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日本
老的準備
一九七三年,日本有一個青年意見調查,其中竟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贊成婚後與父母同住在一起。在日本,女孩子找結婚對象,有句流行的話,就是:「要汽車,要屋子,就單單不要老媽子。」他們也故意把居處做成很小的單位,號稱為「我們自己的家」,意思是不容納上一輩的人。
在一次電視訪問節目中,有人問森繁久和圖書彌演了這電影有什麼感想。這個也快六十歲的演員如此答道:「我只想在此,向四十歲的人提議,趕快做好老的準備工夫。我——快六十歲了,才發現這工夫的重要,也許太遲了點,但總不希望別人像我一般遲了。什麼是老的準備工夫?就是開始培養自己一些嗜好,看書、種花、養小動物……任何一樣都好,等和_圖_書退休了,那就是你的世界。老年人愛挑剔青年人,是因為太閒了,又沒有自己的世界,卻硬擠在青年人世界裡,算是代溝吧!便對青年人樣樣看不順眼,而青年人也沒辦法了解老的心境,於是老的悲劇便產生了。」
一九七三年五月十日
由此,再想
www.hetubook.com•com
到:在一個福利制度不健全的社會裡,老的準備工夫,恐怕不是看書種花的閒情,而是要練就一副硬骨頭,以便討生活直到兩腿一伸的日子。只是奇怪,除非夭折,否則,人人都會老,但年青的卻如此嫌棄老人,這真是社會上的一種悲劇。是的,日本社會制度及福利辦得好,老年人有養老金,有養老院的照拂,所以,還和-圖-書可以看書、養小動物、種花度其餘年。但,每次看見弓着背、牽着狗在街頭踱步的老婦;在屋前小苑負着手看自己種的花的老人,就總覺得「老的準備工夫」是做足了,可是,依然帶着一股濃濃的寂寞——一種欠缺人與人之間感情溝通的寂寞。
「老」本來不是罪過,但明明白白它又的確使許多人受罪。在青年人眼中,「老」是嘮叨、頑固、專門挑剔、和*圖*書不可理喻、礙手礙腳的代名詞。身邊如果有個老人家,是天大的麻煩。
青年人如此離棄老年人,老年人又因生理、心理都有了變化而不自覺,於是,便形成了晚景淒涼。日本女作家吉佐和子的作品:《恍惚的人》,對於老人的悲慘,有很深切的描寫。這小說拍成電影,十分賣座。而著名演員森繁久彌簡直是千千萬萬老人的化身。據說這電影惹了無數老人的眼淚。