輯二 改革與内鬥
天字第一號拍馬專家就是自己
「天字第一號拍馬專家就是自己」。有一本書上有這麼一句話,指其出自培根的文章〈談愛情〉。雖曾讀過《培根論文集》,卻早已記憶不清。拿出書來查對,培根的〈談愛情〉中有這樣一段話:「有人說諂媚不分大小,熱情則有高低;一個戀人的熱情是遠超過一切的。一個人不管怎樣驕傲,怎樣自大,卻無論如何也不會像戀人那樣,把他所愛的人捧到天上去。」兩者儘管有點神似,但那句話與培根的原文繁簡之間顯有差距。或者我手頭的《培根論文集》版本不同;或原作者記錯了人https://www.hetubook.com.com;也或者有人借用培根的大名,來推銷自己的嘉言雋語。
我們有時碰到一些人,把自己說得偉大無比。小時如何聰慧,長大如何能幹,如何成爲女士們的追逐對象,如何風雲際會而一路飛黃騰達。說者固然逸興遄飛,但詳其底細者知道並非如此。有些人學問、事功確有可資稱道之處,卻也怕受到埋沒,時時不忘標榜自己,提醒他人注意。其所言也許多爲事實,但總不免叫人爲之惋惜:如果不這樣不是更可敬嗎?
叔本和-圖-書華說:「天下有這麼多鏡子,但仍然沒有一個人真正了解自己的模樣如何。」自知,不自|拍馬屁,難啊!
升斗小民拍自己的馬屁,只是一種「自娛」,雖然叫人生厭,但爲害尙不嚴重。而達官貴人位居要津者,他們的日常工作是決定國家的大政方針,一言一行影響百姓的禍福安危,若他們也自視甚高,覺得對政治、軍事、外交、經濟、社會和文化諸般問題無一不通,天縱英明;把部下分內的事,全攬過來自己幹了;幹錯了還不認帳,美其名曰「意志堅強」;以「使命感」來美
https://www•hetubook.com.com
化自己的私心妄念,使一切違法亂紀的行爲都合理化。這樣的「高官」多了,國家的前途就十分危險。歷史事例斑斑可考,任何人都可舉出一大堆來。貞觀初年,有人送太宗幾把「好弓」,他拿給造弓的匠人看,匠人說:「木心不正,則脈理多斜,弓雖剛勁而遣箭不直,非良弓也。」太宗立即舉一反三:他是馬上得天下的君王,不知用了多少弓,還不懂弓的道理;現在剛剛開始治理國家,哪裡會懂得治國的道理?於是命令中央政府五品以上的官員,輪流到中書內省值宿,利用機hetubook.com.com會跟他們討論政務,以了解社會的情況,聽取臣下的建言。
——民國86年5月11日《聯合報》
當然,「大官」也有不拍自己馬屁的人,一千三百多年前的唐太宗就是其一。他不僅不拍自己的馬屁,也不喜別人拍他的馬屁。不僅不喜別人拍他的馬屁,還請人家批評他,給他建議,讓他有認識自己的機會。所以他能把國家的事弄好,歷史羡稱爲「貞觀之治」。
現在當國的人資訊暢通,白冰冰在電視上哭訴也能立即聽到;跟部下不乏見面的機會,還經https://m•hetubook.com.com常可以「球敍」;但是國家卻亂成這個樣子,原因在哪裡呢?無他,區別只在拍不拍自己的馬屁而已!
其實「天字第一號拍馬專家就是自己」,比培根那段話說得好,傳神而有力。培根那段話的含意,應指我們雖能發覺別人拍馬時的肉麻,但其實自己有時也是個馬屁精。而「天字第一號拍馬專家就是自己」這句話,照我的體會,應該是說「自己最會拍自己的馬屁」。換言之,不用別人趨奉恭維,一個人自我吹噓、自我膨脹就弄得自己暈陶陶的了。與培根的文章相比較,後者的這句話就更有意境,更充注了洞明世理、參透人生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