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鑲鑽
美感是早就有的,流星只是使它點燃;願望也是早就有的,流星只是讓它發亮。
以空明之心看著天空的那一瞬間,已經看見了「空中妙有」的秘藏了。如如與空際,涅槃與法界,不都是明明白白、毫無隱藏的嗎?
這種依賴的追求,常使眾生覺得必須放下、捨棄、厭離俗世的生活、今生的際遇,才能進入更好的境界。因此,「生活」與「宗教」便產生了衝突矛盾,不同的宗敎也就互相攻訐排斥。
宗教的境界不一定比生活的境界高,因爲在生活中有提升,也有墮落;在宗教裡有覺悟,也有執迷。生活不一定都是執迷墮落的,宗教也不一定全是覺悟提升的。
這是多麼高超的和*圖*書慧見,實相的見解乃不是得自外在的分別,而得自更深的自我發現。一個在平常生活中能自我提升的人,要進入宗教提升的境界,就像反掌折技那麼容易呀!
一個嚮往高邁境界的人,既不排斥生活,也不依賴宗教,那是爲了發現生活與宗教共同的本質,一有了分別與排斥,境界就消失了。
看過夜空的流雲與閃亮的流星,我總是一邊散步一邊思索,當我們抬起頭來,看著無邊天空的那一刻,我們是遠離了煩惱、庸俗、苦痛的。我們的仰望,使我們進入一種更深、更遠、更廣大的境界,那種境界無以形容,或者說是「空明」吧!是無牽無掛的那種明朗,
和-圖-書
思想是藍寶石鑲鑽,浮動的意念則宛如流星,一切都是無礙的。最美是有流星的時候,光芒騎著寶馬在雲空裡穿行,有時會讓我想起迷途的、飄泊著的雲雀。
我總希望在有流星的時候許願。
也許,流星的出現就是要讓人來不及許願的。
我們在生活中時常會遇到困境,在不能突破的時候,我們希望找到一些更永恆、更有力的事物來依賴。於是,我們或者寄情於文學、音樂、藝術,來洗滌塵勞;或者寄情於宗教,以求得解脫。
我們的心裡若有藍寶石鑲鑽,就會在任何時地都心心相印,看見大地宇宙的美好,看見人情因緣的難得,也看見生活、文學、宗教那
www.hetubook•com.com互相流通映照的閘門。
我又看見一顆流星了。
但在流星出現之時,我又震懾於那驚人的美,忘失自己要許下的願望。
有僧問大珠慧海禪師:「儒、釋、道三者有何異同?」
禪師說:「儒、釋、道三者,小者見異,大者見同。」
佛教徒的心、基督徒的心、無神論者的心也是相同的心。
我們的心裡若有了藍寶石鑲鑽,就會在任何時地都心心相印,看見大地宇宙的美好,看見人情因緣的難得,也看見生活、文學、宗教那互相流通映照的閘門。
好的宗教信仰猶如藍寶石鑲鑽,許多人把它掛在手指或頸項,只是外在的美化,渴望別人看見罷了。唯有領略眞實意的人
m.hetubook•com.com,才知道藍寶石鑲鑽無所不在,在夜晚的星空,在黎明的草原,在花朶上的露珠,在情人眼眸的光照裡。
偶爾到台灣的離島或東部南部,我總喜歡在夜裡出門散步,這時可以品味到空氣裡的清新和香甜。如果抬起頭來,就會看見天空眞是寶藍色的,繁星眨著夜的眼睛,映照著清朗的大地。
——儒家、佛家、道家,在心胸狹小的人看來,都看到它們不同的部分,在心胸開闊的人看來,則看到它們相同的地方。
其實,生活的心、文學的心、宗教的心是同樣的一個心。
未完成的許願雖然會使我悵然,卻也使我安慰,在那一刻完全融入的自我中,美已經來過,願望已經許下了。
我總希望在https://m.hetubook.com.com有流星的時候許願。
有著美好的心情,用空明覺察的眼睛,在星與月、天與雲、流星與想像之間飛翔。漫步於郊野與草原之間,感受無牽無掛的自由,就覺得契入某種不可言傳的境界了。
但在流星出現之時,我又震懾於那驚人的美,忘失自己要許下的願望。
每次我看著那些夜空的景色,就會感慨台北人無福消受這美麗的情景,美麗的台灣夜空,正如藍寶石鑲鑽,而且是無邊無盡的。
如果我們的好境界、好心情都只留在蒲團上、廟堂中、大殿裡,卻在生活上、奔波中、困境裡舉足無措,宗教就不能眞實利益我們的生命了。
呀!也許,流星的出現,只是要帶我們進入空明的剎那,不是爲了許願而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