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作者:鄭浪平
不朽的光榮:第二次中日戰爭史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29 百團大戰與共產黨的游擊戰 29.1 拋開政治的包袱、面對抗日歷史的真相

29 百團大戰與共產黨的游擊戰

若是以作戰的觀點來看,百團大戰對於抗日戰爭是一個值得推廣的戰爭經驗,因為充分利用了游擊戰的優點,打擊與消耗日軍的實力,但是卻違背了共軍「優先發展」的最高戰略原則,所以中共中央決定絕對「下不為例」。後來雖然共軍進一步發展到可以同時發動好幾個百團大戰的實力,但是八路軍再也沒有進行大規模主動抗日的作戰了。
在研究抗日戰爭歷史之中,究竟中國共產黨扮演怎樣的一個角色,一直是非常引起爭議的問題,因爲在歷史的層面而言,中國共產黨最先旗幟鮮明地推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政策,吸引了許多知識份子、學生、工人的熱情支持,成功地打響了抗日的文宣戰,喚起了抗日的民氣。但是也促使國民政府不得不提前抗日的不利局面。
但是在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之後,中國共產黨雖然能夠主動以宣傳出擊,並且在國際社會中,成功地製造了大量抗日的文宣,配合國際社會削弱、扭曲中國抗日真相的立場,塑造成爲一個印象,喧染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的「抗日主力」,也就把中國的抗日戰爭,歸納爲不過是打了就跑的游擊戰,所以中國在二次世界大戰中的戰略貢獻,也僅能是無足輕重的游擊騷擾作戰(即「麻雀戰爭」)。

29.1 拋開政治的包袱、面對抗日歷史的真相

無論中國共產黨如何宣傳,八路軍在抗日時的表現是多麼英勇(當然有不少的戰鬥是真實而且慘烈的),但是中共所無法改變的事實是,當時中共的軍力實在有限,在全力「發展」的最高政策指導之下,對於日軍只是採取最低限度的游擊戰打法。雖然我們不能排除、更不能抹殺共軍當中一些個別的抗日行動(寫作本書的動機就是要完全忠於歷史的事實),共軍游擊戰www•hetubook.com•com的犧牲也是一樣的慘烈,同時在整個中日戰爭中,游擊戰也有戰略牽制作用存在,不過究竟與正規的、硬碰硬的大兵團作戰相比起來,還只是配合的因素。中國戰區從頭到尾真正的硬仗,是由蔣介石所指揮的國軍所負責,盟國是與國民政府組成四強爲首的聯合國,日軍是向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投降。
在整個抗日戰爭中,hetubook.com.com中國最大的問題,除了是基本的武器裝備以及軍隊訓練素質落後日本很多之外,中國總體國力與財力,更是無法與已經現代化的日本比較。此外,中國對內無法團結一致,對外難以爭取到友邦鼎力的支持,都是造成中國在抗日戰爭中,犧牲特別嚴重的原因。
問題是,在後來的國共戰爭中,中共取得勝利,爲了消除人民對於國民黨與蔣介石的「記憶」https://m.hetubook.com.com,當然要在抗日戰爭的史實上,有些「調整」,而不願讓中國人民記得,蔣介石是如何艱苦卓絕的領導抗日,與國民政府是如何以實力成爲全球的四強,在抗日戰爭的艱苦奮鬥中,如何把列強加在中國人民身上的不平等條約一律撤銷。這樣強調共產黨爲抗日中心的政治化「抗戰歷史」,就使得許多的中國人民對於抗日戰爭,失去了史實的焦點,中國人民英勇的歷m.hetubook.com.com史貢獻便淪爲不完整的政治文宣了。
在日本侵略凶焰不斷進逼,非要徹底滅亡中國的壓力之下,國際社會可以說是表現出一幅愛莫能助、隔岸觀火的態度,這時只有與日本有世仇與利害直接衝突的蘇聯,還能對中國提供一些有限的援助,因此蔣介石明知蘇聯侵略中國的野心,其實超過於日本,但是除了採取聯蘇抗日的政策之外,也別無他法。當時中國的處境是如此的危機四伏,唯一能夠暫時https://m.hetubook.com.com幫忙中國的,竟然是另外一個企圖侵略中國的「敵人」。爲了準備抗日竟需要這種飮鴆止渴的做法,可見中國面對的國際社會是多麼地現實與冷酷。
這個錯誤的印象,對於中國整個抗日戰爭的歷史真相而言,是非常不公平的。因爲中國抗日戰爭是全面的作戰,中國的軍隊仍然守住超過三分之二的領土,中國軍隊甚至可以在大型會戰之中,與日軍的主力進行硬碰硬的作戰,多次使得日軍主力的進攻遭到嚴重的挫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