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兩條路
牧師生涯
「老師把我們的基督教信仰鍛鍊成經得起一切理性的懷疑,使我們在那種悲慘的戰地生活中,仍能免於絕望。因此,我才能不致失去信仰,不致失去對存在於人心裡美麗事物的信心。」
史懷哲在聖尼哥拉教堂的工作是主持下午的禮拜,以及兒童禮拜,並幫將屆青年期的少年少女準備堅信禮。這種準備教育,通常需時兩年。
另一方面,史懷哲也知道在年輕時期烙印在心版上的美妙語和-圖-書言,常常可成為人們一生的支撐。所以他每堂課結束前的十分鐘,都一定反反覆覆地唸聖經裡的話或聖詩的詞給學生們聽,也讓他們背誦。
父親是個牧師,他自己也覺得牧師的工作極富深刻意義,所以他以滿心的興奮從事這項工作。
然而,根據史懷哲的看法,信仰與理性絕不會互相違背。如果遇到發自理性的疑問,便會發生動搖,那麼這種信仰又怎麼會有價值呢?和-圖-書這一點也正是史懷哲的思想與信仰的根本,終其一生都堅信而不疑的想法。當然,他的這種想法並非普通的合理主義。史懷哲非常明白,人生有不計其數的不幸、罪惡與矛盾。碰到這樣的不幸與罪惡時,如果信仰經不起理性的檢討,那麼它只有崩潰。信仰必需是耐得住這些人生的悲慘與邪惡,並且還要能給予人們慰藉與鼓勵,使人們體認人生是有意義的。這個信念,也就是史氏hetubook•com•com日後在非洲的叢林裡,結晶而成為肯定、敬畏生命的思想之胚胎。
他所得的薪金是月俸一百馬克。這個數目是非常微薄的,可是托瑪斯神學舍的餐費極低廉,因此一向過慣樸實生活的史懷哲,從不覺得有何匱乏。加上這種工作閒暇較多,有充裕的時間供他從事學問、學習音樂。這一點正是他所夢寐以求的。
當時的人們為了保持信仰的純淨,認為信仰必須與理性分開。故https://m.hetubook.com.com此,年輕人依自己的想法而對聖經裡的文學抱持疑問,被認為是不可饒恕的事。當年為史懷哲準備堅信禮的牧師,也正是這樣的人。
史懷哲的這種教育方式,直到以後才被證實是正確的。第一次大戰時,很多的人對基督教信仰有了懷疑,最後還悻悻然離它而去。可是被驅向戰場,在戰壕裡送走了幾年歲月的當年學生們,戰後回到家鄉,便去拜訪從前的老師說:
因此之故,他對學生們所認
www.hetubook.com.com真提出來的種種疑問,表示歡迎。他相信信仰必須從多方面來檢討,讓它無所畏懼於任何疑難,這樣的信仰才是人人所不可或缺的。
史懷哲在教堂的工作當中,用力最勤的是幫少年少女們準備堅信禮,這是因為他就曾為堅信禮吃過苦頭,他一心希望小朋友們不致再蹈他的覆轍。
他每週三天,從早上十點到十一點,擔任男孩子們的準備教育,並且盡可能地使上課快活而自由。他讓學生們自由地發問,並與大家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