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智慧三品:禪思

作者:鄭明娳 林燿德
智慧三品:禪思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生靈的因明 記性靈

生靈的因明

記性靈

由精神可進言而神感(煙士波利鈍),由神感可進而言性靈。精神到時,不但意到筆隨,抑且筆在意先,欲罷不能,一若佳句之來,胸中作不得主宰,得之無意之中,腕下有鬼自驅馳之。胸中作不得主宰,得之無意之中,故托爲「神感」之說,實則仍是精力飽滿時之精神作用而已,並無兩樣。西人稱神感爲divine afflatus,亦指神力之來到,afflatus 蓋指「潮流」,亦猶中文言「心血來潮」。以科學言之,吾人只是一只動物,任何神感,皆由血液中之變化,而其主要來源皆出腺分泌,分泌刺|激血液,使人驚,使人怒,使人起色|欲。嘗聞北地探險家言,有雄犬一年不見雌犬,後遇雌犬於某宅牆内,不得近,環行牆外,三日不食而死。此亦是腺分泌作用,胸中作不得主,犬而有知,托言神感煙士波利鈍可也。嘗見書上言(不記得是否《何典》),人身血中有蟲,叫人姦淫,叫人偷盜,叫人想做皇帝,叫人做詩文,此蟲咬人,叫你不做不休,無可奈何,便是煙士波利鈍,便是血液中之腺分泌作用。武人想做皇帝,文人創作小說,姦夫貪人|妻妾,皆是血中之蟲咬人迫之,不可獲已。文人心血來潮時,腦中文思之多多于虱,蠕蠕而動,而天才者,血中之蟲較人多量較人活潑而已。
西文無精神二字,高興言 high spirits,抑鬱言 low www.hetubook.com.comspirits,而精神單用則甚難翻譯,大概 nervous energy 最近。作事作文有無精神,有無 nervous energy,皆看得出來。實則以近代生理學言之,精神只是神經康健有力作事境地,譯以 nervous energy 頗確。文章後段氣懈,便是精神不到,畫家某筆脆弱,亦是精力不到。
現代世界工業化之後,社會獨重理性而偏廢性靈。在人類的精神領域中,理性固然是建立社會秩序、促使知識進步的基礎,而出自人類性情深處的性靈則提供一個時代、一個社會以精神的深度和活力。林語堂論性靈,從抽象的思維到文學上的「性靈派」,言簡意賅地說明了性靈與社會以及文化(文學)的關係。
神感問題旣解決,性靈問題亦自迎刃而解。神感乃一時之境地,而性靈賴素時之培養。一人有一人之個性,以此個性 personality 無拘無礙自由自在表之文學,便叫性靈。若謂性靈玄奧,則心理學之所謂「個性」,本來玄奧,而個性之確有,固不容疑惑也。凡所謂個性,包括一人之體格,神經,理智,情感,學問,見解,經驗,閱歷,好惡,癖嗜,極其錯綜複雜。大概得之先天者半。得之後天者半。先天定其派別,或忌刻寡恩,或爽直仗義,或優柔寡斷,或多病和圖書多愁,屬父母師傅之教訓,不能易其骨子絲毫。又由後天之經歷學問,所見所聞,的確感動其靈知者,集于一身,化而爲種種成見怪僻態度信仰。其經歷來源不一,故意見好惡亦自相矛盾,或怕貓而不怕犬,或怕犬而不怕貓,或因世代官紳,非鑽營一個司長科長做做便不痛快,或生性孤介,名利皆看不上眼。故個性之心理學成爲最複雜之心理學,今日瑞士心理學家容氏 Jung 一派,稍稍發其端倪而已,亦猶腺分泌作用,今日僅發端而已。但一人有一人之個性,固不待心理學證明。在文學上主張發揮個性,向來稱之爲性靈,性靈即個性也。大抵主張自抒胸臆,發揮己見,有眞喜,有眞惡,有奇嗜,有奇忌,悉數出之,即使瑕瑜並見,亦所不顧,即使爲世俗所笑,亦所不顧,即使觸犯先哲,亦所不顧,惟斷斷不肯出賣靈魂,順口接屁,依傍他人,抄襲補湊,有話便說無話便停。性靈派所喜文字,于全篇取其最個別之段,于全段取其最個別之句,于造句取其最個別之辭,於寫景寫情寫事,取其自己見到之景,自己心頭之情,自己領會之事。此自己見到之景,自己心頭之情,自己領會之事,信筆直書便是文學,捨此皆非文學。是故言性靈必先打倒格套。是故若性靈派之袁中郎袁子才,皆以文體及思想之解放爲第一要著,第一主張打破桎梏,唾棄格律,痛詆抄襲。李笠翁不言m.hetubook.com.com性靈,而所爲文實性靈大家,故其閑情偶寄一戒剽竊陳言,一戒網羅舊集,一戒支離補湊,皆性靈文人所應奉爲金科玉律。其言曰:「不佞半世操瓢,不攘他人二宇,空疏自愧者有之,涎妄貽識者有之,至於剿、窠襲臼,嚼前人唾餘,而謬謂舌花新發者,則不特自信其無,而海內名賢,亦盡知其不屑有也。」林黛玉謂作詩若有佳句,即使平仄欠調亦不要緊,亦是性靈派也。又因傾重實見,每每看不起辭藻虛飾,故其作文主清淡自然,主暢所欲言,不復計較字句之文野,即崇奉孟子辭達而己爲正宗。其流弊,在文字上易流於俚俗(袁中郎),在思想上易流於怪妄(金聖嘆),譏諷先哲(李卓吾),而爲正人君子所痛心疾首,然思想之進步終賴性靈文人有此氣魄,抒發胸襟,爲之別開生面也,否則陳陳相因,千篇一律,而一國思想陷於抄襲模仿停滯,而終至於死亡。古來文學有聖賢而無我,故死,性靈文學有我而無聖賢,故生。惟在眞正性靈派文人,固不肯以議論之偏頗怪妄驚人。若胸中確見如此,屬孔孟與我雷同,亦不故爲趨避;若胸中不以爲然,千金不可易之,聖賢不可改之。蓋宇宙之生滅甚奇,人情之變幻甚奇,文句之出沒甚奇,誠用取之,自成奇文,無所用於怪妄吊詭也。實則奇文一點不奇,特世上順口接屁者太多,稍稍不肯人云亦云而自抒己見者,乃不免被庸和_圖_書人驚詫而已。
林語堂在三〇年代就有幽默大師之稱。《論語》時期他的散文,善於社會批評諷刺,機智與幽默是其特色。他的散文,不論文體語體風格都不拘一格,文章的長短形式亦不拘一式。他能寫妙語如珠的幽默雜談,也能寫正襟危坐的嚴肅散文。在文言與白話之間,運於掌上,自然交融。在俚俗與雅緻之間,又能左右逢源,毫無生搬硬套之嫌。他的英文造詣有目共睹,可是其文字倒是純淨的中國語法。
《宇宙風》第十一期
一九三六年二月十六日
林語堂 (1895-1976)原名和樂,後改名玉堂,語堂。福建龍溪人,上海聖約翰大學畢業,美國哈佛大學碩士,德國萊比錫大學博士。曾任教於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女子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南洋大學等校。曾創辦《論語》半月刊、《人間世》半月刊、《宇宙風》半月刊、《天風》月刊(美國)等。著有散文集《生活的藝術》、《無所不談》、《林語堂書信序跋選》等書。
人謂性靈是什麼?我曰不知。不知說什麼性靈?我曰,精神是什麼你知之否?朋友無辭以對。今人曰,今天精神不佳,或曰今天精神甚好。然何物爲精神,無人曉得,亦無科學可以說明也。科學不能說明,不妨精神之m.hetubook.com.com明明存在。書法家精神欠佳,則筆不隨心,古文大家精神不足,則文思枯竭。閉眼靜坐半小時,精神復來,而字字珠璣若瀉玉盤而下矣,怪不怪?大概昨夜睡酣夢甜,無人叫而自醒,晨起啜茗或啜咖啡,閱報無甚逆耳新聞,徐步入書房,明窗淨几,惠風和暢——是時也,作文佳,作畫佳,作詩佳,題跋佳,寫尺牘佳:未執筆,題已至,既得題,句已至。此是袁伯修所謂;「墨不暇研,筆不暇揮,兎起鶻落,猶恐或逸,況有暇晷引用古人詞句。」之時之一般光景也。是時也,客至不驚,電話不厭,人罵不怒,遇難不畏,不但心地太平,抑且天下太平,任何困難,皆有辦法,大有乘長風破萬里浪之勢。一夜失眠則失此光景,消化欠佳則失此光景,大便不通則失此光景,傷風流涕則失此光景,怪不怪?是時也,客至則驚,電話則厭,稍觸則怒,稍挫則餒,而一切爲悲觀世界矣。故哲學家之樂觀悲觀,常是消化之良否而已,消化積滯者不能使之樂觀,猶大便通暢者不能使之悲觀。大抵所謂精神,便是此物。
林語堂同時指出:「蓋宇宙之生滅甚奇,人情之變幻甚奇,文句之出沒甚奇,誠用取之,自成奇文。」誠摯與性靈結合,才能取法自然,如天籟般妙趣橫溢,並無矯飾之弊;林氏此說,也間接批判了「假性靈派」為放浪形骸而放浪形骸的浮誇虛偽。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