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教小記
碑前
大量聘請優良而學有所專的教師、改良各系各科的編制、打破男女不同校的傳統、推廣平民教育,實行教授治校制度,都是他上任後連串的整頓與改革,而目的是為大學生創造一個有利環境,確立學術獨立,思想自由的風氣。就在這hetubook•com.com種情況下,北大學生新思潮湧現,養成以關心國家民族興亡為己任的宏志。
後來,他更參加和領導「中國民權保障同盟」,極力爭取民主、自由,直到病逝香江,可說是此志不移。
一九八七年五月四日和圖書
一九一九年的五四運動,北京大學學生振臂一呼,全國響應,蔡元培實在是個催生者。
清明後一個星期天,我和朋友一同到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去,m.hetubook.com.com憑弔蔡元培先生之墓。站在墨綠色雲石碑前,我們細讀「蔡子民先生墓表」,「……回國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校政,祛除舊習,倡學術自由,由是舊學新知,兼容並包,俱臻蓬勃,而全國學術風氣亦為之丕變矣。……」以上的www•hetubook.com•com話刻在石碑上,在陽光照耀中,閃着金光,記錄了七十年前一位開明教育家走過的道路。寥寥幾句話,看似尋常,但做起來,真是談何容易!
悠悠五十年過去,偉大教育家走過的艱難道路,依舊艱難。不知道蔡先生泉下翹首,遥望神州,後來人正舉步hetubook.com.com維艱,又有何感歎?
在腐朽已成定局的情況下,要改革一個龐大的教育機構,就得頂住無數短視固執的反對者,和那無可估計的政治壓力,如果不是具有堅強的信念,和通盤的遠見,恐怕不容易下定決心承擔重任!而往後的日子,他面臨的困難,也不是石碑所能記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