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效法蕭伯納幽默

作者:沈謙
效法蕭伯納幽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輯二 孔子的幽默 平理若衡,照辭如鏡

輯二 孔子的幽默

平理若衡,照辭如鏡


「平理若衡,照辭如鏡」,並非劉勰的專利,天下英雄所見略同者,中外均不乏其例,清楊倫編撰《杜詩鏡銓》,其用心在詮釋杜詩清晰明白,如鏡之照形。二十世紀國際批評大師,美國康奈爾大學艾布拉姆斯教授(M. H. ABRAMS)的名著《鏡與燈》(The Mirror and the Lamp),書名旨趣,同www.hetubook.com.com樣耐人尋味。
這是中國最偉大的批評家劉勰《文心雕龍.知音篇》的一段名言。「平理若衡,照辭如鏡」八字,一語道破了文學批評的理想,值得深究。
「平理若衡,照辭如鏡」概括了文學批評的要旨,針對内容與形式作完整的評析,客觀公正,深入熟玩。不過,要想達到如此理想的境地,必須具備https://m•hetubook•com•com若干先決條件,其中關鍵的重點,就是「博觀」。「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見多識廣,然後度長契大,獲致「圓照之象」,即全面完備之觀察。圓照,謂靈覺圓融徹照,本佛家語,《圓覺經》:「一切如來不起因地,皆依圓照清淨覺相。水斷無明,方成佛道。」劉勰論博觀又舉了兩個妙喻,「閱喬嶽以形培和_圖_書塿,酌滄波以喻畎澮」:閱歷雄奇峻偉的高山,才知道小土堆不足觀也;觀賞波瀾壯闊的大海,方覺田間的小溝渠何足道哉。
凡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故圓照之象,務先博觀。閱喬嶽以形培塿,酌滄波以喻畎澮,無私於輕重,不偏於憎愛,然後平理若衡,照辭如鏡矣。
平理若衡,意謂評量文章的内容情理若天平之衡和_圖_書物,絲毫不爽。衡,秤桿,泛指稱重量的器具。《莊子.肤篋》:「爲之權衡,所以稱之。」《韓非子.大體》:「寄治亂於法術,託是非於賞罰,屬輕重於權衡。」西漢嚴忌〈哀時命〉:「執權衡而無私兮,稱輕重而不差。」
照辭如鏡,意謂考察文章的形式修辭如明鏡之照形,纖毫畢現。西洋文學批評史上的名言:「藝術猶如鏡子!」(Art is like a mm.hetubook.com.comirror)塞繆爾.約翰遜(Samuel Johnson)稱美莎士比亞:「他的戲劇是生活的鏡子!」(This therefore is the praise of Shakespeare, that his drama is the mirror of life.)
——九十四年二月三日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