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從重創中復原與反攻的計畫
35.4 中美合作戰局好轉
蔣介石於是令何應欽負責中國新編陸軍的「陸軍總司令」職務,與魏德邁合作,在雲南進行編組全新陸軍部隊的工作。當時的計畫是分成四個方面軍,準備組成三十九個「攻擊師」,三十一個「防守師」,這將是現代化新編華軍的骨幹,負實西南總反攻的作戰計畫,作戰目標是開放湛江港,以及收復廣州與香港。這樣中國就可以與美軍在華南會師,有了港口,中國也就可以得到美國答應很久,但是一直沒有給中國軍隊的援助與裝備了。
中國在這埸作戰的慘敗,當然也是可以預期的。因爲正當日軍組成第六方面軍,要發動廣西會戰之時,正是中國戰區內部,因史迪威事件,和圖書出現權力鬥爭的休克狀態,大部分前線的部隊指揮官都受到這股政潮的影響,也都面臨戰志消沉與補給無著的困境。當日軍進行部隊的整編與裝備的補充的同時,華軍則進行內部的權力鬥爭,所有殘破的部隊,都得不到應有的整補,更別提新部隊的支援了,這樣的佈局對照,華軍自然無法避免慘敗的命運了。
雖然中國在廣西會戰中,以近乎慘敗的結局收場,但是中國戰區在史迪威去職後,很快就恢復了活力與生機。史氏一離開之後,魏德邁上任,中美間過去持續發生誤會與摩擦而造成的緊張,幾乎得到全面的改善。美軍在華的空軍與指揮和圖書部之間,也取得空前合作與互信的狀態,中國的將領也再度團結一致地抗日。
日軍的橫山勇,固然是日軍前線的第一戰將,他那種獨斷抗命的作風,既創造了日軍強襲貴州的驚人勝利之舉,但是也失去了完殲第四戰區華軍的機會。因此在廣西會戰的戰事告一段落之後,岡村寧次升任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官,立刻將横山勇以及旗下參與抗命的三位師團長全都調走,徹底改組十一軍,將華南的作戰主導兵力指揮系統,改由二十軍負責。
同時魏德邁看到中國部隊在緬甸作戰的戰績,深知只要給與中國軍隊適當的裝備與訓練,中國軍隊絕對能夠擔當大任,因此他決和*圖*書心加強訓練與裝備中國的陸軍部隊,準備在半年之內,推出擁有美式裝備與現代化編組的全新華軍,以參加反攻華南的作戰。因爲此時美軍已經在太平洋戰場,攻克菲律賓,因此美國海軍可以直接航行到中國華南的海岸。只要中國軍隊能夠攻佔華南的海港,美國的援助物資,就可以從海港運送。而一次十二艘的美國運補船隊,就可以運送等於美國駝峰空運援華全年的噸位總和。
魏德邁知道中國戰區的戰略地位重要,設法與蒙巴頓協商,將中國派在緬甸的美援部隊,分批的調回中國戰區作戰。這時英國政府又站在強烈反對的立場,因爲英國需要中國軍隊的幫忙,擊敗在緬甸的日和_圖_書軍,才能更爲早些收復在英國在亞洲的殖民地。而丘吉爾竟然又完全忘記了他的「中國軍隊無用論」,不同意中國軍隊回國作戰。不過,由於蔣介石與魏德邁站在同一戰線,中國當然有權調回自己的部隊,去防衛自己的國家。其實假如英國不是從中國調用最精銳的軍事力量,英國就連緬甸都無法收復,根本就沒有資格談對日作戰的貢獻了。
魏德邁相當支持陳納德的各種空軍作戰建議,陳納德終於能夠成功地動員所有在中國的空軍戰力,在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十八日,對於日軍進攻華南的後勤中心武漢,進行一次近乎摧毀性的大轟炸,由美國二十航空隊出動七十架戰略轟炸機,以及十四航空隊出動二百架各式戰機配合,將日軍在華中的補給中心以及其空軍,給予殲滅性的打擊,這就是陳納德苦苦請求史迪威長達四個月,都沒有得到批准的「打斷日軍補給中樞」的計劃。在美機對漢口基地,進行焦土戰略轟炸之後,日軍對於華南部隊的整個補給數目,大幅下降了四〇%。同時魏德邁對於中國的後勤補給援助,也從來不玩政治考慮的分化遊戲,因而也能得到最佳的利用與分配。唯一可惜的是,一切都來得遲了。https://www•hetubook•com.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