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事出意外的盧溝橋事變
19.7 日軍決定攻佔平津
而在天津戰場,華軍居於優勢,因此遭到日軍空軍猛烈的轟炸,南開大學等地因此被毀,而此時日本從本土調動的增援部隊,剛好開始到達天津的外港大沽,因此立刻向天津華軍發動攻勢。由於天津守軍聽說宋哲元已經逃跑,北平也同時淪陷,當然也就從天津撤退,因此在七月三十日,日軍就佔領了天津,自此平、津就完全陷入日軍的手中了。
雖然南京電令宋哲元應在平津重鎮,力戰卻敵,但是宋哲元發現,自己的部隊已經遭到日軍多面包圍,戰力不足,在接到香月敦勸宋退出北平,以免古都遭到兵災的電報之後,宋哲元只有匆促地進行安排,由張自忠代理其冀察政務委www.hetubook•com•com員會職責,於七月二十九日夜晚,率軍連夜奔逃。但撤離北平如此重大的決定,宋哲元事前事後,連一封電報都沒有報告南京。日軍當晚進入北平,蔣介石是收聽日本廣播,才知道北平淪陷,宋哲元已經不戰、不告而走了。
香月聞訊之後大怒,此時東京軍部電報指示,日本援軍已到,駐屯軍可以掌握戰機動用武力。香月於是在七月二十六日,對宋哲元發出限兩天內自動撤離北平駐軍的「最後通牒」,宋哲元接到日軍最後通牒之後,這時才如夢初醒的發現,華軍已經陷入戰爭的危機當中。於是宋一方面嚴拒日本的要hetubook.com•com求,發出自衛抗日的通電,一方面加速調兵佈防,並且要求中央緊急軍事援助。七月二十七日,日本參謀本部下達臨參命第六十五號,正式調動日本第五、六、十等三個師團,直接由日本本土增援華北。於是駐屯軍司令官香月清司,既然已經重兵在握,當然把握機會,下令日軍開始對北平與天津,發動正式攻擊。
二十九日的當天,駐天津的三十八師(師長張自忠),聯合天津的警衛部隊,對天津的日本租界與機場車站,發動攻擊,進展相當順利,攻克多處陣地,直逼日本在天津租界中心的海光寺,而此時部分冀東防共自治政府的偽軍,也槍殺日本的警衛hetubook.com.com隊,以及俘虜偽政府漢奸主席殷汝耕,向二十九軍起義投誠。不料宋哲元已經倉皇逃走,起義的部隊找不到接應的華軍,結果被日軍追擊而潰敗,殷汝耕才得以脫逃。
宋哲元(昔日的「抗日英雄」〉及所率之二十九軍,與經營多年的冀察政務委員會,也就從此正式地走入歷史。日軍新集結之重兵,對宛平與盧溝橋發動全面攻擊,才也在同一天攻下了這個造成中日雙方大戰的歷史地點。至此日軍已經基本完成全面控制永定河以西的作戰目標,並且攻佔了中國最爲重要的北平、天津兩大城市,日本當然是舉國同歡。日軍根本在沒用多少力氣的狀況下,就有此戰果,也發覺二十九軍的和圖書戰力不過如此而已,「三月亡華」的說法恐怕還是太高估華軍的實力了。因此不擴大派的論點,立刻被壓制,日本認爲在華北的軍事勝利既是唾手而得,何不乘勝追擊,多強迫中國讓步,反正華軍是不堪一擊,日本仍然會有足夠的能力來對付蘇聯可能的威脅。
七月二十五日,日本朝鮮軍增援的先遣部隊,已經到達北平南郊的廊房,這是平津之間的交通要地,日軍不顧一切的進犯廊房車站,引起守軍的反擊,雙方的部隊在此爆發新的戰鬥,中國守軍不敵,因此被迫撤退。宋哲元這才發現大勢不好,緊急下令二十九軍備戰(又是倉皇應戰,事前根本沒有完整與全套的作戰參謀作業)。而當天夜間,日hetubook•com.com軍準備派遣部隊混入北平城內,做爲接戰時的內應,但是被守軍發現,於是設下圈套,先讓日軍進城,然後在半途加以圍殲,這就是令日軍顏面無光的「廣安門事件」。
這時候宋哲元的兵馬調動,可以說是已經太遲了。七月二十八日,準備馳援防衛北平的二十九軍部隊,於行軍途中,在北平近郊的南苑,突然遭到日軍陸空夾擊,二十九軍在來不及散開佈防之下,死傷慘重,副軍長佟麟閣,以及一三二師師長趙登禹同日陣亡。宋哲元這才發現,二十九軍這些年來,沒有積極地提升總體的戰力,只坐享割據一方的利益,而日軍戰力已經更有進步,因此二十九軍在與日軍正面作戰之時,已經無復當年之勇,因此軍心大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