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講
中醫內經的陰陽
於是一幅陰陽的太極圖出現了,大家提到中國文化,就想到了這一幅太極陰陽圖,認為是中國文化的根源。
呼吸也有陰陽嗎?真妙!左鼻是陽,右鼻是陰,信不信由你。
中醫在診脉的時候,用浮沈遲數來表示。究竟什麼是浮?什麼是沉?什麼是遲?什麼又是數?只有臨床經驗很多的醫生,才能體會到此中的道理。
這個所謂的二,似乎是陰陽,這是形而上的道,也是根據《易經》的原理而產生的。
在物理世界之中,以動靜作符號,代替了陰陽,在地球上則以剛柔為代表,而人文方面則是仁義的道理。統而稱之,都可算是陰陽之理。
說陰|道陽
由於寒溫暑濕,當然也產生了陰陽。
在中醫的說法,是虛實表裡,就好像一根軟的水管子,沒有水時,管子是虛的;有水時是實的,也是以陰陽區分。
這是風土的問題,地質土壤,影響了植物的生長,間接也影響了當地居民的體質和抵抗力。
細察文化的歷史,太極圖是在唐以後才有的,而所謂萬物負陰而抱陽的這幅太極陰陽圖,老子連影子也沒有見過啊!
老子在《道德經》中說:「道生一,一生二」。
也好像是,老子口中的「道」,與《孫子兵法》中的「道」,以及道家心目中的「道」,都不是一樣的「道」。
如果以針灸來說的話,大家都知和*圖*書道,有些病人天生是暈針的體質,如果一針下去病人暈了過去,在另外還陽的穴道來上一針,病人馬上就好了,這也是陰陽的治療方法。
我可以說,孔子筆下的陰陽,與老子口中的陰陽絕對不是一回事,也不是一個東西。
所以說,單以孔子所提到的陰陽而論,所代表的都不是相同的意義,更何況其他的陰陽。
這是物極必反的道理,就是所謂陰極則陽生,陽極則陰生了。前幾次談到過附子這味藥,道理也是一樣的。
說起來藥物,實在比醫理更加有趣,因為接照中醫學的說法,每一種藥都有它的陰陽兩種特性。就拿藥性較猛的大黃和附子來說吧:少吃一點大黃,就有瀉的作用,但是,將一斤大黃熬成藥膏,服後不但不會瀉肚子,反而會造成便秘的現象。
甚至,雖然有病的是我們的身體,但是心理的因素卻佔百分之七十,而生理只佔百分之三十。
(五)身心陰陽
再看一看下面這句話:「萬物負陰而抱陽」。
十二經脉也有陰陽。與《易經》的說法一樣,這些經脉都呈交叉的現象,所以會發生左邊病醫右邊,右邊病醫左邊的情況。
中國的一切,被困在這個傘形文化之中。
先說孔子筆下的陰陽吧!
孔子的陰陽
(二)地質陰陽
從上古文化開始,處處都談到陰陽https://m.hetubook.com.com的問題,但是,說陰|道陽的人雖多,他們的意義是否是一個,則大成問題。
(七)治療陰陽
這是天象的範圍,地球上的四季區分,是中醫最重視的問題。因為氣候列入了陰陽的範圍,北方就是屬陽,而南方變成屬陰了。有一種說法,認為北水不清,南方的水才清,也是陰陽的道理。
陰陽在中醫中的意義有七個方面:氣候、地質、呼吸、氣脉、身心、組織、治療。現在分述如後。
在這一段中,我們可以瞭解到,所謂陰陽,純為一種抽象的符號,這個陰陽的道理,可以應用到任何的事件與學問上去。
所謂陰陽的道理,實際上就是一種交互作用,處處顧及到陰陽,也就是求其均衡,以達到中和、協調的互相作用而已。
北方生長居住的人,患了傷風,都有某些習慣治療的方法,但是到了臺灣之後,昔日的老方法都不生效了,問問臺灣的朋友吧,原來他們吃鳳梨治傷風,吃楊桃治咳嗽,這就是地質的問題。
呼吸的陰陽道理,與氣候及地質陰陽來比喻,與宇宙的法則是同樣的道理,只不過是將這個法則應用到人體罷了;到了人體之後,它的時間與現象,只與宇宙的法則略有不同而已。
(四)氣脉陰陽
不論《易經.繫傳》是否孔子所著,其中提到了陰陽思想:「一陰一陽之謂道,hetubook.com.com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這是中醫的哲學部分。在中醫的醫理上來說,醫是身心並重的,要兼顧到陰陽的兩面,就是身心兩面,因為病起的原因,與治療的方法,都與身心有關。
在醫學日趨發達的今日,中醫及西醫已呈現了合流的趨勢,西醫方面由於科學的快速進步,缺乏綜合的意義,更嫌分枝太多,有左耳一科右耳一科之嘆;而中醫又嫌太過籠統,牙痛也是陰陽欠調和,眼紅也是陰火旺的那一套陰陰陽陽。
醫理及治療方面的陰陽,仔細研究一下它們所代表的意義,就可得到一個清晰的輪廓。
統論陰陽
中國醫學思想理論,是中國傘形文化的一枝,而這個中國傘形文化的傘頂,就是《易經》的文化。
(三)呼吸陰陽
在〈說卦傳〉中,孔子又說:「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將以順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
孔子又說:「生生之謂易,成象之謂乾,效法之謂坤,極數知來之謂占,通變之謂事,陰陽不測之謂神」。
由於這種現象,說明了風雨晦明的氣象變化,產生了溫度濕度的變異,深深影響了病情的發展。
有了浮沈遲數,就表現出了其病情上陰陽的道理,這些病理的說法,也都在醫經中與其他的陰陽之理籠統共講。
有人曾問我,這個陰陽https://m.hetubook.com.com是什麼,我的回答是:能陰能陽非陰陽之所能。
談到中國思想的由來,不免又使人想到陰陽的問題。
老子與太極圖
這部份主要的是藥物問題,以及一砭二針三灸四湯藥的道理。
在孔子這幾句話中所提到的陰陽,很明顯的是宇宙的本體,與「一陰一陽之謂道」中之陰陽,也完全不是一椿事。
這個意思就好像,《大學》《中庸》不能代表孔子思想是一個道理,因為這是孔子門人所著,並非孔子所著。
(六)組織陰陽
在《內經》醫理中,無處不是陰陽,但是這些陰陽雜說,沒有經過整理,可說是一篇雜混在一起的陰陽說法,使人有迷糊不清之感。
孔子所說的一陰一陽,是形而下的法則問題,這種形而下的法則,是一種不可變的定理。
如能丟掉陰陽的包袱,而用具體並且容易瞭解的方式來作系統化的說法,不是更好嗎!
反正未學瑜珈術及道家方法的人,左右兩鼻很難暢通,這裡所說的暢通有一定的方法,就是用手按住一個鼻孔,只用另一個鼻孔,盡量吸氣,到極限時,急速呼出。如此交互呼吸,而沒有鼻水滴出,才算暢通。
但是由氣候而講到病理,是很令人困擾的事。由病理再牽扯到陰陽,更是大可不必。
在某些方面來說,比如經脉的問題,所謂陰陽兼顧,也不過是一種傳導的作用。再拿感冒來說,也就是一種傳導的傳
和_圖_書
染而已。在天平的兩端,將同等重量的木炭及泥土,各繫一端試驗,在冬至一陽生時,木炭就重了,而在夏至一陰生時,泥土就重了些,這也算是與陰陽有關的事。
既然整個的文化都受著深深的困頓,醫學方面自然也不例外,事實上,醫學所受的困頓最深。困頓中國文化的,第一是陰陽思想,第二是五行和天干、地支。
醫學的大系統,不論中西,不外乎下列數種:呼吸系統,消化系統,神經系統,感官系統,皮膚系統,骨骼系統,內分泌系統。
(一)氣候的陰陽
孔子所說的善是什麼?性又是什麼?後來連禪宗的明心見性,也是借用了孔子的這個性字。
如果兩鼻暢通,表示身體健康,頭腦清爽,精神愉悅,這是毫無問題的。
如果一個醫生能給病人安全感的話,已經治了一部份的病了,所以,中醫的醫理,心理是重於生理的。
這些都是以陰陽來說明氣象的變化。
事實上,在中國文化的發展領域中,陰陽完全屬於另外一個系統,到了春秋戰國時代才綜合起來,而加上一個家字,就有了所謂陰陽家的出現,這是司馬遷的整理,而成為名正言順。
人的全身器官,都是以陰陽來代表的,頭為陽,腎為陰等等。
關於陰陽的問題,有本名為《易緯稽覽圖》的書,其中說:「降陽為風,降陰為雨——是故陽還其風必暴,陰還其雨亦暴。降陽之風動不鳴條,降陰之雨潤不破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