人回台?

八七六 陳儀因為「相信台灣人」而將駐軍調走嗎?

八六八 來台的六十二軍是最差的軍隊嗎?

八九一 二二八後多少報紙被查封?

八九五 二二八後外省籍新聞人士有被殺嗎?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一三二):「……陳儀一夥是立意把台灣當為他們心目中的『三民主義實驗區』,……所謂他們心目中的三民主義,當然與CC主流派所主張、所詮釋的三民主義不同。」

八八五 二二八前陳儀用什麼制度來檢查言論?

楊鵬「台灣受降與『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六四):「……實際上陳儀是害怕中央軍隊到台後,增加台財政上的負擔。……」
唐賢龍「台灣事變內幕記」(頁一五七):「自從國軍開到台灣以後,新聞界便遭遇到空前的災難和空前的浩劫,這責任不在國軍,因為,劉雨卿所部的二十一師根本未曾逮捕任何記者。……」

八五四 當時輿論反對陳儀接收台灣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