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靜思語第一集

作者:釋證嚴
靜思語第一集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上卷 靜思晨語 第四篇 〈開啟「智慧」,播「善」種〉清淨的蓮花

上卷 靜思晨語

第四篇 〈開啟「智慧」,播「善」種〉清淨的蓮花

一念之間
有智慧的人,即是覺悟後的有情眾生。


沒有分別心
心有定力,智慧自然產生。人常為外境所影響,即是定力不夠,學佛即是要學定。「定」用現代語講,就是莊敬自強。
智慧與煩惱,好像手心與手背。其實二者都在同一隻手上,但手背無法拿東西,若反過來用手心,則雙手萬能。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和圖書
有情眾生
善是利益,惡是損害。一念之非即種惡因,一念之是即得善果。


做好事並不是為求名,也不是為求功德。抱著「盡本分」的心去做好事,才是真正的好事,才是至誠無私的善事。
同樣一個「得」字,有「捨得」,也有「得失」,兩種心境完全不同。有智慧的人能捨,能「捨」就能「得」和-圖-書,得到無限的快樂;不能「捨」的人就會有「失」,失去心境的安寧。
戒是生活行動的宗旨,用來教誡我們不做壞事;行為不發生差錯,心就有定力,精神就會統一,如此就可產生智慧。
日日行善
得失與捨得
自覺與自性

學佛要學定
盡本分做好事hetubook.com•com
學佛必須遵守佛陀教育我們的三個原則:戒、定、慧。
雙手萬能
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朵清淨的蓮花,都有無量的智慧——把良知、良能啟發出來,則福慧果報無量!
聰明與智慧
福慧雙修
心田要多播善種,多一粒善的種子,就可減少一枝雜草。土地不耕種,雜草必叢生。所以,行善要日日行、時時行和-圖-書、不斷去行。哪怕只是舉手投足,也要存一分善念。
聰明不一定有智慧,但是智慧一定包括聰明;聰明只是一種計量利弊得失的能力,貪婪詭詐也是聰明的象徵。
佛陀在人間,無非是要教導眾生自覺與佛同等的智慧,也要教導眾生與佛有同樣的自性,都能修持慈悲與智慧。
能付出愛心就是福,能消除煩惱就是慧。


善字的意思是適度、剛剛好。不偏不倚、不極端、不會愛得太過分,也不會產生怨恨心。在人與人之間,沒有不平等的分和-圖-書別心——對自己所愛的人,能以智慧斷除佔有的感情;對自己不愛或不投緣的人,則能盡量善解,以好的心念去對待。
戒定慧

聰明的人得失心重,有智慧的人則勇於捨得。
心中的蓮花
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智慧是從人與事之間磨練出來的,若逃避現實,離開人與事,便無從產生智慧。



能捨就能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