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
九四〇 陳儀過著清教徒的生活嗎?
九〇六 陳儀為什麼要實行「專賣」制?
九三〇 陳儀的長官公署變成「漢奸收容所」嗎?
九二四 陳儀為什麼不用台灣人當幹部?
九五〇 陳儀屬於政學系嗎?
九三七 陳儀「貪污」聯合國的救濟品嗎?
林衡道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五五三):「……陳儀為討好地主、資本家,宣布可以用舊台幣歸還欠債,此舉有似用破紙還錢,等於不必還債,便宜許多有錢人,這一措施在當時曾博取好評。」
九一七 陳儀任用的高級幹部有多少台灣人?
九一一 陳儀用人的班底來自什麼地方?
九〇九 陳儀用什麼方法籠絡台灣資本家?
胡允恭「台灣二二八事件真相」「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三〇):「……負政治全責的陳儀長官天天坐在長官公署大樓的第一層,受著葛敬恩(秘書長)、包可永(工礦處長)、嚴家淦(財政處長)、周一鶚(民政廳長)等包圍。耳中所聽到的是政治如何上軌道、人民如何歌功頌德、京滬的輿論如何讚美,……。」
鄧進益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四):「……如阮一友人鈴木乃哥倫比亞大學畢業,任陳儀的通譯員助其接收事務。他便曾應美國之請,作證陳儀與美軍官將台灣黃金運至上海變賣的惡行,……。」
九〇五 陳儀什麼時候才不實行「一國兩幣」?
台灣省現任公務人員籍貫與官職比較(民國三十五年十二月份底)
九三四 中央規定陳儀上繳十五萬噸糖嗎?
「台灣省參議員、參政員、國大代表黃朝琴等致白崇禧、陳儀電」「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一九八):「……為安定台灣金融經濟起見,仍請暫時維持台幣政策。一俟中央改革幣制,以相當比率收回台幣時,通用中央貨幣,……。」
九四四 陳儀親信的「貪污三部曲」是什麼?
張琴「台灣真相」「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一四五):「……長官公署為表示自身生產有進步,廉價收購食糖十五萬噸,贈送中央,……。」
佚名「陳公洽與台灣」(頁八四):「……到過台灣的人都知道日本台灣總督所住的官舍,有似皇宮。陳先生自己移住圓山小屋,這個堂皇的宿舍改為賓館,並開放平民遊覽參觀。……」
戴國暉、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八三):「由此機緣與張群(晚陳五期的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同學)增加了交誼的機會,陳開始被人列為政學系巨頭之一。……」
九四七 陳儀無法「為所欲為」嗎?
九一五 蔣介石留用日本官員嗎?
何漢文「台灣二二八起義見聞紀略」「二二八研究」(李敖,頁一一五):「……宋子文對此早就不滿,藉令中央銀行利用調整幣值比率的機會,強使台幣和法幣同樣迅速貶值。……於是許多人就利用裁定匯兌互相買賣的方法,套取暴利。……」
九三八 陳儀本人貪污嗎?
九〇一 陳儀實行「一國兩幣」肥了日本嗎?
hetubook.com.com九二九 陳儀只喜歡「報喜不報憂」嗎?
九三二 陳儀走私糖是「事實」嗎?
「台北四月二十三日參電(密)」「二二八官方機密史料」(頁二一一、二一二):「……記者曾見某舞|女,今聞主席易人後,立即大呼:『舞場可以復業了!』(台灣省禁舞已久。)……」
高塏「陳儀與福建省人事制度」「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一一〇):「陳儀對工作人員的教條是:『公正;認真;有勇氣。』還有一套格言是:『工作是道德;忙碌是幸福;閒空是墮落;懶惰是罪惡。』……」
九四二 陳儀的親信台灣人給了什麼外號?
九二七 「省參議會」能夠制衡陳儀嗎?
佚名「陳公洽與台灣」(頁二九):「……因為它含有節制私人資本,普及社會經濟的效能,並且具有加重富有階級負擔,而減少一般民眾負擔的意義,是一種優良的稅收,可為安定經濟力量,又可充裕國庫。……」
路人「台灣二二八真相」「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一〇〇):「……公俠(陳儀的字,又稱公洽)先生成了眾矢之的,可是他被埋怨(是)應該的,但他是愛護台灣大多數善良的同胞的!」
九四五 陳儀聽從親信的擺布嗎?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悲劇性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頁一二二):「……這個參議會監督政府行政工作,質詢省級高級官員,但是卻沒有草擬法令或同意預算的權力。」
九二一 陳儀用什麼方法來限制台灣人的職位?
林衡道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五四七):「……台灣遍地糧荒,民情騷然,長官公署對此沒有一套善處的方法,不特如此,還准許特權人物將米、糖運去上海,……。」
九〇四 陳儀實行「一國兩幣」救了台灣嗎?
九三六 陳儀「貪污」黃金嗎?
蘇新「二二八事件前夜」「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二八一、二八二):「……其主要原因:自內地來台的接收人員為數不敷分配,本省一般知識分子多未參加行政工作,但中級以上的人員,又非具有相當熟練的行政經濟與技能者不可。因此一時均未便任用,在接收過程中,不得不留用日人。」
王建生、陳婉真、陳湧泉「一九四七台灣二二八革命」(頁七二):「……尤其當人民看清楚了『貪污三部曲』,更是怒不可遏。這個『貪污三部曲』是:『引薦親友』、『貪污舞弊』、『官官相護』。」
九〇七 陳儀的統制經濟對人民有幫助嗎?
李筱峯「台灣兩岸的歷史分歧導致文化摩擦」「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頁一三):「……大陸人士占重要位置,往往一個機關首長上任之後,又開始拉關係、套交情,牽親引戚,造成了家族式的機構。這種情形在日據時期好像沒有見過,是光復之後的特殊現象,……。」
九四九 陳儀愛台灣人嗎?
九一三 陳儀用人的態度是什麼?
九一六 陳儀任用高級官吏的人數居全國第一嗎?
m•hetubook•com•com
王建生、陳婉真、陳湧泉「一九四七台灣二二八革命」(頁五一):「……日警離去後留下來約七千四百個空缺,陳儀卻盡量以毫無經驗的年輕『阿山』遞補。根據警務處於一九四六年底提出的報告,當時計有警官一三七一人(內台灣人四三〇人),警員七一〇五人(內台灣人六五四六人)。……」
九三五 陳儀自願上繳中央十五萬噸糖嗎?
「國民黨中執會秘書處為抄送『台灣現狀報告書』致行政院函及各部復核情形」「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五〇):「……台灣當局並拒絕四行二局接收人員進入台灣,依然使用台灣銀行券,其結果反成為維持日人利益,……。」
九〇二 陳儀實行「一國兩幣」與日本無關嗎?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二):「我奉命後,在半個月內,布置好所有的人事,我任用人都想找好的,因此我選了軍事委員會最優秀的林秀鑾來擔任警總第二處的處長。同時陳儀也交下幾個半山,命令我一定要安插,如黃國書少將(在大陸是少將街,二二八時為中將)當高參主任;其他如蘇紹文、王民寧、陳漢平等都是。……」
「『處理大綱』全文四十二條」「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二五三):「……(四)省各處長,三分之二以上須由在本省居住十年以上者擔任。(五)警務處長及各縣市警察局長由本省人擔任。……(六)法制委員會委員須半數以上由本省人充任。……(十六)一切公營事業之主管人,由本省人擔任。……(廿一)各地方法院長、各地方法院首席檢察官,全部以本省人充任。(廿二)各法院推事、檢察官以下司法人員,各半數以上由省民充任。(廿三)本省海陸空軍應盡量採用本省人。……」
九二〇 陳儀任用外省人與本省人的比例、職等各占多少?
九二八 「省參議會」無法制衡陳儀嗎?
九四三 陳儀包庇親信貪污嗎?
葛敬恩「接收台灣紀略」「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七七):「……他主張『用人勿疑,疑人勿用』,全憑他主觀判斷,所以一旦他所重用的人出了差錯,便授人以攻擊的口實。」
九二三 陳儀沒有提拔台灣人嗎?
廖文奎「為二二八慘案呼籲」「二二八真相」(頁二七三):「……夫光復僅一年有半,而台幣對美鈔掛牌由十五跌至三四二,換言之,每圓台幣被劫九角八分,台胞所繳『光復稅』,亦云苛且刻矣。」
九二二 陳儀有提拔台灣人嗎?
九一八 陳儀任用的中級幹部有多少台灣人?
「台灣省現任公務人員概況」「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六七三):
九四八 陳儀是軍閥嗎?
九四一 陳儀以自己的名號命名道路嗎?
九二五 台灣人對陳儀的用人有什麼看法?
九四六 陳儀可以「為所欲為」嗎?
梁辛仁「我們對不起台灣」「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一〇):「……政府到的全班人馬,雖點綴著幾個重慶去的台hetubook.com.com灣人,然大權緊握在外省人的手裡。……實際『半山』並未被政府大用。……重慶去的台灣人如此,土著台灣人更休想抬頭了。」
九一九 陳儀任用的警察人員有多少台灣人?
九三三 陳儀走私糖是「謠言」嗎?
九〇八 陳儀禁止人民跳舞嗎?
李筱峯「台灣兩岸的歷史分歧導致文化摩擦」「二二八事件文獻輯錄」(頁一三):「……如果再往中層級官員來看,當時行政長官公署的八個處連同秘書處等九個處來看,從秘書、主任到各級公務員,人數有三百一十六人,其中本地人僅占十七人,其他二百九十九人都是大陸人,……。」
「前鋒雜誌」「國人如此話台灣」「二二八真相」(頁二九三):「首先在經濟方面,他是主張嚴格的統制的。他的省營貿易局統制的業務是化學工業、紡織工業、重工業、進出口業、運輸業、旅館業,一直到糞業為止,因此什麼私人企業都遭到了壓制。省府與民爭利,其廣泛程度實開各省官辦公司之惡例。……」
張琴「台灣真相」「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一四一):「(一)省專賣局長任維鈞,貪污被『民報』登出。任大怒,在各報大登啟事,……陳長官見報大發脾氣,把任維鈞叫去,要他打官司,任遲遲不答,……任退出後,請假兩星期!又回到局內辦公,不但未自殺,且不肯辭職。此事鬧得滿城風雨,無人不知。(二)葛敬恩的女婿李卓芝,在任台灣省紙業印刷公司總經理時,把幾部大機器(當時值千萬元台幣)廉值標賣,暗中自己以四十萬元台幣買下來。……後來被陳儀長官查知,僅罵了李卓芝一頓,仍准他做(分)局長,直等他荷包刮滿後才離開台灣。」
佚名「陳公洽與台灣」(頁三、四):「……光復後三個月,即成立省參議會,開放言論,使人民參與政治,政府的財政收支預算均經過參議會的審議,應加應減亦盡量採納民意,政治之開明開各省之先河。」
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機要室「陳長官通知輯要」(頁三七):「『公洽路』請即改稱『博愛路』。再此後任何地名物名,請勿以儀之名號命名。……」
周一鶚「陳儀在台灣」「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七〇):「……表面上陳儀集軍政大權於一身(行政長官兼警備司令),應該可以為所欲為。事實上他手上沒有一兵一卒,又加上派系分立,各奉其原來主子之命,進行活動,對陳儀則陽奉陰違。而長官公署所屬也人事複雜,良莠不齊,所以他的號令就難以貫徹到底。」
九三一 陳儀是國民黨官員中罕見的清廉人物嗎?
陳重光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四一):「……開學典禮,陳儀要來致詞,典禮前半小時,我們已在禮堂內坐好,在等待的時候見到由校門到禮堂路邊站著二排士兵約四、五十人,……等了不久又有十多個便衣由禮堂後面進入,他們分行由後到前審閱一次,看看我們有沒有帶危險物品,……不久陳儀才進來,長得像豬一樣肥肥的,他訓話講些什麼,我已不復記憶,但我對這種軍閥作風感到相當不滿意。……」
張琴「台灣真相」「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一四九、一五〇):「……
和圖書他的部下大將如葛敬恩、包可永、嚴家淦、周一鶚等,台人所謂四兇的,老實說,都是要錢的好手,而且都是『庸中庸庸』。……」
「白崇禧呈蔣主席(一九四七年)四月十四日簽呈」「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一〇一、一〇二):「查抗戰勝利後,台省接收封存敵糖十五萬噸。嗣奉行政院令,應運滬變價,收歸國庫。……」
李翼中「帽簷述事——台事親歷記」「二二八事件資料選輯國」(頁四〇二):「……人事政治操於共產黨,宣傳操於青年黨,民主同盟、民社黨則錯綜攘臂其間,舉其著者,如屏東糖廠廠長張季熙、新竹縣長朱文伯、新竹市長郭紹忠(京)均為青年黨員;台中糖廠廠長于某為民社黨員、台南縣長袁園(國)欽為民主同盟,潛伏於政治、文化、教育、經濟之異黨分子,更不可以數計矣。」
洪敏麟「二二八目睹紀及思惑」「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九六):「……陳儀為社會主義者,……他的長官公署繼承了台灣總督府的殖民地統治體制,完全取而代之,他又運用留用之日本官吏的智慧,成功地控制了台灣,巧妙地掌握了龐大的政治權力及機關、學校、工業設施、銀行、日本人資產等,排拒國府內部派系中統、軍統等的介入,建造成獨自的霸權。……」
楊鵬「台灣受降與『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五七):「……有人曾經作過初步統計,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及其直屬各單位的簡任薦任人員達五百餘人,如果連同委任人員在內,當有三千餘人。……如果再加上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及其有關各軍事單位、中央在台的各機關以及全省各市、縣的文武職人員在內,其數額可觀。……而所謂高級簡任官的人數,則凌駕各省之上……。」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三):「……上海的大公報記者不明就裡,也不查證,就報導說台灣的長官公署在走私,如此造謠生事將陳公洽的名譽破壞了。……」
九一二 陳儀用人不分派系嗎?
胡允恭「台灣二二八事件真相」「二二八研究續集」(頁三九):「……他(指陳儀)遇到有人向他說:台灣政治如何好,一切有進步,他便和顏悅色,問長問短,甚至有求必應。遇到有人提及不好,官吏貪污,他即刻臉都紅起來,甚至會大聲問:好與不好的標準在那裡?貪污的證據在那裡?……」
九二六 台灣人對陳儀的用人有什麼要求?
賴澤涵「由禁忌到立碑——台灣『二二八事件』的研究及其問題」「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六八二):「……像陳儀個人,據一般人的看法,甚至專家學者都認為他是十惡不赦的大罪人。當然比起日本統治時期的官員,長官公署確實不如他們,但他與當時其他政府官員相比,操守確實比他們廉潔,這不論是他的敵人、朋友、部屬大都不能否認這一點。……」
九一〇 陳儀主政下台灣人要繳「光復稅」嗎?
簡人山「陳公俠氏治台三大失策」「台灣二二八事件檔案史料」(頁一三〇):「……公署幾成漢奸收容所。」
九〇三 陳儀實行「一國兩幣」害了台灣嗎?
李敖「二二八研究三集」(前言,頁二):「……陳儀一到台灣,
和圖書就不肯讓大陸的法幣登陸,而要另發行台幣,這種『一國兩幣』,使大陸的通貨膨脹難以傳染到台灣、使台灣人免於重蹈大陸收復區的覆轍與犧牲。這種功勞與德政,四十年來拜其賜,其人雖亡,其政不息,豈不正是陳儀的遺愛嗎?……」
于百溪「陳儀治台的經濟措施」「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一七二):「陳儀一個人在台灣,……甘於過著既有規律但又極其刻板的清教徒生活。他每天總是比規定時間提早一小時到署辦公,晚上推遲一小時回官邸。中午就在公署吃一葷一素一湯的便飯,吃完後仍繼續辦公,並不午休。晚上回官邸去,吃過夜飯後,除繼續批辦未了的公事外,總要看些新書,直到深夜才就寢。」
九一四 陳儀用人的格言是什麼?
林宗光「美國人眼中的二二八事件」「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七九):「……陳儀將聯合國贈送台灣的化學肥料據為己有,依照壟斷方式高價售給農民。卡兒氏說根據聯合國救濟重建會的估計,陳儀在肥料上面就淨賺一千八百萬美元。……」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四):「陳儀在台的人事布置上,大抵是用在重慶的台灣研究委員會的委員,及台灣幹部訓練班結訓者,他用這些人做為底幹。後來為了要任用台灣人,他又煞費苦心地辦了一個台灣省政府訓練所,……。」
史明「台灣人四百年史」(頁七四一):「……陳儀為了限制台灣人子弟在政府機關裡任職,一方面優待、縱容、包庇那些以征服者姿態來台的蔣派中國人;另一方面卻以日據時代的學歷不能算在內的所謂『資歷考核』,來限制台灣人的職位與薪金。」
李敖「二二八研究三集」(前言,頁三):「說陳儀不用台灣人嗎?殊不知日治時代,台灣總督府有日籍官員三萬以上,另有日僑六十萬人,占全島人口十分之一,構成吏治中堅,這些人一走,自需有吏治經驗的熟手接班。當時宜蘭的台灣人市長毫無辦事經驗,重要公文放在褲袋裡忘得一乾二淨,這樣子連處理公文程序都不及格,又如何能不找大陸公務員幫忙?」
馬起華「二二八研究」(頁二〇八):「關於日人以台灣銀行券操縱金融物價的問題,必須了解一件事實。無論何人擁有大量台灣銀行券,均可操縱金融物價,不限於日本人。何況自光復以後,即有計畫的將日俘一六五、六三八人,日僑三二三、二四六人遣送回國。其餘暫時留用的只有七千技術人員,這些技術人員持有台灣銀行券數量有限,還沒有能力操縱金融物價。」
九三九 陳儀不住日本總督官邸嗎?
張旭成「二二八事件的政治背景及其影響」「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一一五):「……陳儀的政權其實是另外一種形式的殖民政權;當時由大陸來台的接收人員壟斷了幾乎所有重要職位。例如長官公署中的行政長官、秘書長、處長、副處長、主任秘書等二十一名高幹,二十名為外省人,台灣人只占一名。」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七八):「正如陳儀自己在另外一首自作詩所言的『治生敢曰太無方,病在偏憐晚節香,廿載服官無息日,一朝罷去便飢荒』,因而,連在政治上反對他的人士也都不得不承認,陳儀個人是儉樸、廉潔而不貪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