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 從重創中復原與反攻的計畫
35.6 日軍最後的求和
一九四五年七月,岡村寧次派遣副參謀長今井武夫,在河南與何柱國見面,日本提出中日停戰的條件,日軍準備在一年之內,從中國的關內全面撤軍,以換取中國不對日本進行攻擊。但是中國方面認爲,日軍必須全面撤出韓國的釜山,中國才會考慮與日軍商
和_圖_書
談停戰,因此雙方無法進行談判。這時可以看出岡村寧次完全缺乏掌控戰略全局的能力。事實上,此時日本唯一所能求的,是爭取有條件投降的機會,所以岡村寧次要做得,當然是全面快速的撤軍。先能讓日軍退出關內,全部集結和_圖_書在東北與日本本土,阻擋蘇聯部隊撿到便宜,以及防衛美軍進攻本土,這樣日本或者可以爭取到更好的戰後條件。在日軍投降之後,日軍再全面地退回本土,這也是日本軍隊唯一可以贖罪的機會。
中國若能照這計劃,在半年內光復整個關內,總比www.hetubook.com.com突然接收整個佔領區的工作,要更有準備。而日軍既然大軍集結在中國的東北與本土,蘇聯與美國勢必會對於下一步的作戰計畫重新考慮。此時中國可以代日本提出投降條件,只限保留日皇制度,這樣中國或許就不必向蘇聯低頭,而簽下「中蘇和*圖*書友好同盟條約」。國民政府甚至可以完整地收回已經被蘇聯佔領的外蒙古地方,連琉球未來的命運,也可以有所調整。但是歷史沒有朝向這個戲劇化的方向發展,中國面臨的是比戰敗損失還要巨大的「慘勝」了。
這也是蔣介石在獲悉雅爾達密約,盟國決定出賣中國之後,一個m.hetubook.com.com可以設法利用日軍維護中國權益的最後機會。只要中國允許日軍在關內有秩序地快速後退,全部集中到中國的東北,中國就可以在持續勝利的「追擊」中,大幅拉高中國在國際社會的地位,逐步恢復人民對政府的信心,以及增強軍隊的士氣,這樣當然可以增加中國對抗蘇聯與盟國壓力的籌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