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18 歷史轉折的檢討 18.4 歷史轉折的深思

18 歷史轉折的檢討

18.4 歷史轉折的深思

但是就深一層的分析,西安事變的本身,好像又不具備如此重大巨變的歷史意義,因為無論有沒有西安事變,蔣介石都將採取聯蘇容共的抗日戰略,日本也會繼續侵略中國,這樣中共也有重新出發的機會,只是張學良少帥與東北軍的命運會有很大的不同吧!追究到此處,張學良究竟是不是改變中共歷史命運的「千古功臣」,實在是難以下達定論了。和-圖-書中共能夠通過劫難與失敗的考驗,成為歷史鬥爭的勝利者,主要還是來自日軍的侵略與劫掠中國,及蘇聯的背後協助的關係吧!好像張學良只不過順勢觸發這個歷史轉捩點的改變而已。
對於日本而言,中國若是持續其分裂、內戰頻仍的狀況,日本當然可以逐步蠶食、繼續侵略中國。但是當中國開始統一與團結之時,日本就和_圖_書必須要發動全面侵華的戰爭,因為中國一旦統一之後,可以集中全力,理財練兵與建設圖強,很快的中國就會追上,日本就不再有作戰的優勢了。
其實中日戰爭只要晚三年爆發,整個戰爭就會有極大不同的發展,至少中國會擁有八十萬的德式裝備部隊、一支有戰力的空軍已經成軍,及在西南有更為穩定的國防建設基礎和圖書
所以當時的歷史處在非https://m•hetubook.com.com常矛盾的狀況,中國若是處於分裂,日本會繼續地侵略她;中國若是邁向統一,日本也會加速地侵略她,看來當時的中國,無論是如何選擇,到頭來還是必須面對日本的侵略。果然,西安事變的半年之後,在盧溝橋事變點燃的星星之火,就成為中日歷史大決戰的起點——其真正的起因在於日本不能坐視中國的團結與復興,以及國民政府與蘇聯發展合作和-圖-書的關係。
總之,西安事變可以說是非常戲劇化的歷史事件,它為中國暫時停止內戰的歷史,寫下了一個明確的時間,它成為蔣介石到達歷史巔峰的開始,也成為毛澤東否極泰來的轉捩點;張學良從此走出歷史,中國也從此進入準備全面抗日的倒數計時。從此蔣介石更可以將心力放在如何準備抗日的工作上了。但是這個全面準備的時間才剛剛經過半年,就正式爆發了盧溝橋事變。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