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戰略泥淖的武漢會戰
25.9 中國決定犧牲到底也不屈服
日軍攻佔了武漢,不但沒有讓中國屈服,自己反而陷入了中國的戰略空間之中,日軍爲了維持從東京到華中之間漫長的補給線,所必須耗費的資源,就已經是非常沉重的負擔,武漢會戰之後,日軍已經無力再深入中國發動更重大攻勢了。日軍在中國境內的戰略延伸,因此大體就維持著到武漢會戰爲止的戰線。這個兩軍戰略僵持的局面,直到一
hetubook•com•com九四四年日本發動一號作戰的攻勢,才被打破。在這段時間之內,日軍比較具有重大的戰略攻勢成就,只有攻克南昌與宜昌而已。
日本人不相信中國還能堅持下去,歐美國家不相信中國還能打下去,中國人卻以血汗與犧牲,堅忍的寫下了歷史光輝記錄。中國人決定犧牲到底打下去的鋼鐵意志,讓日軍是完全不知所措。在日本人民慶祝完武漢攻略之後,才發現高興得太早了,中國的政府與軍民,仍然繼續抗日戰爭,反而變成日本政府不知道該如何結束這個戰爭了。和圖書https://www•hetubook•com•com
同時,在武漢會戰之後,中國原有的各路諸侯部隊,也因爲原有的兵員消耗過劇,必須接受由國民政府統一的徵兵補充,同時大量擴充的軍校學生畢業之後,也開始在各個部隊任職。因此中國大部分的軍隊,從此都開始國家化(除了中共的部隊以外),雖然在部隊的最高層,也許還看到這些地方諸侯擔www.hetubook•com•com任領導職務,但是部隊的結構與人員,都已經不再是傳統地方派系所主導的了。
日軍雖然攻佔了武漢,但是日本沒有辦法迫使中國放棄繼續作戰的意志,這時的華軍,已經是更爲獨立地作戰。德國的軍事顧問撤離了,外國購買的軍火減少了,主要國防工業的基礎全遭到摧毀,中國遷移到西南的工廠,由於缺乏系統的規劃,總數只有四百五十家左右,勉強可以https://www.hetubook.com.com維持西南軍民的日常所需,但是根本不能支持激烈戰爭的消耗。當時中國所能生產的步槍子彈,每個月爲一千五百萬發,平均每個士兵只有四發子彈,更別說其他的重武器裝備與支援,更是少之又少了;士官兵們的軍服破爛、缺乏醫葯與保健照顧,甚至嚴重的營養不良等問題。中國的部隊拖著瘦弱的病體,拿著有限與落後的武器,在外援幾乎斷絕的情況下,中國還能、還要打下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