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歷史轉折的檢討
18.3 容共在於引進蘇聯的支援而非中共的力量
蔣介石之所以會採取聯蘇容共的政策,其實只有一個原因,就是為了準備抗日。本質上,蔣介石既無接納共產主義的想法,也沒有對蘇聯有任何的好感,西安事變並沒有改變國民政府追剿紅軍的實力,事實上蔣也不會在乎是否遵守他在被扣押之時,所做的任何直接、間接的承諾。所以事實已經非常清楚:蔣介石之所以在西安事變之後,放棄追剿紅軍的策略,進一步的與蘇聯聯合修好,完全都是為了準備抗日。和_圖_書
hetubook.com.com
因為蔣介石清楚的知道,中國是一個落後的弱國,若是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中國根本無法在短期之內,完成國家復興的建設。若中國在沒有準備下與日本進行歷史決戰,這可能就是她的亡國之戰了。既然蘇聯有意https://m.hetubook.com.com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必須支持中國對抗日本,那麼蔣為了中國能夠抗日,也別無選擇,只好「聯蘇」了。當時中國在面對日本那種窮凶極惡的侵略之下,又四顧無援,為了抗日,何止是採取聯蘇容共的政策,恐怕連魔鬼都要打交道了。
在國民政府採取聯蘇容共的政策之和-圖-書後,自然使得中共所推動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有了一個可以借力使力的機會。不過至少從西安事變後,到七七事變之間,中共可以參加抗日的力量,幾乎是微乎其微的,在當時兩百萬的中國軍隊中,紅軍不過三萬人而已。蔣介石容共的目的,是在於引進蘇聯參與抗日,單以作戰兵力而言,當時共軍能m.hetubook.com.com夠在抗日所發揮的作用極少。但是由於中共的文宣、組織與戰力,都有國際共產黨所支持的完整體系在運作,因此中國共產黨一旦有機會發展,其階級鬥爭、土改運動到人民戰爭的策略,都是具有非常爆炸性發展的潛力。在經過八年的抗日戰爭之後,中共早已全力發展成為可以與國民政府分庭抗禮的軍事、政治團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