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加斯.尤薩和他的作品《青樓》
一般來說,小說的人物是虛構的,但是《青樓》卻迥然不同。這部作品的故事和人物幾乎都是真人真事。作者曾於一九五八年到馬拉尼翁地區的阿瓜魯納人部落調查他們的生活狀況。小說中的鎮長堂胡利奧.雷亞特吉就很像當時號稱「黑金之王」的胡利奥.阿拉納,他有一支軍隊和一個獨立王國,本世紀初盤踞在馬拉尼翁、亞馬遜、納波和普圖馬約等一帶地區。作者曾經講,他認識阿瓜魯納部落的酋長胡穆和日本投機商人富西亞。尤薩對皮烏臘省城十分熟悉,特別是它的郊區曼加切里亞。皮烏臘的妓院是歴史事實,小說中所寫的就是他的耳聞目睹。作者還訪問過森林小鎮聖瑪麗亞.德.湼瓦,在那裡親眼看到了修女們借助警察的力量捕捉印第安女孩,對她們進行所謂開化教育的情形。小說的主要人物之一的博尼法西亞就是被修女們從叢林裡捉來的一位印第安族姑娘。在作品中,她起著溝聯原始叢林、聖瑪麗亞.德.湼瓦小鎮的修道院和皮烏臘省城三個重要活動地點的作用。博尼法西亞是個具有獨特性格的人物。她被捉入修道院後,讓她負責看管孤女,她出於同情,把孩子們放走了。修道院長審問她時,她表現得既固執、天真而又勇敢,是個質樸而純潔的姑娘;被逐出修道院後,在拉莉塔撮合下她同軍曹利圖馬結了婚,這時的她變得多情而溫存,但是已經經不起異性的引誘,當軍曹因決鬪傷人被投入監獄後,她就輕易地被利圖馬的把兄弟阿塞菲諾所俘虜;等到她被迫淪為《青樓》的妓|女,就完全變成了一個軟弱無力、甘心被人凌|辱和損害的女人。在她身上,我們看到了一個黑暗腐朽的社會的犧牲品的形象。作者懷著深切的同情描述了她的身世和遭遇,通過她對那個戕害無數善良平民的吃人世道發出強烈抗議。
拉丁美洲一向被視為一個野蠻的不開化的世界,幾百年來一直是歐洲人征服和改造的對象。他們的武器除了火與劍之外,還有宗教、金錢和西方生活方式。但是只要那個「野蠻」的世界和不馴服的大自然不低頭,外來的一切手段都將歸於失敗。美洲人這種頑強不屈的精神不過為了一個目的:無論如何要活下去。他們希望有一塊麵包可以充飢,有一點安寧可以享受。但是他們的敵人是不容情的,是強大的。站在他們面前的是持槍的警察,惑人的教會和有權有勢的官僚地主。廣大的土地和他們的命運被幾隻無形的巨手所掌握,統治手段殘酷無情,任何不滿、反抗鬪爭都要遭到訊問、鞭撻、監禁和流放。甚至一個手勢就可以決定一個人的生命。
拉丁美洲新小說開始於六十年代初,逐漸滙集成一條澎湃的大流。一部部新作品,雄渾有力,暢銷歐美,轟動西方文壇,被稱為「爆炸文學」。這類小說,內容豐富多彩,表現手法獨特,情節曲折,引人入勝,深受廣大讚者歡迎。《青樓》就是其中的一部佼佼之作。這部作品問世後一版再版,相繼獲獎,被公認為十餘年來出現的最佳西班牙語小說。
《青樓》的語言和圖書也有自己的特色。巴爾加斯.尤薩博覽群書,知識淵深,十分擅長駕馭語言,講求遣詞造句的新穎和效果。他勇於創新和嘗試,拒絕沿用陳舊的表達方式,從而創造了個人獨特的文體與風格。
《青樓》的這些人物,各以自己的身分和行為活動在城鎮、叢林、河川、孤島、妓院、酒吧、官邸和修道院,構成了一幅具有豐富社會內容和時代特點的人物畫卷。
但是和上述三部小說相比,《青樓》更為雄心勃勃,情節和結構更為複雜,文筆更為精細,思想內容也更接近土地、街頭、城區、居民、山地和叢林。被迫離鄕背井的叢林姑娘博尼法西亞就曾經說:「任何人也不會為自己的鄕土感到耻辱的。」作者十分熱愛他筆下的人物,懷著深切的同情對待他們,熱情地描述他們的生活和反抗鬪爭。讀者可以從他們口中聽到一個成長中的國家的音樂,從他們身上看到美洲的一切敵人留下的傷痕,還可以從他們的生活環境中看到美洲的風沙,瓢潑大雨,熊熊的烈火,形形色|色的動植物,特別是作為作品「主角」的聖地亞哥河。這是一條具有象徵性的河流,是一條美洲的河流,它漫長、緩慢,不可馴服,彷彿一條巨蛇,無情而執拗地運送著私貨、旅客,熏染著世界,危窖著社會。
《青樓》的現實主義是和上述三部小說一脈相承的,可以說,《青樓》是它們的綜合和統一。《青樓》一開卷就把一幅酷似《堂娜芭芭拉》的場景呈現在讀者面前:同樣炎熱炙人的烈日,同樣划行在渾濁河水裡的木船,船夫說著同樣的話語,旅客們同樣忍受著窒悶的天氣……在後來的描寫中,雖然兩者所渉及的地理環境、人物和問題不盡相同,文學風格也不一樣,但是它們所表現的人與大自然的鬪爭,強者的肆虐、弱者的受欺是相同的,夢幻的氣氛也是相同的,儘管其間相隔四十年之久、生產技術發生了巨大變化。《青樓》中的主要人物富西亞也像堂塞貢多.松布拉(同名小説的主人公,含義是影子)一樣是個影子,是個不知疲倦的旅行者,只是他的活動背景不是草原,而是河流、平原和叢林;他的職業不是趕牲口,而是做橡膠和皮革的投機生意的商人。《青樓》中的叢林也是一個漩渦,那裡的居民也像《漩渦》中的橡膠採集工一樣悲慘。
《青樓》全書包括四個章節和一個尾聲。作品以皮烏臘省城和原始叢林為背景,交替、穿插描述了五個真實的故事。它們是:外鄕人堂安塞爾莫在皮烏臘開設「青樓」妓院、後被加西亞神父付之一炬和瓊加重建「青樓」的情景;貧民區四個外號叫「不可征服的人」的地痞流氓的不務正業、敗壞社會風尚的作為;來自叢林的印第安姑娘博尼法西亞的不幸遭遇和利圖馬軍曹的種種經歷;印第安部落酋長胡穆反對剝削的行動和遭受的苦刑;投機商人富西亞和阿基利諾的違法活動及領航員湼維斯的漂泊生涯。
拉丁美洲小說的蓬勃發展和取得的新成就,愈來愈引起世界文壇的注意。歐美和東方許多國和-圖-書家的批評界都對拉丁美洲和新派小說推崇備至,給以很高的評價。西班牙詩人兼出版家卡洛斯.巴拉爾的評價具有廣泛的代表性,他說:「正當西方文學處於全面衰退的危機時刻,拉丁美洲新小說取得了驚人的成績,在世界文壇上處於遙遙領先的地位。」
從類型上講,《青樓》屬於現實主義,它繼承和發揚了拉丁美洲文學的現實主義傳統。美洲內地的原始叢林和熱帶大草原的嚴酷自然環境,統治者和剝削者支配下的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在這樣的背景下產生的階級矛盾、種族歧視、普通人民所遭受的壓迫、凌|辱、痛苦與不幸,以及他們的自發的反抗鬪爭,是拉丁美洲的基本社會現實,是現實主義文學表現的中心內容。這樣的內容在「大地小說」作品,特別是《漩渦》、《堂娜芭芭拉》和《堂塞貢多.松布拉》中得到了最集中、最令人信服的描寫。這些作品通過對橡膠採集工人的悲慘生活,雇工的艱苦勞動,他們受到的殘酷剝削,一般人民的樸素信仰,加烏喬的俠義精神,卡西卡主義,強悍而凶狠的女性,被原始叢林、草原和河流呑沒的男人等等的描寫,真實地反映了拉丁美洲的社會風貌與時代特點。巴爾加斯.尤薩繼承了這種現實主義精神,充分發揮了文學反映社會現實的作用,被公認為一位筆觸犀利的批判現實主義作家。作為一位這樣的作家,他十分清楚文學與現實的關係。他認為,「寫小說就是對現實的一種反抗」,「作家必須全面地反映現實」,「應該像兀鷹啄食腐肉那樣,抓住現實生活中的醜惡現象給以揭露和抨擊,以加速舊世界的崩潰」。對秘魯的社會狀況,對秘魯現存的社會制度,他十分了解。他深知,秘魯社會是一個充斥著種種弊端,陳規陋習,種族壓迫,等級森嚴的社會。他覺得那個腐敗的社會就像一條惡狼,它有三張血盆大口,分別代表著政權、教權和軍權,不斷從腐爛的內臟裡噴出毒焰,將千千萬萬善良的人民薰倒、呑噬。巴爾加斯.尤薩正是執著他那「抗議壓迫,掲露矛盾,批判黑暗」的筆,寫出了《青樓》這部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品。
但是從根本上講,對美洲的「野蠻」社會和粗獷原始的大然來說,歐洲的「文明」是無濟於事的。殖民活動只能加深人民特別是土著居民的苦難,為社會帶來更多的弊病。實際上,這種文明帶給美洲的東西就只有危害社會的惡習(如「青樓」妓院),富西亞那樣的野心勃勃的活動和試圖改變印第安人的習慣、藉以「拯救」他們的宗教信仰,等等。從《青樓》所表現的社會內容和思想傾向看,它不失為一部具有強烈的批判現實主義精神的作品,它按照生活的本來面貌描繪了世界,揭露了社會的黑暗,抨擊了不合理的世道,深刻體現了作者關於「文學是一團火」,「是對社會現實不妥協的武器」的創作思想。
這部小說不同於上述三部作品的新標誌或新象徵是「青樓」。「青樓」是建立在城郊荒涼的沙漠區的一個新鮮而神秘的去處,那裡有https://www.hetubook.com•com的是酒吧、賭場、舞池,烏煙瘴氣的氣氛,地痞流氓的活動,麻木的市民和被侮辱被損害的女性。
堂安塞爾莫是《青樓》的另一個中心人物。他是個外鄕人,行動十分神秘,但是身分不清、來歷不明。他來到皮烏臘城,舉止大方,樂於交際,很快贏得當地居民的好感。不久他即在城郊的沙漠地區蓋起一幢引人注目的綠色住宅,這就是皮烏臘的第一家妓院「青樓」。遠近的嫖客紛至沓來,喧鬧的噪音,通宵的夜生活,單個兒或成群的人們黎明時分返回城時的放肆的笑聲和歌聲,頓時打破了這座雅靜城池的安寧。他的挑戰獲了成功,於是冷眼旁觀,站在高樓上觀賞人們千奇西怪的醜態。堂安塞爾莫身為妓院老闆,但是他並不是一個淫|盪下流、沒有感情的冷血動物:他一方面對那個失去雙親、又瞎又啞的不幸孤女安東尼婭懷著誠摯而熾烈的愛,對他的豎琴和音樂、對他的故鄕和皮烏臘城曼加切里亞區的窮人有著真誠的感情;另一方面他也不和那些嫖客、地痞流氓們同流合汚。在作者的筆下,這個神秘人物彷彿是撒旦派到伊甸園去引誘亞當和夏娃的毒蛇,他到皮烏臘來開設妓院正是為了向那種表面與人為善的道德提出挑戰的。他的挑戰獲得了成功,因而激怒了皮烏臘的宗教勢力。加西亞神父氣急敗壞,在城裡大聲疾呼,號召人們抵抗這來自「地獄的威脅」,否則災難將殃及全城。他帶領一群婦女,舉著火把衝出城去,一把火焚毀了「青樓」。堂安塞爾莫從此無家可歸,只得靠彈琴為生,組織小樂隊在城郊的曼加切里亞區漂泊流浪。他死去的時候,人們稱他為「皮烏臘的光榮」,「一位偉大的藝術家」。作者描寫這個人物的意圖顯然是想通過他的戯劇性的活動,嘲弄和揭露宗教道德的偽善面目,暴露秘魯社會的腐朽本質和人們的真實靈魂。
雷亞特吉鎮長是反動當局的代表,他是靠壓榨印第安人的脂膏發財致富的。他名為鎮長,實為強盜和走私犯。他曾同投機商人富西亞合伙倒賣,事發後卻平安無事。用富西亞的話說,「這個傢伙之所以富有,是因為他比我搶得更多」;他的手下人、後任鎮長堂法比奥則認為雷亞特吉和富西亞是「一丘之貉」。這個人物就是作者所說的「張著血口噴射毒焰的惡龍」的化身,是虐殺印第安人的魔鬼,是作品重點鞭撻的對象。富西亞幾乎是個傳奇式的人物,他狡詐詭秘,心狠手毒,荒淫透頂。他是個日本走私犯,當過海盜,販賣奴隸,盜竊主人的財產,坑害狼狽為奸的同伙,出賣一同越獄的囚犯,無惡不作,無所不為,甚至把老婆也拿去做買賣。他曾闖入印第安人的住區,在一座孤島上建立了據點,騙取了土著居民的信任,把印第安人的橡膠和毛皮等產品運往外地,牟取暴利。他還肆意搶劫和奸汙印第安少女。最後他患了熱病,害了爛瘡,被他的老搭檔阿基利諾送到了麻瘋病隔離區,孑然一身,形影相吊,眼睜睜地等待著爛死在與世隔絕的荒地裡。這是一個為非作https://www.hetubook.com.com歹、壞事做盡的社會渣滓,是作者憤筆怒斥的社會弊端和危害人類的毒瘤。他的下場正是作者一再指出的腐朽社會的寫照:它同樣也在一天天爛下去。
在浩瀚的世界文學之林裡,拉丁美洲文學是一棵根深葉茂、生氣勃勃的勁松。自一八一六年第一部長篇小說《癩皮鸚鵡》誕生後,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湧現出了一大批頗有建樹的小說家和一系列堪稱經典之作的小說作品。例如傑出的智利現實主義作家布萊斯特.加納《馬丁.里瓦斯》,著名的墨西哥革命小說作家馬里亞諾.阿蘇埃拉《底層的人們》,三大經典作品的作者:哥倫比亞的里維拉《漩渦》、阿根廷的吉抵爾德斯《堂塞貢多.松布拉》、委內瑞拉的加列戈斯《堂娜芭芭拉》,有名的魔幻現實主義作家:瓜地馬拉的阿斯杜里亞斯《總統先生》、阿根廷的包赫斯《交叉小徑的花園》、墨西哥的胡安.魯爾福《佩德羅.帕拉莫》、哥倫比亞的馬奎斯《百年的孤寂》,以及新派小說家的後起之秀秘魯作家巴爾加斯.尤薩《青樓》,等等。事實證明,拉丁美洲小說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在世界文學中擁有光輝的篇章,證明拉丁美洲是世界上値得重視的重要文學泉源之一。
此外,小說還描寫了其他一些各具特點的人物。例如「青樓」的第二代女主人、帶有男性氣質的瓊加,屢遭不幸、安於命運的殘廢孤女安東尼婭,修道院裡那些道貌岸然、虛情假意的偽善嬷嬷,終日在迷|幻|葯中尋求解脫的江湖浪人潘塔查,貌似公允、實與反動當局狼狽為奸的律師波蒂略,還有厭惡軍隊生活的逃兵湼維斯和那些專門打架鬪毆的流氓無賴「不可征服的人」,等等。
《青樓》在描寫人物方面也有一些特點。如果把整個小說比做一條河流,那麼人物的活動就像河面上起伏的波浪,他們隨著河水的奔流,忽明忽暗,時隱時現。彷彿在銀幕上一般,有的逗留時間轉長,有的較短,有的一閃而過,有的甚至只在人物的言談中存在。而且,所渉及的人物繁多,不像一般小說有幾個主角,人物的外部特徵也不明顯(沒有著筆描寫人物的外貌)。這樣做,容易給讀者留下模糊的印象。但是,在《青樓》中,作者描寫這些人物的意圖並非要塑造多麼典型的人物(當然他們具有一定的典型性),而更重要的是要通過這眾多的、各式各樣的人物及其行為來反映社會生活和各階層的人們的精神面貌,使讀者對社會現實獲得深刻的、難忘的印象。
小說通過這些主要故事情節的描述,勾畫出一幅當代秘魯社會的縮影,再現了秘魯各方面的社會生活,展示了各個社會階層的人物形象。其中有尋衅鬧事、吃喝嫖賭的地痞流氓,有淪為妓|女、慘遭蹂躪的土著姑娘,有心腸毒辣、面孔偽善的修道院長,有明火執仗的強盜和橫行不法的軍警,有深受壓迫、受人宰割的印第安居民……作品通過一系列驚心動魄,甚至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件,把原始叢林中的印第安土著居民的悲慘生活公布於世。惡劣的自然條件,落後的生活方式,https://m•hetubook•com.com特別是白人冒險家和統治者的殘酷剝削和無情的欺壓,使讀者深深地感到,散居在馬拉尼翁地區的阿瓜魯納人和烏安比薩人的生活與現代化城市的上流社會腐化墮落的生活形成了何等鮮明的對比!當死氣沉沉的現代化城市墮落到依靠妓院帶來的夜生活來活躍氣氛時,叢林深處的印第安人卻「生活在史前社會的野蠻世界,那裡毫無文明可言,其野蠻的程度是不可想像的」。反動統治的魔爪伸向了秘魯的每一塊土地,無論皮烏臘那樣的喧鬧城市,聖瑪麗亞.德.湼瓦那樣僻靜的森林小鎮,還是遠處深山密林、與世隔絕的土著部落,哪怕是一座孤島,無一能夠逃脫殘暴的反動統治的魔掌。正如作者自己所說:「我發現秘魯是一個比我在萊昂西奥.普拉多(作者的小説《城市與狗》中的學校名稱)所了解的更為廣大、更為可怕、更為恐怖的東西。」
阿瓜魯納部落的酋長胡穆(作品暗示他是博尼法西亞的父親),是叢林土著居民的靈魂,他性情執拗、堅強,富於反抗精神。為了對付白人的剝削,他準備成立合作社,把橡膠運到城裡去賣,但是奸商們立刻勾結反動當局,派軍隊中途攔刼了他們的橡膠和毛皮,胡穆被抓走,當眾對他施以苦刑,懲一儆百。然而他拒不低頭,堅持要當局把搶走的貨物還給他,並且以滿腔怒火斥責了鎮長雷亞特吉及其幫凶,表現了印第安民族面對強|暴不屈不撓的英雄鉍質。他是作者同情、讚賞和著意描寫的人物。反動當局對他的非法懲罰,赤|裸裸地暴露了官方、軍隊和奸商勾結在一起殘酷剝削和欺壓印第安人的醜惡嘴臉。
在寫作手法上,《青樓》打破傳統小說的舊套子,大膽吸收西方的現代派藝術技巧,創造了具有拉丁美洲特點的新風格。例如在敍述故事時,把本來的時間、地點、獨白、寫景等等的順序打亂,故事的開始、發展和結局不拘泥於習慣的框框,在描述中既有跳躍,也有顚倒,既有獨立,也有混合,既有並行,也有交叉,故事中套著故事,對話中夾著對話。這種異乎尋常的構思和敍述的方法,被批評家稱為「結構現實主義」。巴爾加斯.尤薩則把這種手法具體概括為三種方法,即「中國的套盒術」,「連通器法」和「突變法」。按照他的解釋,「中國的套盒術」,即像中國的套盒術那樣,「故事裡的人物可以再講故事,他講的故事中還可以再套別的故事」;「連通器法」,即把不同時間和地點發生的事件、人物和環境放在一個大的故事中,從而合成一個新的整體;「突變法」,就是「不斷積累一些因素,或者說製造緊張氣氛,直到所描寫的事物突然發生變化為止」。運用這種手法的目的在於「使讀者產生好奇、疑惑和驚訝,從而產生催化作用」。這種手法的確能夠收到引入人勝,使人驚訝的效果。但是這種手法可能使讀者視為畏途,覺得像走入迷宮,困惑不解。因此,在閱讀之前,必須對這種方法有所了解,閱讀時小心謹愼,注意人稱變化、情節或故事的轉換。做到這一點,就不致感到困惑,產生莫名其妙之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