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彭城大戰
五、古代的情報頭子
有了上述的認識以後,我們再來審視陳平的一生,種種若明若暗、不清不楚的地方,就大體可以獲得一種通透的理解了。
司馬遷在記敘了陳平一生的事蹟以後評說道,陳平年少的時候,喜好黃老之學,當他在砧板上分祭肉的時候,志向就已經相當遠大了。天下大亂,他先是彷徨徘徊於魏國和楚國之間,最終是歸屬了劉邦,常出奇計,解救危機,消除國難。善始善終,可謂是智慧超群。
秦末陳勝吳廣起兵,六國紛紛復國,後戰國時代來臨。陳平本是魏國人,自然是應當歸屬於魏國。陳勝部將周市領兵攻略魏國舊地,擁立魏公子魏咎為魏王,定都臨濟(今河南封丘東)。陳平告別了兄長妻子,與鄉里的少年一道前往投奔。魏咎任命陳平為太僕,負責管理車馬出行。以謀略見長的陳平多次獻策進言,不為魏咎所用,反而招來了讒言攻擊,陳平選擇了離開。
兩千年來,陳平是一個若明若暗、不清不白的人物,宛若氾濫渾水中的一條泥鰍,抓不住,琢磨不透。
清代著名歷史學家王鳴盛先生則認為陳平是邪鄙小人,指責他借助流言蜚語,慫恿劉邦偽遊雲夢捕捉韓信,使韓信無辜被黜,最終被呂后殺害。又指責他在劉邦病重時,承旨到前線去捕殺樊噲,因和*圖*書為樊噲是呂后的妹夫,他逮捕樊噲後留了一手,將樊噲用檻車送回。途中聽到劉邦撒手人寰的消息,他馬不停蹄,急馳到呂后面前痛哭效忠,從此成為呂后的心腹,可謂是揣時附勢之尤。如果再加上呂后生前陳平阿諛逢迎,公開贊成大封諸呂為王,呂后死後屍骨未寒,他又高唱非劉氏不王,主謀誅滅呂氏一族的事情來看,陳平的種種跡行,常常是先放火後救火,先投毒後治病,兩面三刀,不知是功還是罪,不知是人還是鬼?
據說,劉邦聽了這些話以後,愈發寵信陳平,東進攻楚的大事,也讓陳平出謀參與。
陳平回答道:「擔任都尉。」
漢二年三月,魏王魏豹加入劉邦陣營反楚,劉邦在張耳的協助之下,策反殷王司馬卬成功,楚國為防止劉邦東進在黃河北岸所設的兩道防線逐一瓦解。北征齊國的項羽得到消息後,封陳平為信武君,統領楚軍中的舊魏軍部隊,全權處理殷國離反的問題。
殷國所在的河內地區,本來是魏國的領土,殷王司馬卬是趙國的將軍,因功被項羽封為殷王,立國的根基並不牢固。陳平是魏國人,他所統領的楚軍中的舊魏軍部隊,是從東郡和碭郡徵召的軍隊。東郡和碭郡,本來是魏國的領土,
和圖書大分封時被項羽劃歸了西楚,由這兩個地區徵集的軍隊,不但與舊魏國有千絲萬縷的聯繫,更有文化上的認同感。項羽任命陳平,出於范增的建議。范增一直看好陳平的智謀才幹,他建議項羽說,用陳平統領東郡和碭郡的部隊攻擊殷國,乃是以魏將統領魏軍攻擊趙人所佔領的魏土,最合適不過,項羽同意了。
然而,形勢風雲突變。陳平剛剛離開殷國,司馬卬又一次易幟倒戈,宣布助漢反楚。剛剛封賞了陳平的項羽大為憤怒,下令嚴厲追究負責處理殷國問題的部將,陳平非常恐慌,擔心被誅殺,於是將受封的印信和黃金封存,派人送還項羽,決意從此離開,單身一人,西去投奔劉邦。
不久,項羽統領楚軍攻城略地,抵達黃河,陳平前去投奔,從此跟隨項羽,經歷彭城整編,北上救趙,鉅鹿大戰,受降章邯,得到項羽的信任,一直在項羽身邊供職,地位遠在郎中的韓信之上。鴻門宴上,樊噲突然闖入軍帳,化解危機,劉邦藉口小解,離席外出,脫逃不歸。陳平受項羽之命,去尋喚劉邦,與張良相遇。二人惺惺惜惺惺,心有默契,磨磨蹭蹭耗費時間,回來敷衍了項羽,化解了一場反秦軍內部火併的危機。鴻門宴上的這點花絮,不僅可以窺探到陳平作
www.hetubook.com.com
為軍情人員的痕跡,也為陳平後來投奔劉邦埋下了伏筆。陳平渡過黃河,來到河內郡的修武縣(今河南獲嘉),當時,劉邦領軍東進,大本營就設在這裡,正廣告天下,招收各國各路人才共同反楚。劉邦的謀士魏無知是信陵君的孫子,深得劉邦的信任,陳平與魏無知都是魏國人,往來相知,他透過魏無知求見劉邦,得到了召見。當時,一同接受召見的約有十餘人,由中涓石奮接受諸人的名謁,引領入內與劉邦見面,賜食共餐。共餐完畢,劉邦對被召見者們說:「諸位辛苦了,今天到此為止,請各歸館舍休息。」這個時候,陳平站起身來,施禮說道:「臣下有事而來,所要呈述的事情不可以過了今天。」
史書上說,陳平前去投奔劉邦時,走小道仗劍急行。到了黃河邊找到條渡船坐上,渡船行使到河中,船伕見陳平長得高大美貌,又是一個人,懷疑他是逃亡的將領,身上藏有珠寶金玉,眼中透露出殺氣。陳平是機敏之人,察覺到了,於是解開自己的衣服,赤|裸著上身幫助船伕划船,船伕由此知道陳平身上沒有任何夾帶,方才打消了殺人劫財的念頭。
漢初的護軍中尉府,是軍情機構。長期擔任護軍中的陳平,他的真實面貌,是情報長官,間諜頭目,類似於史達林身邊的貝利亞,蔣介石身邊的載笠,毛澤東身籩的康生,只不過他的智慧更高深,視野更廣闊,命運也更幸運而已。www•hetubook.com.com
項羽分封天下,陳平受爵稱卿,繼續在項羽身邊供職,參謀軍情,計畫獻策。
於是,劉邦當天就正式任命陳平為都尉,同乘馬車巡視軍營,將掌管護軍機構,負責監督各部將領的要務委託予他。一時間,漢軍諸將譁然,不滿的議論,紛紛傳到劉邦耳中來:「大王剛剛得到一名楚國的降卒,還不到一天時間,也不知道有無本事,就同坐一輛馬車,讓他來監督我等老兵宿將!」
我治秦漢史多年,對司馬遷以來歷代對於陳平的評論解讀,始終有隔靴搔癢,不甚了然之感。如今我重新整理陳平的歷史,感到陳平的智慧,多用在不便公開的地方,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的智謀,多是陰謀,損陰德的事情做得多,連自己都擔心會得陰禍。陳平是陰謀家,這是對他準確的人格定位,不過,正因為他是陰謀家,他的事蹟,有些沒有公開,即使是已經公開了的一些事蹟,後人至今仍然看不明白。之所以看不明白,除了陰謀策劃的詭秘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對於陳平所從事的工作和所擔當的職務和*圖*書不瞭解。
陳平不負范增的期待,他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也以軍事威脅和外交勸誘雙管齊下的方式,誘使司馬卬再一次倒戈,回歸西楚陣營。平定了殷國的叛亂以後,陳平回到了楚國,項羽大為高興,派遣項悍為使臣頒賜封賞,委任陳平為都尉,賜予黃金四百兩。
劉邦有些驚奇,於是延請陳平單獨留下來談。一席話下來,很中劉邦的意。劉邦高興,問陳平說:「你在楚國,擔任什麼官職?」
陳平歸屬劉邦以後,先任護軍都尉,後任護軍中尉,長期負責漢軍的護軍工作。當時,護軍都尉是軍情機構的副職,而護軍中尉呢,則是軍情機構的最高負責人,對內的職務是代表君王監督臣下將領,對外的職務是開展間諜活動,因為掌握著內外情報,自然也參與最高層的重大決策,成為君王的參謀。用現在的話來說,護軍中尉的機構職能,身兼美國聯邦調查局和中央情報局的雙重職務,又因為護軍中尉直接受君王的領導,只對君王個人負責,所以說,更像是古代的KGB。在這個職位上活動多年的陳平,他的真實面貌,就是情報長官,間諜頭目,類似於史達林身邊的貝利亞,蔣介石身邊的戴笠,毛澤東身邊的康生,只不過他的智慧更高深,視野更開闊,命運也更幸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