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5 戰略泥淖的武漢會戰 25.8 武漢會戰的檢討

25 戰略泥淖的武漢會戰

25.8 武漢會戰的檢討

當然陳誠若是能夠把鎮守武漢,一直在拼命趕做防禦工事的四個軍兵力(這些工事,最後根本就一點功用都沒有發揮),大膽調出交給薛岳靈活運用,也許華軍能夠在江西北部成功圍殲日軍的整個師團;或是給白崇禧使用,也可能給日軍一度困在江北的第六師團更大之打擊。當然若是第三戰區能夠發揮更爲旺盛的攻擊企圖,多威脅長江www•hetubook•com•com的航運,日軍在武漢會戰中,都要付出更大的代價。
日軍的作戰優勢,來自現代化的工業與社會的結構,無論在兵員補充與裝備更新上,都有非常先進的運作系統,因此日軍的戰力不但能在幾次戰役後,繼續保持、甚至能提高。華軍最大的困難,則是中國落後的工業與社會體系m.hetubook.com.com,別說作戰裝備壞一件、就少一件,就連兵員的補充,也因役政系統的落後,根本無法跟上軍隊的需要,補充的人員數量既不足,質量也低落,新兵更是沒有經驗與訓練,如何能用半兵半民的部隊,去抵抗擁有現代化組織與強大火力的日軍?
在武漢會戰中,華軍在戰略的運用上,卻充分地掌握了主導的上風,但是在戰場的層次,仍是敗多勝少的局面。以戰力與國力而言,中國落後日本兩個世紀之久,但是以謀略而言,日本卻無法運用戰力與國力的優勢,擊敗中國。中國所憑藉的,全是中國人民不屈的民族主義精神,以血肉之軀去抵擋侵略者的現代化武器(在大別山與廬山的山麓,留下了無數的英雄血跡),這種悲壯的犧牲,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最爲動人的光榮。和*圖*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
日軍發動武漢會戰,雖然在戰場的作戰上,大體仍然表現優異,但是日軍在戰略上,卻仍然犯下了致命的錯誤。日軍始終低估華軍的www.hetubook.com.com作戰意志,因此沒有集結更爲優勢的兵力,以圍殲華軍的野戰軍作爲日本作戰的主要目標。事實上,若是日軍能夠將原先準備攻略廣東的二十三軍,也調到武漢會戰中,這支部隊或是沿大別山快速進攻華軍陣地,提早切斷平漢線,由北向南包抄武漢;或是先進攻南昌,再穿過萍鄉進攻湖南長沙,包圍武漢南方,都會對華軍造成更爲震撼性的打擊,並達成圍殲華軍野戰軍的作戰目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