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兩條路
決心渡非
的確,史懷哲的計畫是一項可怕的冒險。
也有人說:
隨著真相趨於明朗,人們的驚詫與責難便也漸漸地變成深摯的感嘆。他們開始為他感到惋嘆,一個早已是世界第一流的學者、音樂家,居然要拋棄他的學問與藝術,做一介醫師,跑到非洲叢林裡去,沒有比這更可惜的事了。他們也為史懷哲擔憂,一個年屆三十的人,從頭學醫,究竟能不能學有所成呢?
不必人們來提醒,學醫需要多少歲月的刻苦奮鬥,史懷哲是非常明瞭的。他明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他有鋼鐵般的自信,這就是史懷哲。
他的這個決心傳出來以後,惹起了一場可怕的衝擊。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他,雙親與親友們還埋怨他為什麼在下定這麼重大的決心以前,不
m•hetubook.com.com肯跟他們商量。沒有一個人不認為辛勤奮鬥了這許多年,好不容易地才爭來的學問與教養,竟爾一夕之間棄如敝屣,而去從事完全新的,也完全陌生的工作,實屬愚不可及。
然而,不管人家怎麼說,他的決心毫不動搖,也未失去他的沉著。他忍耐著,靜靜地向反對的人說明自己的決心,以及計畫的步驟。
第一、是他想不是靠語言,而是靠行動,來傳播基督教所強調的愛。同時,他也想到,為了救受疾病之苦最多的熱帶非洲土人,去行醫是最恰當的方式。促使他下定決心渡非的那篇傳教會小冊子上的文字,也明白敘述著醫療人員的欠缺。
第二、由於他對基督教的大膽見解,有不少與教會https://www•hetubook.com.com扞格不入之處。因此,他設想到也許教會方面會反對他以一個傳教師身分渡非傳教。果不出所料,當他日後以一個醫師的身分,準備到非洲去時,還面臨了種種阻擾。
這還不打緊,史懷哲已經是個三十歲整的人了。記憶力非比當年年輕力壯時是不用說的。醫學的各部門都有繁瑣的學問,簡直多如牛毛,以一個三十歲的人,能不能從頭學起這門令人頭痛的學問呢?
他是完全不諳醫學的,這樣的他為什麼立定了這麼一個異想天開的計畫呢?
「你以為我為什麼那麼熱心地,把風琴彈奏的所有秘密都教給你嗎?是看中了你,想把面臨失傳的這種美麗的音樂,傳給後世的。這樣的你,怎麼可以把風琴
和-圖-書
一把丟棄,跑到非洲食人族的地方去?你去了又怎樣?能把他們怎樣?你知道這是對我、對風琴的背叛嗎?你這個忘恩負義的傢伙!」看他那種沉靜穩重的態度,任誰都會知道他不是一時的衝動,也不是做著羅漫蒂克的夢,更不可能是沽名釣譽的野心之徒。也不會有人懷疑,他確實是誠心誠意想獻身於不幸的人,是發自對耶穌基督的虔誠信仰的,也是來自純真赤誠的希冀。
這些不安,有時也掠過史懷哲的腦際。可是他發下了重誓,憑藉自己的健康與毅力,一定要完成這個心願。他確也有完成的信心。
「他是不是因為失戀了,所以瘋了?」
但是,他的了不起,就在乎他是這樣一個熱烈如火的理想家,卻又不失去其冷靜如千年雪的思www.hetubook.com.com慮,而且還具有大膽的實行力。不是徒托空言,只會做夢,這就是史懷哲的本色。
「他江郎才盡了,知道自己做一個學者或者音樂家,都不會有前途,所以想幹一件叫人想像不到的事來出出風頭。他是個愛名的野心家吧。」
聽到了史懷哲的決心,最感憤懣的,也許該數視他如己出,免費教他風琴的維多爾老師。這一位老人發了瘋一般地向他怒吼:
到次年元月十四日的三十歲生日,他的渡非計畫已全部擬定好,而且一個哲學家、音樂家的他,竟然決定以一個醫生的身分而去。
最使史懷哲感到不可思議的,是連平時滿口仁愛,力陳犧牲自我,為不幸的人們服務,傳播基督偉大精神的人們,除了極少數之外,也都異口同聲反對他的決心。
另外的m.hetubook.com.com人說:
——為野蠻人服務,實在不必由有天才的人來做。適才適所,是社會上做事的最高原則,那種工作,就讓適合的人去做好了。你還是應該獻身於學問與藝術的世界才對。這才是對人類的最偉大貢獻。
這一年十月十三日,他從巴黎給雙親以及若干親近的人發出了幾封信,告知已下定決心,想做一名醫師,前往赤道非洲。
不用說,史懷哲一直都是在研究神學、哲學、音樂,醫學方面的知識,可以說是一點也沒有。如果要當一名醫師,那就得從頭學起。而且到非洲去醫治土人,光學一專門的科目是不夠的。想像中,必須當一名萬能醫生,才能應付那種局面。此外,在那蠻貊之邦,想必有不少未被歐洲醫學界所知道的病症。光是這麼一想,便知那是多麼不得了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