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兵臨城下的塘沽協定
12.4 極爲苛刻的停戰條件
黃郛在這種危機關頭,冒死匆匆的趕到北平(沿路還有「愛國志士」準備刺殺他),這時北平已經是處在人心惶惶、兵慌馬亂的危急狀況,黃郛在北平棄城前夕,設法再做最後的努力,與日本軍方代表永津佐比重進行私下的接觸。其實當時日皇的軍令是,不准關東軍攻佔北平與天津,因此日軍兵臨城下,只是談判的手法而已,但https://m.hetubook.com.com是黃郛與國民政府卻根本不知道這個狀況,只知在日軍的包圍下,平津已經危在旦夕,爲了阻止日軍的攻城,必須設法立刻接受日軍極爲苛刻的停戰條件,否則華北即將淪陷,中國的政局也將面臨瓦解的危機。
而當時的日本駐天津武官永津中佐,早已經奉命要在和圖書六月底之前,與中國代表達成停戰協定,因此他在五月二十二日晚上,突然派人與黃郛進行接觸與談判,日本提出了停戰條件,要求黃郛立刻承諾,黃郛在考量挽回大局的情況下,只有急電蔣介石,要求中央決斷是否接受。這時蔣介石與汪精衛等人,特別召開最高國防會議,會議中大家都認爲,只要能夠暫時保全平津,必須接受日本https://m.hetubook.com.com的條件,因此立刻致電黃郛,表示除了涉及東北四省的主權之外,其他全都可由黃郛全權做主決定,與日本簽訂停戰協定。蔣、汪二人絕對會爲協定的內容,共同負起歷史責任(這是黃郛最爲關切的重點之一,他不願意成爲所謂「外交賣國」的千古罪人)。
這樣黃郛設法與日本少壯派軍方代表周旋,用盡人際關係的運作,勉強與日軍達成了停戰協定綱要,而實際的條約內容,則是於五月三十一日,交由中日雙方軍隊的指定代表,在塘沽簽署生效,這就是所謂喪權辱國的「塘沽協定」。這個協定要求,將中國領土灤東地區,劃爲中日停戰地區,允許日軍掌控長城各個戰略關口,中國軍隊不得進入停戰區,但是允許日本實際遙控灤東戰略地區,與取締所有的排日組織與行動。爲了減少中國輿論的反彈,中日雙方並未完全的公佈協議內容,以及進一步退讓的口頭承諾。日軍在談判桌上,既獲大勝,對平津的包圍與攻擊才告停止。和*圖*書和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