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4 千鈞一髮的台兒莊大捷 24.2 中國決定誘敵深入

24 千鈞一髮的台兒莊大捷

24.2 中國決定誘敵深入

因此,根據熟悉中國軍事最高機密與內情的德國軍事顧問福爾肯豪森,在一九三七年十二月三十日,對德國大使陶德曼表示,假如中國軍隊裝備能夠得到補充,那麼他認爲中國勉強可以再支持六個月,他建議蔣介石應該接受日本的和談條件。而陶德曼大使對中國戰力的估計,比福爾肯豪森還要悲觀。美國的情報估計,認爲中國的後勤支援,最多只有四個月而已。當時外國駐華的情報與軍事人員,也都預期,國民政府即將承認失敗事實,而接受日本的和談條件。
但是同樣的是,在中國方面www.hetubook.com.com更付出了極其沈重的代價,中國北起內蒙的包頭,包括太原、北平、天津、濟南、青島,南到上海、南京、杭州等重鎮,都被日軍所佔領了。而中國政府主要的工業基地與對外經貿的口岸,都被日軍攻佔,影響到中國主要的財政收入關稅與鹽稅,都失去了主要的來源。在軍事方面,大部分擁有較爲現代化裝備的中央軍以及地方精銳部隊,也都受到非常嚴重的耗損,需要進行大量的整補。
在中國方面而言,一九三七年年底,是中國抗日戰爭史上和_圖_書,第一個最爲低迷的危機時刻。因爲在華北與華東雙線的戰場上,中國是以血戰力拼的方式,勉強得到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成績。中國在與日本進行全面戰爭的五個月之後,仍然堅決地抵抗下去,並沒有在三個月內向日本屈膝,的確是叫國際社會爲之驚訝,同時日本付出了十幾萬兵員傷亡的代價,以及幾十億元戰費的支出。中日之戰對於日本的人員與財物的耗損,已經超過了日俄戰爭。
但日本沒有想到,蔣介石居然會回絕日本的和談條件,因此日方在盛怒之餘,乾脆在一九三八年一月十六日,發表了不與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進行任何交涉的正式聲明。日本政府的意思是非常明顯,就是假如中國要想與日本談和,那麼中國內部必須先將蔣介石推翻。日本爲了坐待這個時機的蘊釀與來到,因此舉行大本營的御前會議,會中決定暫時按兵不動,看中國方面將由誰出面來收拾殘局https://www•hetubook•com•com
直到華中m•hetubook.com•com方面軍順利地攻佔南京,冬季冰雪又封住西伯利亞的交通,蘇聯軍隊並未出現集結的威脅,這樣日本的第二軍才解除預備隊的待命狀態,因此西尾壽造要求華北方面軍允許第二軍,進攻山東半島。而在日本原先的對華作戰計劃中,攻占山東半島,也是一個主要的戰略目標,因爲山東半島離日本九州只是一水之隔,又與滿州國的遼東半島遙遙相望,是防蘇的戰略縱深要地。事實上,在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日本就一直想要接收德國在山東半島所有的利益,這次日本絕對不能放過對山東的佔領。
但是日本的華北方面www.hetubook.com.com軍可沈不住氣了,特別是西尾壽造所統帥的第二軍,更是覺得不滿,因爲原先華北方面軍認爲與華軍決戰的重點,應該是在第一軍主攻的平漢鐵路沿線,因此在津浦鐵路作戰的日本第二軍,是負責右翼的助攻與合圍。不過由於華軍主力沒有在平漢鐵路集結,日本第二軍就沒有機會展現戰力,而更爲意外的是,由於山西的戰局擴大發展,造成日本第一軍的主力進入山西,協助第五師團作戰,第二軍就成爲方面軍的掌控的預備隊兵力,因此不能沿津浦路深入地攻擊華軍,只能停留在黃河以北地區待命戰備,防範蘇聯可能會對日軍的進攻。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