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 陰錯陽差的南京保衛戰
23.2 日軍前線部隊抗命決定進攻南京
但是來自淞滬會戰前線的日本軍隊,卻力主必須立刻乘勝追擊,直到攻陷中國首都南京,才能進一步殲滅中國陷入潰散的作戰主力、屈服中國政府的作戰意志、爭取更有利於日本的和談條件。特別是來自第十軍司令官柳川平助的意見最強烈。此時日本第十軍形成華中方面軍的左翼,在太湖以南沿著杭州通往南京的方向,進行戰場掃蕩,追擊潰退的華軍。由於第十軍在杭州灣登陸,以大迂迴作戰的方式,從背側攻擊中國在淞滬地區的守軍,造成已疲憊不堪的中國在上海作戰的部隊,出現潰敗,一路曳甲棄兵、倉皇逃命,日本第十軍並未遭到猛烈的
m.hetubook•com•com抵抗。
日本華中方面軍下轄的第十軍與上海派遣軍,以獨斷的軍事行動,越過制令線,在太湖的南北兩岸形成鉗形攻勢,朝向中國首都南京方向進軍,造成了日軍大本營極大的震驚與困惑,因此參謀本部特派作戰課長河邊虎四郎大佐,前往華中方面軍視察,以實際了解日軍作戰狀況,並且控制日軍不得超越制令線作戰。日本自從九一八事變以來,前線的軍隊與大本營中的少壯派軍人,事實上已經互通聲氣。許多作戰行動,都是由前線部隊發動,再由軍部內的少壯派響應追認,最後政府不得不接受既成的事實https://www•hetubook•com.com,而這次的進攻中國首都南京作戰行動,整個過程也是同出一轍。果然河邊大佐在前線被第十軍的將校所說服,帶著支持日軍立刻攻擊南京的立場,回到東京進行遊說。
日軍認為進攻南京是志在必得的「完勝」出擊,一戰功成之後,中國必定會屈膝投降。日軍為了鄭重其事,特別由日皇發佈正式進攻南京的作戰詔書,由大本營參謀次官多田駿親自攜帶命令,到達上海的華中方面軍司令部,宣達進攻南京的詔書。攻擊南京正式的作戰日期,訂為十二月一日,華中方面軍司令官松井石根,將統帥上海派遣軍與第和圖書十軍,指揮六個半師團的軍隊,沿著太湖的南北兩岸,以左右包抄的方式,直撲中國首都南京;並且派遣部隊渡過長江,對南京進行遠程的包圍攻擊。
同時上海派遣軍也同樣力主乘勝追擊,因為他們在上海激戰三個月,才能勉強擊退中國守軍,「皇軍無敵」的神話因而為之動搖,所以他們急欲進一步攻擊中國首都南京,以挽回他們的聲譽,更不能讓第十軍檢到戰果。所以上海派遣軍也同樣的以追擊華軍以及掃蕩戰場為名,在太湖以北,沿著京滬路朝向南京追擊。華中方面軍指揮官松井石根,同意上海派遣軍與第十軍的進攻南京立場,因此設法動員一切的關係m.hetubook.com•com與方法,向東京進行遊說,要求大本營立刻發佈進攻南京的作戰命令。
日本大本營在前線部隊的壓力及內部少壯派軍官響應之下,日參謀本部的最高部門,開始改變立場,最後連日皇都被說服。在十一月二十四日的御前會議中,先追認事實,撤消對華中方面軍作戰地區的制令線,同意日軍已經越過蘇嘉線作戰的現狀。日本軍部認為,如此可以增加對國民政府和談的壓力。但是隨後在十一月二十八日,經過軍方帷幄上奏,大本營終於發出允許日軍進攻南京的正式作戰命令,而日本政府方面當時竟然不知道這個命令,首相近衛是看到報紙之後,才知道日軍已經開始擴大戰爭,進攻南京了。和*圖*書
因此,第十軍根本不了解在淞滬會戰中,中日雙方激戰的代價,因而認為他們才投入戰場,根本還沒有真正展露身手的機會,就已攻到大本營的制令線了,所以第十軍軍長柳川根本就漠視大本營的規定,而獨斷地直接下令第十軍的部隊,以強行軍的方式,從太湖以南地區,沿著京杭公路,盡一切可能的力量,朝向南京方向,深入追擊撤退的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