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物趣
木刻猴子
父親離開這個不美的紅塵之前,有一次,緊緊抓住我的手,顫慄而悲愁的向我說——我卽將要走了,我最不放心的,就是你這個孩子,你怎麼會選擇去寫文章?
很多年逝水般流過,父親有一次,靜靜的對我說話,我從來不曾看過像那次那般謙和、誠懇的父親,他似乎内心有著某些隱痛,卻又盡力掩蓋。他說——這個時代,謹言慎行是很重要的,不要放言高論,不要妄加評斷,平平安安過一世人就可以了,人生嘛,好像一齣戲。
我不太同意父親的看法,我說——像這三隻木刻猴子,不聽,不看,不說,那這樣一個人生命的本質及意義又有何用呢?獨善其身,那是多消極的藉口呢?
又是幾年匆匆的過去,隨著生命與現實裏的挫傷、歷練,我慢慢了解父親的感覺了;而相對的,我痛楚的發現,自己也逐漸的向世俗妥協,卻不甘願啊!就這樣,時時處在自我的相互撕裂裏。
《撫琴人》,九歌出版社
一九八七年版m.hetubook.com.com
一九八七年版m.hetubook.com.com
木刻猴子,沈默寡言的父親把它擺在神案右側,不知道是紀念傷逝的祖父,還是要提醒些什麼?我不知道。
我覺得我不能這樣,我要他們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們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別人。
有一次,祖父把我抱在跟前,指著木刻猴子對我說——阿公跟你說,這三隻猴,是你阿祖給阿公的,是從唐山帶過來的。這三隻猴就是跟我們說——非禮勿說,非禮勿看,非禮勿聽……唉,你還小,不會懂得,就是常常聽人講的,囝仔人有耳無嘴啦,有耳無嘴,平安食百二。
我把木刻猴子放在膝頭上,翻來翻去的審視。沒什麼意思嘛,就是一塊木頭,刻成三隻猴子;表情很逗人,可是沒有發條——不像機械、鐵皮做成的猴子,旋緊發條,它就叮叮咚咚的打鼓敲鈸,沒什麼好玩嘛!翹著小嘴巴,把木
www.hetubook.com•com刻猴子還給祖父;祖父笑呵呵的說,我的翹嘴脣可以吊三斤的豬肉。
黃楊木雕刻而成的猴子,十分的傳神。祖父似乎很鍾愛它,常常看見他獨自坐在晚霞夕照的院子,無限憐愛的撫挲著它;嘴唇一開一間,不知自言自語的在說些什麼?那個年代,我還很幼穉,我不知道祖父在想什麼,只是覺得那三隻木刻猴子的表情十分有趣,很想拿來玩。
猴子有三隻,排排坐得很乖巧的模樣,三隻猴子卻做出三種截然不同的表情——一隻雙手掩著耳朶,一隻雙手遮著眼睛,另一隻則顯得十分心虛的摀住自己的嘴巴。
這個不行!母親厲聲的對我說,並且試圖阻止我。
(全書完)
林文義 (1953-)臺北市人。臺灣藝術專科學校畢業。現任《自立晚報》副刊主編。著有散文集《諦聽,那潮聲》、《歌是仲夏的翅膀》、《天瓶手記》、《承恩門》、《千手觀音》、《撫琴人》等書。
和*圖*書
木刻猴子,一直都擺在神案上,漸漸,也沒有人會去注意它,好像那些神像、香爐、燭臺一般,木刻猴子似乎也成了神案的一部分。有時候,它會蒙上一層塵埃,好久好久,家人才會拿塊抹布,連同神案,擦拭過一次。反正,這個黃楊木刻成的猴子,大家也不太在意它的存在了。
阿爸,你就是這樣寵囝仔,寵得五、六歲就想要爬壁。母親對祖父抱怨著,一面很不放心的看我接過祖父手中的木刻猴子——看一下就好,看完趕緊還給阿公。
說著,他從神案上把那個木刻猴子拿下來,充滿深意的說——你看看這三隻猴,不聽,不看,不說。這是有道理的,東方人的處世哲學,獨善其身啊……父親歎口氣。
本篇蘊釀了豐沛的族情感,藉由四代相傳的一件黃楊木刻猴群像,作者展開對傳統的重新詮釋與認知。木刻猴子https://www•hetubook•com•com自曾祖父時代遺傳下來,直到父親的手中,猴子們「非禮勿聽,非禮勿視,非禮勿言」的啟示一直被奉守不踰,這種善其身的觀念到了「我」這一代,終於毀棄,因為「我」認為要「活得更坦然,更磊落,更像他們自己,不被扭曲,也不去扭曲別人」。文末,排排坐的三隻木刻猴子被送入火爐,作者以強烈的戲劇性決定來激盪出嶄新的生命觀,揮別「黯淡的年代」,誠屬佳構巧思。
點起一把火,我決定把這個木刻猴子燒成灰燼。
那時,我六歲,祖父的話,我不懂得,但「有耳無嘴」這句話,卻一直深印在我的心裏,年長之後,慢慢懂得。
幼年時候,常常看見祖父在把玩一件小東西;那是由一整塊黃楊木雕刻而成的猴子羣像。
父親離開以後,木刻猴子交到我的手裏。
聽到父親這麼沈痛的話,我眞的無言以對。爲什麼會選擇文學這條艱辛的路?也許,只是爲了要保持一點點
和*圖*書純然而眞摯、可憐的自我吧?可是,我不知道要如何對父親說?我想到他們那個黯淡的年代,沈默成爲他們的一生。
我把木刻猴子放在燒金紙的爐子裏。我有點不捨,這個從曾祖父傳給祖父,再由祖父傳給父親,再由父親交到我手上的木刻猴子——我是不是要再交給我的後代,是不是還要告訴他們說「囝仔人有耳無嘴」?要他們秉持木刻猴子的精神,不聽,不看,不說。要他們獨善其身?
一直到我念高中的時候,不知道爲了什麼事,和母親發生了理念上的爭執,我的嘴快,說了一大堆情緒性的氣話,母親淚眼汪汪的,側過頭去,看見神案上那個木刻猴子,悲憤的說——有看到你阿公留下來的木猴沒?你爸爸把它放在神桌上是要給你們警惕,不要亂講話,你阿公以前常常講,囝仔人有耳無嘴,你難道忘記了?
沒有關係,囝仔愛,就給伊玩嘛。祖父慈藹的說。
隔了一年,祖父死於肺病,所有採礦人的最後歸宿。
父親苦笑,淡淡的說——唉,以後你慢慢會曉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