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講
說到飲白虎湯做夢的事,引起了夢的研究問題,許多研究夢的人,認為夢與病是有關係的。
這是來自《易經》象數的一門學說,如果應用到人體上也是大有疑問的。因為把一個判斷方位的羅盤,置入人體是不準確的,對醫學上來說,更是毫無價值可言。
前一兩次講到陰陽理論及干支的問題,引起了有些朋友們的意見。現在我要聲明的是,我們這個題目的研究,是偏重於理論醫學,涉及到西方醫學與中醫醫學的文化交流;再以中國哲學的立場及觀點,期望新的醫學理論能有所創立。
至於在中醫的實際應用方面,諸位之中不乏高明有經驗的人士,所以也不在本題目研究範圍之內。
最近聽到美國方面的報告及消息,針灸大行其道,但是,雖然熱烈,其中卻暗含隱憂,因為把針灸視為萬靈丹,也是不正確的觀念。
說過了陰陽,再來說一說五行。五行的發展與《易經》是完全不同的,五行是西北高原的文化,沿黃河發展下來,純屬中國北部的文化系統。就好似我們提到了孔孟,知道是周代魯國的思想,而老莊思想則是南方的楚國文化。
醫理學的本身,具有高深的理論基礎,在針藥、氣功等各方面,以及時間與空間的重要性和相互關係,都是要兼顧的。明https://m•hetubook.com•com白了這種原理,絕對不需要用五行的法則來束縛醫學的應用,相反的,我們對於把五行勉強應用在醫學上,要在下面提出些疑問。
不過,遍閱《史記》,卻找不到五行陰陽與醫的關係,看來司馬遷對醫的態度,只是承認醫的需要,但卻並未尊重醫學,亦不重視醫學,不認為醫學是一門了不起的學問。
五行和人體方位
譬如說,有向心力則有離心力,有陰則有陽,這就是陰陽觀念的產生。許多人把《易經》的對等和變化,與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列入相同並論的範圍,實際上這是很不正確的。
陰陽的道理,上次我們談了很多,事實上陰陽的道理就是理論物理的東西,應用到人體而已,而理論物理的發展,也已進入了哲學的領域。
在司馬遷的《史記》之中,最重視的是:〈游俠列傳〉(俠義的行為),〈貨殖列傳〉(經濟問題),〈日者列傳〉〈龜策列傳〉(卜卦)。
五行的原理,最初是應用在天文上,與醫學是毫不相干的,研究一下司馬遷的《史記》,就可以證明。
五行和五臟
追溯人類的文化史,埃及、希臘、阿拉伯、印度及中國,這五大系和-圖-書統的文化是極為相同的。
因為兩漢時代過於重視陰陽五行,對文化造成極端的困擾,到了魏晉時代,產生了玄學,這種談玄的風氣,完全是對五行陰陽的反抗才產生的。這個反抗的潮流,演變到了唐代,才算使文化稍稍脫離陰陽五行的覊絆。
我說這幾個實例,證明了醫理的傳變作用,醫生多由經驗中獲得,而醫理中很重要的,還有一種心理因素,應加強注意。
病與夢
至於西方的文化中,對於夢境也很注重,有性心理學說夢,有醫理學的說夢等等。
陰陽家將五行陰陽的道理,套在已經很為發達的醫學上面,形成喧賓奪主之勢。實際上,醫學的理論並不是根據五行而發明的,所以我再三提出丟棄陰陽五行之牢困,也是根據這個基本的道理。
中國的文化中,談到夢的問題的人很多,《黃帝內經》中提到夢的病學,《列子》中,更有解夢篇。
又一次,友人患傷寒,請了大醫師,服白虎湯後,夜中夢見鬼,嚇出一身大汗,病即痊癒。
這些夢境與疾病以及病理的關聯,說起來不外乎心理的因素,心理與生理是互為因果的,互相影響的,列入醫理的範圍,自然是很合理的事。
我也不懂相對論,我相信把《易經》比作相對論的人,也不一m•hetubook.com.com定瞭解相對論。所以說,看到街上的原子理髮店,並不表示與原子真有相同之處。
苦味入心,酸味入肝,甘甜入脾,辛辣入肺,鹹入腎。藥多半都是苦的,難道都是治心病的嗎?
既然認清了陰陽的本身意義,只不過是對等均衡力量的消長,那麼捨棄了陰陽二字,又有什麼關係呢!
司馬遷的真正學問,在他所著的八書之中,其中〈律書〉〈曆書〉〈天官書〉等,都是述說人類生命與宇宙法則的關係。
以這種複雜的現象,來代表肝臟,豈不是自找麻煩嗎!如果相信這些後套上的道理,無疑的,對醫學都是大阻礙。
相對論和陰陽
至於陰陽八卦和五行,只能在抽象的觀念上,以及理論上,保持著一種說法,但在醫學的應用方面,絕對不應該應用這些原理來束縛醫學。
另一次我幼年時候,害了重病,醫生就是我曾學醫的老師,服藥後,醫生堅決要守夜,果然在半夜時候,我難過極了,又大吐起來,後來病癮後詢之,師云,預料半夜會大吐,怕家人驚慌,又不確定病人會難過到何種程度,故而留下守夜以觀發展,求得經驗。
我一向主張冬天可以吃冰的、冷的,而夏天卻要喝熱茶,不願吃冰淇淋。
八卦進了人體,震卦就是肝臟。和圖書僅以震卦所代表的肝臟為例子來說,已經是大大的牽強附會了。
太史公司馬遷,是一個天文官,精通五行陰陽,但在《史記》中記述了漢武帝嫁女選吉日的事,因各家說法不一,最後由武帝圈定。而在卜卦中所視為靈龜的觀念,司馬遷也指出了南方有人吃龜肉之事等等,似乎說明了這一切都有理,但是這些理也並非是絕對的。
五行和五味
川貴一帶的人嗜食辣椒,但我相信,他們的肺病患者,在比例上也不是最高的。
秋天是金,金又主肺,可是秋天所患的病,也不可能儘是肺病。
有些醫學方面的人士,因為略微通曉了些《易經》八卦的道理,就把八卦搬到了人體之內。
如果說方位對人體真有些關係的話,那只能說是地域的方位,住在北方的人,與住在南方的人,病情變化是不一樣的。
五行配合人體的五臟,所產生的五行生尅,使我們發生疑問。首先木是春天,五臟之中主肝。凡是春天的病,難道都是肝臟的問題嗎?
談到醫理,應該屬於抽象科學之哲學。說明在宇宙的萬事萬物之中,有一種相等的對衝均衡作用。
司馬遷和五行醫理
許多人讚揚中國人能適應環境,也是與懂得方位有些關係。
所以,中國的八卦和陰陽的說法,m.hetubook.com.com也許是一個劫數中,人類冰河時期文化的遺留,在冰河期人類文化極高度的發展後,遭到毀滅,殘餘的一部份結晶,就在不同的地區蔓延滋長起來。
震卦是雷,在《易經》的八卦上來說,雷共有八種,地雷復、雷天大壯、風雷益、山雷頤、天雷無妄、火雷噬嗑、雷地豫、雷風恆,而其現象更有十四種之多。
我曾經有幾次親身經歷大醫師的診療經過,說給大家作為參考。一次是戰時軍中,部下有人患重病,那時偏僻地區請醫很不方便,後來請來了一個極高明的醫生,診脉開方後,告訴我們,吃了這個藥下去,兩小時後有什麼現象,四小時後又如何,等等,如果一切如此發展,則明天拿藥方來改即可。後服藥下去,病情發展一如所料,兩副藥後病就好了。
既然在《史記》中,找不到陰陽五行與醫學的關係,再來看魏晉時代的情況。
戰國的陰陽家們,將原來應用在天文上的五行,轉而應用到醫學上,在那個時候,醫學已有相當完備的理論體系。像後來的華佗這樣的大醫師,都是由研究醫術而追索到哲學的範圍,再由哲學而返回應用的醫學技術。
山西人最喜吃醋和酸的,他們的肝臟是否比其他省的人不同呢?
八卦代表五臟之謬
這些都是五味配合五行生尅方面的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