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你不知道的二二八

作者:李敖 陳境圳
你不知道的二二八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二十

二十

九五八 「軍統」用什麼手段對付陳儀?

九八五 二二八史料在大陸已付之一炬了嗎?

陳芳明「二二八人物的再評價」「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一三八):「陳儀與中共拉上關係,是他主動去接觸,再經過中央人員的策動。他要投共,與他過於貪戀權位有關。……」

九七五 葉明勳一九四八年對陳儀的評價是什麼?

九八七 軍方還有二二八檔案嗎?

陳芳明「二二八人物的再評價」「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一四三):「在國民黨的史書上,至今從來沒有對陳儀在二二八事件上的錯誤譴責過;卻只是一味抨擊謝雪紅的『受共匪煽惑』。如果有任何文字對陳儀不利的話,那也只是提到陳儀背叛國民黨,而不是因為他屠殺、鎮壓台灣人民。……在他統治下,發生了二二八事件,竟然能夠不必承擔絲毫的歷史責任,這就是國民黨的歷史標準嗎?」
台灣旅滬六團體「關於二二八事件報告書」「二二八研究」(李敖,頁一七五):「陳儀、周一鵲等指使劉啟光、黃朝琴、李萬居出面強迫國大代表、參政員等十七人,及省縣市參議員、各保甲長聯名通電挽留陳儀,並保留行政長官制度與專賣局、貿易局之組織,……。」

九七一 陳儀被槍斃與二二八冤魂有關嗎?

賴澤涵、馬若孟、魏萼「悲劇的開端台灣二二八事變」(頁一八):「……一九八九年八月十九日,(嘉義)這個全國第一座由官方核准籌建的二二八和平紀念碑竣工落成,正式揭幕。」

九九八 「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什麼時候完成立法?

九九二 政府的檔案被修改了嗎?

「聯合報」(一九八八年二月二十八日):「他(俞國華)並指出,有關『二二八』事件的資料,行政院目前找不到任何有關文件,政府所有的資料也很少,……。」

九六七 中共戰犯名單沒有陳儀嗎?

九五九 二二八是「政學系」、「中統」、「軍統」的權力鬥爭嗎?

九五四 「中統」用什麼手段對付陳儀?

九五一 政學系在台灣主要的班底是那些人?

(全書完)
「中國時報」(一九九二年二月二十三日):「……柯遠芬和彭孟緝在訪問中均談到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在二月二十八日事件發生後,給予四點指示,但資料上卻未出現文字證明。」

九六〇 陳儀強迫台灣人繼續擁護他當省主席嗎?

鄧進益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六):「……像陳儀終被抓來台灣槍斃,阮想和二二八受難的冤鬼有關。伊被槍決時有數萬人去看,蔣渭川也有去,伊就說陳儀是冤鬼拖來的。」

九五七 「軍統」在台灣主要的班底是那些人?

九六四 陳儀為保護上海人民而投共嗎?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和_圖_書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頁二五一):「陳儀、黃朝琴。」

九七九 蔣介石對二二八未下過手諭嗎?

葉明勳「台灣三年」「大公報」(一九四八年十月二十五日):「曾有人批評過公洽先生的治台方針,說他經濟上把持太緊,政治上放得太寬,兩走極端,激成事變。這些話,似是而實非。……」
白長川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五):「……先總統蔣公對台灣有很多貢獻,但他派陳儀來台主政這件事卻錯了,用人不當,台人精英冤枉成了替死鬼,實宜平反,對上一代的錯誤應該承認。……」
郝柏村「對『二二八紀念碑文』的一些看法」「聯合報」(一九九七年二月三日):「……現二二八事件補償金,每案最高可達六百萬元,自民國八十四年十二月開始受理,至今年底將告一段落,目前正好有五百多件成立,每月雖仍有申請案,但預估似難超過一千件。」

九八一 民間認為蔣介石要為二二八負責嗎?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頁二四六、二四七):「柯遠芬、張慕陶、彭孟緝、張士德(半)、陳達元、林頂立(半)、郭壽華、蘇紹文(半)、王民寧(半)、黃國書(半)、連謀、許德輝(台)、劉啓光(半)、李進德、陳逸松(台)、劉明(台)、李清波(半)、高欽北(台)、周達鵬(台)。」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三七二):「……從碑文的整體脈絡來判讀,此紀念碑所弔念的只局限於台灣精英。眾人皆知,『二二八』事變的犧牲者不僅是所謂精英,更不限於台籍人士,難道非精英、非本省籍的冤魂就不需要、不值得去弔念嗎?」

九七四 陳儀是二二八的「代罪羔羊」嗎?

九七八 蔣介石對二二八曾下過手諭嗎?

九九七 反對成立二二八紀念館的理由是什麼?

「行政院『二二八事件』研究報告」(頁三六六):「……身為國家元首,蔣氏對叛亂活動,自有派兵鎮壓之職權。……據各項資料研判,處委會之所作所為充其量只為求高度自治,並無反叛中央之意,但蔣氏因軍務倥傯,無暇查證,又過度信任陳儀,接受其請兵之要求,不能不說有失察之疵。……其次,在執行綏靖任務時,報復、違紀事件不少,亦一憾事。固然蔣氏的確曾一再嚴申紀律、禁止報復,但終未能防止弊端之發生。而在事後,台籍官僚(如丘念台、蔡培火)曾建議懲治失職者,以平民怨,他也未能接納,以致留下長期的社會傷痕,確有考慮未周之處。」
鄭文蔚「陳儀之死」「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三八七):「……林蔚勸說先生向蔣介石認錯,寫一紙悔過書,蔣允許恢復其自由,在台灣居住。陳儀凜然色變,說:『我有何錯?我無錯可認,他不高興,可以殺我,我已年過半百,死得了,悔過書我不能寫。』林蔚說:『總得讓蔣先生下台。』先生說:『下不下台是他的事,我沒有要他把我抓起來。』……」
錢履周「陳儀主閩事略」「二和_圖_書二八研究三集」(頁五五):「陳儀與政學系關係比較密切,所以與中統的關係一向不好。他當初支持軍統,也想拉一派打一派。……」
「自立早報」(一九九五年三月二十日):「『二二八事件處理及補償條例』昨日(一九九五年三月十九日)完成立法,緊接著亟待處理的就是補償問題。……」

九六三 陳儀不是共產黨嗎?

九八四 台灣人為什麼不會反省二二八?

九八九 法院還有二二八檔案嗎?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一八〇):「……迄今,許多台籍人士因為『二二八』前後的憤怒及激|情,概是出自天真無邪的行為,所以沒有任何人對自己所做的行為會有罪咎感、會有內省、會有反思、會自我檢討,因為innocence本來就係天真無邪,係率真,當然一它又是無罪、清白的綠故。」

九七六 葉明勳一九九二年對陳儀的評價又是什麼?

余鐘民「陳儀槍殺張超的前前後後」「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七二):「……軍統特務自張超事件發生之後,一直對陳儀採取不合作態度。而且軍統也掌握了陳儀與日本勾結往來的材料。雖然礙於蔣介石,不敢公開揭發和打擊陳儀,但也常常給陳儀增添不少麻煩。……」
孟絕子「『二二八』的元兇」「二二八研究續集」(頁六、七):「『二二八』爆發期的一周間,蔣介石並沒有撤換陳儀,反而緊急派遣大軍來台進行血腥屠殺式的鎮壓。鎮壓期,蔣介石也沒有撤換陳儀。鎮壓完畢後,……聘陳儀為國民政府顧問。到了一九四八年八月六日,蔣介石又升任陳儀為浙江省政府主席。蔣介石這一連串對陳儀的態度,明白顯示出陳儀在台灣的作為,是合乎蔣介石的心意的,蔣介石是很支持陳儀的。由此可見,『二二八』的真正罪魁禍首,乃蔣介石也。」

九五五 陳儀用什麼手段反擊「中統」?

賴澤涵「陳儀和二二八事件」「歷史文化與台灣(三)」(頁二四六):「……陳儀給蔣介石的信中也承認了長官公署的錯誤,但他對『二二八事件』發生的原因,並不認為自己有錯。」
林衡道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五五八):「……陳儀獲知派任台灣行政長官後,得意忘形,以為和日本總督一樣,要當台灣王了。赴任之前也沒有向陳果夫報告,因此得罪陳果夫,造成在台CC派和政學系的對立。……」
李筱峯「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頁四~九):「林茂生、王添燈、陳炘、宋斐如、吳鴻麒、李瑞漢、施江南、阮朝日、吳金鍊、林旭屏、黃朝生、徐春卿、陳屋、李仁貴、楊元丁、郭章垣、張七郎、許錫謙、王育霖、林連宗、黃媽典、張榮宗、陳復志、陳澄波、潘木枝、盧炳欽、湯德章、蕭朝金、黃賜、王石定、葉秋木。」

九七二 陳儀對二二八承認自己有錯嗎?

曾仁志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三五六):「……當時也有雙重黨籍橫行台灣,製造矛盾對立者,不乏其人,上有當時長官公署陳儀先生……。」

九五二 陳儀為什麼與「中統」對立?

hetubook.com.com

九六二 陳儀是共產黨嗎?

九八二 蔣介石是二二八的「罪魁禍首」嗎?

孟絕子「台灣苦難反省日——化解台灣的隱痛『二二八』」「二二八研究續集」(頁四二七):「四年多以前(一九八三年),我在幾次演講中也曾經一再說過,應該把『二二八』這一天定為『台灣苦難反省日』。當然,該以懺悔心情深深反省的,是國民黨中所有與『二二八』有關、而如今還沒死掉的大小官員,……。」
杜偉「浙江解放前夜的陳儀」「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三三〇):「……(陳儀)終於在一九五〇年六月十八日,被害於台北松山機場附近,時年六十七歲,在押期間,蔣介石還組織特別法庭,派顧祝同為審判長,卒以『勾結共黨,陰謀叛亂』的罪名加害。」
柯遠芬訪問紀錄(省文獻會續,頁七二二):「至於後來請其外甥丁名楠帶信給湯恩伯,其旨意是要湯放棄抵抗,認為抵抗沒有用了,並不是要投共,是要保護上海老百姓,免得人民因戰亂而痛苦。」
黃玉嬌訪問紀錄(省文獻會,頁三五四):「另外有很多人找不到親友屍首,每天都到台北火車站看公布欄,所有死者名字都會在此『放榜』,由此可以證明,軍方存有受難者名單及檔案史料。」

九七三 陳儀是二二八的「罪魁禍首」嗎?

「蔣主席致陳儀一九四七年三月巧電」「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九):「收復台灣,勞苦功高,不幸變故突起,致告倦勤,現擬勉從尊意(引咎辭職),……。」
謝聰敏「台灣抵抗運動與華人世界」「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五六):「當時在台中外日報記者周青指出:『軍統、CC則是和政學系進行爭權的鬥爭。』……」

九七七 蔣介石認為二二八是日軍煽動的嗎?

九九九 有多少人向內政部申請「二二八事件補償金」?

「聯合報」(一九九七年一月十六日):「台北市政府選定二二八和平公園內公園路燈管理處舊址為二二八紀念館新址,下月二十八日開館,……。」

九六八 陳儀被誰出賣?

九九一 政府還有二二八檔案未公開嗎?

九五三 「中統」在台灣的主要班底有那些人?

侯定遠「我所了解的陳儀及其被扣見聞片斷」「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三一六):「……於是杭州城街頭巷尾,滿城風雨,市人互相傳告『陳儀釋放了共產黨』。這在國民黨統治區內真是特大奇聞!……」

九七〇 陳儀被槍斃的罪名是什麼?

九九六 二二八紀念館什麼時候成立?

九八八 誰帶走軍方二二八的檔案?

柯遠芬「台灣二二八事變之真相」「二二八事件文獻續錄」(頁五五九、五六〇):「……由南京飛來專機一架,攜來蔣主席手諭一件,詳示處理原則,內容要點:(一)查緝案應交由司法機關公平訊辦www.hetubook.com.com,不得寬縱。(二)台北市可即日起實施局部戒嚴,希迅速平息暴亂。(三)政治上可盡量退讓,以商談解決糾紛。(四)軍事不能介入此次事件,但暴徒亦不得干涉軍事,如軍事遭受攻擊,得以軍力平息暴亂。……」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八):「……因為他曾經捕殺軍統福建站的站長張超。平心而論,處決張超,陳長官的政策並沒有錯,但此舉引起軍統很大的反彈,戴笠相當不滿,……。」

九八三 外省人中誰最早提出要為二二八平反?

九六六 陳儀釋放共產黨員嗎?

葉明勳「誰知明月照溝渠」「中國時報」(一九九二年二月十八日):「結論是『政治太寬,經濟太緊』,因此演出這場悲劇。」
阮美姝「幽暗角落的泣聲」(頁七六):「有些論者要求政府對受難者家屬賠償,我認為千萬不可。……試想,國民黨若拿台灣納稅人的血汗錢,以『人道恩賜金』的名義賠償給受難人家屬,是不是從此合理化了當年的殺戮?一干殺人兇手及其後人,說不定就打破沈默,義正辭嚴地宣揚那些受害者是該死。……」
夏榮和、林偉盛、陳俐甫「台灣.中國.二二八」(頁二四六):「……我們發現,許多檔案內容的修改根本沒有標準,亦缺乏證據,純粹是自由心證,依據修改者之需要而修改,……。」

九九三 台灣什麼地方最早設立二二八紀念碑?

嚴家理「陳儀主浙見聞」「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二八九、二九〇):「……有一晚我們聽到了中共中央公布的戰犯名單,一面聽一面筆記下來。我們當時覺得奇怪的是那份戰犯名單,國民黨各省政府主席大都名列單上,偏偏沒有陳儀。……」
戴國煇、葉芸芸「愛憎二二八」(頁三七一):「……已建成的鍾理和紀念館,我曾特地南下參觀,但徒有硬體空殼,內涵卻極為貧乏,不夠充實,似乎在『硬體』建成之後,熱情已消退,後續無力,就置之不理了。……因而,我對建立『二二八』紀念館不表贊成。……」
彭孟緝訪問紀錄(行政院,頁四):「……當彭接警備司令時,柯把司令部有關『二二八事件』檔案全部帶走(軍隊資料只保存五年,過後即燒毀,如在高雄要塞司令時,他保有審判淪光明的文件,但後來因高雄要塞司令部栽撤,全部資料亦喪失,……)。」

九九〇 政府沒有二二八檔案了嗎?

九八〇 官方認為蔣介石要為二二八負責嗎?

陳翠蓮「派系鬥爭與權謀政治——二二八悲劇的另一面相」(頁二四七、二四八):「李翼中、范誦堯、丘念台(半)、謝東閔(半)、郭天乙(半)、吳國信、蘇泰楷、楊鑫茲、彭德(半)、韓石泉(台)、郭國基(台)、李友三(台)、蔣渭川(台)、謝掙強(半)、張邦傑(半)、連震東(半)。」
李敖「二二八研究三集」(前言,頁二):「我是學歷史的人,也是主張公道的人,在我的研究下,國民黨和台灣人都說陳儀是二二八的元兇、都說陳儀害了台灣,是既不合歷史也不夠公道的。陳儀有和_圖_書許多缺點,但他卻在為政大體上,無負於國民黨,更無負於台灣人!」

九九五 二二八消失的台灣菁英有那些人?

九五六 陳儀為什麼與「軍統」有摩擦?

九六一 陳儀是中央撤職還是引咎辭職?

「中國時報」(一九九一年二月二十三日):「賴澤涵甚至認為,像當年情治單位、台灣省黨部的檔案,可能還有為數不少的資料未經公開,……。」
劉勝驥「共黨分子在二二八事件前後的活動」「二二八研究」(馬起華,頁九二):「……有位當年在南京的總統府任秘書職的周盡說,他依稀記得台灣長官公署有一些對二二八事件的報告,但其內容已完全沒有印象了。台灣長官公署撒銷改為台灣省政府,省府並無情報治安權力,它應將二二八資料移送中央;而南京的國民政府於中共全面叛亂後先遷廣州,肯定不會攜走二二八資料,二二八史料必定已與其他較次要檔案付之一炬了!……」

一〇〇〇 反對政府對受難家屬賠償的理由是什麼?

九六五 陳儀為貪戀權位而投共嗎?

九八六 大陸有那些二二八的檔案?

丁名楠「一九四九年初陳儀策動湯恩伯起義的經過」「二二八研究三集」(頁三四〇):「……湯(恩伯)平日對陳(儀)感恩戴德,必恭必敬;陳對湯也推心置腹,愛護備至。他切望湯乘機立功,帶領所部走上自新之路,……萬萬沒有想到湯會出賣他。……他一面原則上同意起義(只是時機未到),……一面又將陳的親筆信和秘密條件向蔣介石告發,心狠手毒,置陳儀於死地。」
謝聰敏「台灣抵抗運動與華人世界」「二二八事件學術論文集」(頁五六):「……有一個軍統官員告訴我,中統在台頭子林紫貴曾經策動三民主義青年團反對陳儀。」
柯遠芬訪問紀錄(行政院,頁一〇):「陳長官離台灣回到上海時,我曾去見他三次,我很了解他的想法,他既不是共產黨也不想做官,只想解甲歸田。……」

九六九 陳儀因不寫「悔過書」而死嗎?

劉勝驥「共黨分子在二二八事件前後的活動」「二二八研究」(馬起華,頁九二):「……中共由居功的立場轉為推過立場,因而一向很少發表白區工作史料的中共,更不可能披露當年它對『中央台省工委會』等的指示、書信、函電和個人回憶資料了。」
馬起華「二二八研究」(頁二五二):「台灣高等法院民國七十六年五月三十日,七六菁文簡字第〇六八一七號函覆公秩會云:『二二八事件發生時期之本院有關刑事資料簿冊均已逾保存期限銷毀。』至於內政部、法務部、台北地方法院及警政署等單位,均覆函說,沒有二二八事件的資料。」
葉芸芸「證言二二八」(頁一一四):「我們五月初到南京,蔣介石和宋美齡分別請各省參政員吃飯,也請台灣代表,席上蔣介石說二二八事變中還有十萬日軍在中央山脈,說我們台灣人無知都是受日軍煽動的。……」

九九四 嘉義二二八紀念碑碑文只紀念台灣菁英嗎?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